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为孩子付出很多,但孩子恨你怎么办?”
这一条灵魂发问,来自北大毕业生博主全嘻嘻的访谈视频。
视频中,她邀请了67岁妈妈玄沙、39岁女儿一丝,围绕着母女俩39年来相处经历,坦白了她们对彼此的想法和感受。
结果令人大感意外:一些妈妈眼中爱孩子的表现,被孩子理解为“妈妈很自私”;而孩子眼中妈妈做错了的地方,被妈妈理解为“十分不合理”。
时至今日,这对母女没办法舒服地相处超过3天,她们在视频中的坦白,呈现了几乎所有亲子关系都会发生的错位,也给所有父母带来3个启示——
亲子之间就像两只刺猬
想要好好拥抱
就必须先卸下身上的刺
玄沙为了一丝,在老家买了房,房产证写了女儿一丝的名字。她认为自己在为女儿付出,但一丝因为这事责怪妈妈,长达5年不回家。
在玄沙看来,这纯粹是一丝不懂事。她掏钱,孩子白得一套房,难道不是天大的好事吗?没想到一丝得知此事后哭着指责她“自私”,把需要签字的房产证文件摔得“啪、啪”响。
然而,话筒给到一丝后,我们才了解其中内情:原来,一丝长期生活在北京,早就计划在北京买房,因为有首套房优惠,她首付都攒得差不多了。
妈妈这一买房,占用了她的首套房名额,导致她再想买北京的房子,就要付更多的钱,而她根本没有那么多钱;
而且一丝觉得,妈妈买房之前根本没问过自己,嘴上说是给自己买,实际上是想用她的首套房优惠,买一套大房子自己住,毕竟最后住这套房子的人还是妈妈。
针对买房这事,妈妈有妈妈的道理,女儿有女儿的道理。她们一直互相责怪,但直到这次谈话她们才知道:原来对方只是和自己想的不一样,并不是故意伤害、为难自己。
这么多年的误会,究其根源,在于妈妈的处理方式太强硬:买房时直接缴定金,单方面向女儿宣布决定,毫无回旋余地;发现女儿不想买房,又单方面认定女儿不懂事、白眼狼。
一丝坦言,她因为这事伤透了心,5年没见妈妈,但内心没有真的责怪她,只是觉得妈妈态度太强硬,让自己很受伤,不知道以后该怎么跟她相处。
心理学中有一个“刺猬效应”:两只都是刺的刺猬,在冬天里互相取暖。它们面对面拥抱在一起,结果被对方的刺深深地刺痛。
亲子之间也像两只刺猬:指责的话语、偏激的情绪、固执的心态……当父母把这些东西丢给孩子,哪怕是想给孩子关爱,也会让孩子感到被刺痛。
想要好好拥抱,就必须先卸下身上的刺,用柔软的姿态走进对方。
一位教育博主曾写过,自己和青春期儿子如何和解的故事。
儿子上了高中后,就像变了个人一样。
一回家就关上卧室门,什么也不和她说,一问还嫌烦,问得多了,甚至会和她争吵起来。
为什么原本乖巧听话的儿子变得如此疏离、易燃易爆? 她想不明白,也过得特别痛苦。
她努力尝试过,一次次地主动示好,不但没有改善母子俩的关系,反而被儿子指责是在控制他。
后来,因为一段时间工作比较忙,博主无暇顾及儿子。
当她不再把儿子的每一个细节都放大成青春期问题,也开始体谅同理儿子辛苦的学习生活时,俩人反而相处融洽了许多。
退后一步,她换了一种心态,面对儿子的青春期变化,不再对抗纠结,反而是接纳和共情。
站在儿子的角度,她理解了他上高中后突然面对的繁重的学业压力,包容他偶尔烦躁易怒的情绪,允许他想拥有自己的独立空间。
也发现青春期对儿子并非只有坏影响,儿子正在蜕变成更独立、更有担当的男子汉。
感受到妈妈的改变后,儿子也不再像刺猬一样拒绝靠近,反而会偶尔露出自己的柔软,和妈妈聊一聊自己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育儿博主王人平曾说:
“靠对孩子的接纳、尊重和信任,赢得孩子对自己的尊敬和追随,还是靠威权、羞辱,甚至暴力赢了孩子,让孩子屈服和听从?
