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条“警察踢打小学生”的视频上了热搜。
画面中,一个身强力壮的成年人,正对着一个小孩“拳打脚踢”。
若只看到这里,那个被“殴打”的小学生的确无辜。
可相关部门继续跟进后,发现这起事件的原貌,并不全是我们看到的那样。
经过了解,这个男孩上六年级,多次殴打低年级的学生。
有人报警后,这起霸凌事件才得到干预。
可在此过程中,霸凌者拒不配合,当着被霸凌者和其家长的面,就事不关己地走开了。
这才有了我们看到的那一幕。
霸凌者的家长不分前因后果,就把自家孩子被人“欺负”的视频发到网上,称要讨回公道。
后续的处理结果是:当事执法人员撤职,霸凌者轻伤,被霸凌者输了。
这则新闻,看完后令人愤懑不平。
青少年霸凌这一议题,一直是家庭和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难点。
看得见的是身体上的推搡,但更隐秘的伤害,是发生在青少年之间的“丛林法则”。
那些在关系中被欺凌的孩子,需要被看见。
而作为家长,我们又该如何帮他们走出困境呢?
青少年社交的“丛林法则”
在三联生活周刊的一篇文章中,读者@小D分享了这样的故事。
中学时期,她亲见两位同学遭遇霸凌。
一位女生,在初中时被班上同学排挤,理由是:“她很脏,跟她说话要倒霉的。”
这话传到小D耳边时,女生已经成了其他同学远离的对象。
称呼用“那个谁”代替,平时碰见也不打招呼,在教室里“狭路相逢”都得绕着那个女生走。
作为班长的小D,并不知道大家的恶意从何而来,但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好人缘,她还是参与了这场“社交游戏”。
因为,比起失去一个同学,她更害怕失去一群“朋友”。
后来,女生转学了,当初参与霸凌的那些同学,也失去了联系。
再想起这件事,小D如是说:“校园暴力是一种群体性行为,只要有一个人带头,剩下的人就会跟着加入。”
对此,也许有人会问:是不是女生太过柔弱,才更容易遭遇霸凌?
接着,小D又讲了一个故事,这次被霸凌的人是位男生。
他是插班生,成绩优秀,长相出众。
刚来时,在班上很受欢迎,看上去并不符合被霸凌的“标准”。
但时间久了,有些爱搞事情的同学,也开始对这个优秀的转校生动手动脚,最后发展成猥亵。
男生不是没有寻求帮助,他曾希望小D能叫来老师。可小D没能成功接收到求救信号,再一次成了间接的施暴者。
在隐秘的霸凌之后,每个孩子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霸凌者、受害者以及旁观者。这就是青少年社交中的“丛林法则”。
心理学上的“同伴效应”也有提及,个体会趋向于模仿和追随身边同龄人的行为和观点,以达到融入群体的目的。
所以,如果当孩子向你发出隐秘的信号:“他们欺负我。”
作为父母,具体该如何做呢?
避开3个常见误区
在《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中,有相关数据显示:77%和69%的学生患者在人际关系和家庭关系中易出现抑郁。
很多看见的“问题”,其实背后都藏着没被看见的隐痛。
因此,当孩子陷入“社交危机”时,父母别着急下定论,不妨先避开这3个常见误区。
1.给孩子贴标签,不留情面
不知大家是否看过电影《悲伤逆流成河》,故事聚焦于“校园霸凌”这一社会问题,把落单女孩背后的无助全然展现出来。
女主易遥跟着母亲生活,平时在家任由母亲打骂、叫她“赔钱货”;
生了病后,还被身边同学恶意造谣、羞辱;
直至心理防线彻底崩塌,她想到用自杀的方式来控诉给她“贴标签”的“凶手”,霸凌的闹剧才戛然而止。
从家庭到学校,被定义的人生会带给孩子巨大压力。
透过现象看本质,他们更需要找到价值感和归属感,而不是活在标签之下。
2.学生要以学习为主,交朋友影响成绩
悬疑剧《隐秘的角落》刚播出时,一度引发热议。
其中让人值得深思的一点,是隐藏在朱朝阳背后的家庭问题。
朱朝阳有一个强势的妈妈,要求他把时间都放在学习上,以至于他“只有学习没有朋友”。
对此,学校的老师向他妈妈反映:
“这孩子,成绩非常好,但是他没有朋友。”
也被当即反驳:“学生应该以学习为主,交朋友是进入社会才做的事!”
