少阳症,是伤寒论六经之一,涉及的主要两条条文:其一,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其二,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 小柴胡汤主之。

从六经定位讲,属于半表半里,也就是太阳表和阳明里之间,属于气机升降的枢纽。从病机来讲,抓住三点,胆火上炎,表现为口苦、咽干、目眩;气机郁滞,表现为心烦喜呕,胸胁胀满;正邪相争,表现为寒热往来。三条的核心点就是火、郁、滞。
因此在辨证少阳病的时候,要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缺一不可,抓住四点;
面红目赤,为火郁上焦,舌边尖发红,此为胆火,舌苔薄白或微黄,邪未入里。经常叹气,此为气郁,口气重,胆火郁热熏蒸。有口苦,晨起最为明显,胸肋胀满,寒热交替,一日多次。脉弦,或弦细,或弦滑。

辨证过程中,最容易混淆误判的地方,寒热交替,容易与恶寒发热混淆不清,易误诊为太阳病;虽有口苦,但并无大汗,大渴,容易当做阳明里热症;在虚实夹杂的情况上漏诊,少阳病容易兼有太阴症,比如脾虚便溏乏力等。
最后还要注意少阳症的传变,比如向表传的柴胡桂枝汤症,向里传的大柴胡汤证,以及向阴传的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只要辨证准确,单纯的少阳症,代表方就是小柴胡汤,柴胡疏肝解郁,透达少阳,黄芩,清胆泻火,半夏生姜,降逆止呕,打通中焦,人参大枣,祛邪扶正,防柴胡劫阴,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和解少阳之功。
分享仅供参考,不做诊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能天天出来宣传要做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那得有多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的心态。因为中医还没有做到完美变态.中医的品德如何呢。中医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这品德高不高。中医动不动反中医就是汉奸之类。搞的国人应该是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才是对.中医品德得高到什么程度。从上所诉中医就是一个品德之高高出宇宙级。那么中医智商水平如何呢。别人用中医如果有效那么证明中医是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而中医不去反驳反而来強调中医能治病。这种用别肯定的条件来证明别人结论错的。这是要多大的智商水平才能做的事.还有中医特別喜欢用案例证明有效.不说是否真实吧。就一个反证法是用来证明结论错误而不是证明正确都不知道。这初二的知识学两年还不知道不证明中医的无敌智商吗。当然中医也可能没上过学.那不是证明中医文盲吗。结论中医的智商水平天下无敌。中医还有一个最可怕的地方连医学是治病救人而不是为了养身都不知道.还口口声声说中医药食同源。连何为药何为食分不清也不证明中医智商之高
目前没有哪种医学是完美的!过敏性疾病,妇科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脾胃疾病,慢性疾病,非器官性疾病,西医药治疗方式大多以抑制缓解症状,让人长期服药为主,各种副作用及并发症,套娃式坑钱!看众得分清治疗症状和治病根本,拖到最后严重了,不是割一刀的事儿,人财两空啊!各位,身体才是最根本的,身体好,百病消……小病别拖到后期,用中医的理论“治未病”,防范于未然!如果已经得了大病重症请去正规医院,中医也不是全能的,科技医疗对于症状缓解,急症,生物病毒类,重症吊命等还是不错的……祝各位用好各种优势的医疗技术,长命一百二十岁[哈哈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