父母不同的信念、价值观和教育方式,会构建不同的亲子关系,养育出完全不同的孩子。”
真正会经营亲子关系的父母,一定是关系在前,输赢在后;接纳在前,对抗在后。
一味地否定孩子
从来不是鞭策,而是鞭笞
玄沙和一丝之间的错位关系,沉疴已久。
从接下来她们的聊天就能得知。
玄沙是个很独立的女人。
一丝读中学时,她辞掉干了15年的教师工作,摆摊卖服装。
生意很忙,她希望女儿下课后来帮帮自己,但一丝几乎没去过,这让她对一丝感到心寒。
但一丝对这件事有另一种解读:
每一次她去店里帮忙,妈妈都总是否定她。
去扫地,妈妈说她扫得不对;去摆衣服,妈妈说不能那样摆;去接待客人,妈妈说她不该那样和客人说话……
这让一丝觉得:为什么我要去一个如此努力都得不到肯定的地方?
妈妈不断否定的结果,就是女儿再也不愿主动参与她的任何事情。
这让我想起人类学家费孝通的一种观点:父母眼中,孩子常是自己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重生一次的机会。很多人不让孩子自由选择,是以此来实现自己的心愿或者价值。
父母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对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灾难,因为自己的愿望被父母的愿望取代、淹没了。
心理学研究表明:经常遭受嘲讽、批评、打击等贬低式语言暴力的孩子,抑郁概率要大很多。现在越来越多孩子患上抑郁症、空心病,背后往往有一对喜欢否定的父母。
得不到理解的孩子,一生都在寻求被疗愈,他们需要被鼓励做自由选择来实现自我。
公益短片《父与子的锁》中,爸爸一看到孩子玩手机游戏,就指责他贪玩不学习,无论孩子怎么解释都不听。
孩子不再想跟爸爸沟通,就把自己锁在房间。
但爸爸浏览了孩子的社交平台动态才发现,孩子的学习压力非常大,经常在社交平台上发一些鼓励自己扛住辛苦、坚持读书的话。
而这些话,父母从未对他说过,他在家里得不到支持,才会用一把锁隔开自己和父母。
爸爸意识到这点后改变了态度,发短信告诉孩子:你今天可以看完电视再写作业。
孩子这才愿意走出房间。其实他并非有多沉迷游戏,只是因为除了打游戏,没有其他方式可以宣泄压力。
爸爸的消息意味着:他相信孩子清楚自己该做什么,也尊重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自我调节。
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有句名言:“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教会并尊重孩子的选择,这样遇挫时他才更有耐力,成功时也会愈加喜悦。”
对孩子来说,尊重永远好过否定。他们希望父母能在自己压力很大的时候,允许自己用自己的方式调节,而不是单方面判定好坏,要求孩子改变做法。
就像玄沙多年如一日的否定,使得一丝长大后不愿意见她,不愿意和她待在一起,这让玄沙意识到自己的教育方式欠妥。
现在出去买早点,都会提前问一丝爱吃什么,尊重女儿的意见。
爱孩子是父母的本能,尊重孩子却是后天炼就的才能。别让你的教育输在独断专行上,多尊重、理解孩子的感受和想法,才能让孩子真正感到关爱和支持。
不要把爱隐藏在单方面的期待中
忽视孩子的真实需求
玄沙和一丝这对母女很纠结,她们很爱对方,却又感觉不到对方的爱,因此产生了很多误会和不满。
譬如,玄沙一直强调独立,说如果女儿有孩子,她是不会牺牲自己带孩子的。
但当全嘻嘻问:“只有你给一丝带孩子,她才肯生孩子,那怎么办呢?”