久而久之,朱朝阳为了能和别人打成一片,学会伪装,乃至触碰红线,最终滑向歧途。
不禁让人唏嘘。
学习固然重要,但如何交朋友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和同伴共同成长,他们更能学会合作与处理冲突。
3.过度保护,代替孩子“交朋友”
同事文文的孩子是个小姑娘。
谁见了都说长得可爱,可她一和陌生人说话,声音就自动降调,这个问题被她爸爸纠正过好几次:
“声音要大点,别那么没出息。”
可效果甚微。
有一次,见着其他小朋友玩得不亦乐乎,这孩子就泪眼汪汪站在一边,想向前又不敢,护女心切的文文厚着脸皮,亲自出马。
带着糖果、小零食,分给那些孩子,希望大家带着女儿一起玩。
结果,一次两次奏效,再往后,大人的面子也不管用了。
小姑娘发现融不进“小圈子”,就自动退出了。
似乎,成年人的干预,会给孩子带来“朋友”。
但这种社交背后,更多是源自同龄人对“好处”的追求,而不是友谊的建立。
那在这时,父母的张罗,反而会成为孩子交朋友的阻碍。
拒绝校园霸凌,用好“这三步”
当孩子陷入社交困局,寻求老师和父母的帮助时,往往会被打上“爱打小报告”“玩不起”的标签。
继而在同龄人的嬉笑中,再次被孤立。
类似的经历,我家儿子刚上小学时,就遇到过。
那时,刚送他上学没几天。
有天晚上他告诉我,班上有同学拉了个小团体,只要他不“听话”,那个同学就发动其他孩子,不和他玩。
为了讨好对方,儿子还给那些同学写过作业,把零花钱也给了他们。
当时听完,我气不打一处来。
儿子却还在说:“现在,他们对我态度好了很多。”
我意识到,这全然不是真正的友谊,而是对儿子的“社交霸凌”。
当天,我就把这件事和孩子他爸讨论了一番,做了一个“拯救计划”。
首先,为了不伤到孩子自尊,开始行动前,我和儿子进行了沟通。
先帮他找到真正的好朋友。
于是,我约好那些往来密切的同学家长,周末一起小聚,带着各家的孩子。
在交流育儿经验时,再把儿子放到友好的社交环境中。
他也慢慢意识到“分享”这件事,不是讨好、不会不高兴,而会快乐翻倍。
接着,我又和班主任加强了联系。
主要意思,也并非想惩罚那几个霸凌儿子的同学,而是希望老师能做到公平、客观地对待每个孩子,不偏袒、不维护。
老师表示理解,后来还听儿子说,自那开始,班主任每周会举办主题班会,第一周的主题就是“集体凝聚力”。
用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到“校园霸凌”对同伴的伤害,也让他们知道了友好相处的积极意义。
最后一步,解铃还须系铃人。
我没有去找霸凌者的家长,而是把选择权交给儿子,鼓励他找到那位同学,表明自己的态度。
最后的结果是:儿子主动告诉霸凌他的同学,自己找到了好朋友,不再加入他们这个“小团体”。
那孩子,也在老师的引导下,没有为难儿子。
事情结束,我再问儿子:“现在你还觉得别人欺负你,只能用讨好来解决吗?”
他笑着说:“好像也没什么,现在我的朋友都很好。”
诚然,不论是霸凌别人,还是被人霸凌,那些孩子最初都会觉得“自己没有错”。
这时,父母可以循序渐进地引导,而不是直接帮他们处理问题。
就像心理学家皮亚杰说的:
“儿童的‘童年时代有两个世界’,一是父母和儿童相互作用的世界,一是同伴的世界。”
孩子需要朋友,不分好坏,这都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
对这样一段对话印象深刻:
“到什么时候父母才可以停止为孩子的友谊提供帮助?”
“答案是,永远不要停止。”
孩子需要感受到,在成长过程中,父母始终站在自己这一边。
这样,即便他在同伴社交中受挫,也不会感到无助。
因为,爱不仅可以抚平一切情绪,更能让人变得温暖勇敢。
与各位家长朋友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