之前还长篇大论强调边界感的玄沙,立马哑火了,干巴巴地转变语气:“那就带呗。”
然后是满屏的笑声,一丝也是笑不可遏。
在这里,一丝感受到了玄沙那别扭的爱。
可是在以前的日子里,缺乏沟通的她们,从来没有看到过爱的表达。
玄沙离婚后带着孩子净身出户,她觉得亏欠一丝。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条件,她卖服装、开店、炒股,忙得焦头烂额。
但在一丝的童年记忆里,妈妈总是忙得见不到人。
每天早上送自己去学校,算是难得的母女相处时间,但妈妈总是嫌她笨、催她快,要她别耽误自己上班、进货。
这让一丝觉得:妈妈自私透顶,总是想着自己,完全没有考虑过她的感受。
但玄沙一度不能理解:自己累死累活挣钱都是为了一丝,为什么到头来孩子还怨自己?
直到现在,她才逐渐明白:她给的并不是孩子想要的。
玄沙期待女儿能长成和自己一样、独立自强的人,但一丝却渴望的是母亲温暖的拥抱。
《亲密关系》一书的作者克里斯多福·孟曾说:期望会把接受和让人自由等充满爱意的感觉挡在门外。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曾对1863名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8.8%的受访家长表示对孩子有很好的期待,57.7%的受访家长坦言会羡慕别人家孩子优秀。
很多父母都跟玄沙一样,把期待单方面扣到孩子身上,对孩子说话总是“恨铁不成钢”。
比如:“怎么吃那么少?多吃点,吃饱了才有力气读书;”
“老师跟你说的话,你都记住了吗?记到心里才能考出好成绩。”
“怎么这么晚回来,跟谁玩去了?多跟你们班考得好的同学一起玩呀。”
父母单方面的期待,如果没有基于孩子本身的意愿、性情和想法,就会变成或大或小的压力,导致孩子产生较大的负面情绪反应。
北师大教育学院副教授钱志亮讲过一件事:
一个女孩的父亲是大学数学教授,他觉得,女儿学数学应该很容易。
但父亲的高期待,给了女孩莫大的压力,她害怕失败会让父母失望,久而久之,她对数学产生了焦虑与恐惧。
这种焦虑与恐惧使她注意力不易集中,影响了学习的速度,跟不上教学进度,造成学习成绩下降;加上父母经常责骂她、给她施压,让她不堪重负,最终逃学避之,成为数学上的学业不良儿童。
很多孩子跟故事中的女孩一样,由于父母总是单方面灌输期待,感受不到父母爱着自己,只觉得父母的话让自己压力很大,每一次沟通都很心累。
过高的期待,往往蒙蔽父母爱孩子的初心,让爱变成“伤害”。
我们与其对孩子提要求,不如自己做好“期待管理”。与其让孩子成为“别人家的孩子”,不如多思考,如何让孩子成为自己,父母也如是。
玄沙和一丝的这次深度卧谈,是一次破冰之旅,她们都“看见”爱,“看见”对方。
善良的女儿一丝最先觉醒,不再批判母亲爱的方式,而是理解母亲、接纳母亲。
而母亲玄沙也意识到自己的强势对女儿的伤害,期待重新开始一段关系。
视频最后的字幕,也写出了母女俩在现实中持续的改变。
曾经的矛盾焦点——房子,她们不再避而不谈,而是开始积极沟通后续的处理。
有人说:家从来不是论对错的地方。
父母如果总是“自以为是”爱孩子,带着批判和审视的目光去雕塑孩子,结果往往南辕北辙。
真正的爱,是包容,是“爱其如是”。
孩子的人生有无数种可能性,承认孩子和自己不同,接受TA本来的样子,才不会给孩子的成长之路设限。
好的教育,永远始于肯定,发于温柔,成于接纳,终于懂得。
点个“赞”,学会用合适的方式表达爱,与孩子并肩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