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一霸”齐威王传奇(二)

爱爱历史 2025-01-08 21:55:25

齐威王的变法除了选贤任能外,还大力改革军事。齐威王通过向孙膑请教九个军事问题懂得了用兵之道,更知道了齐国军事方面的弊端所在。于是,齐威王开始整顿军队,改善军队装备,选派得力将领,加强训练;还鼓励百姓习武,规定在战争中取敌首级的奖励黄金。齐国的整体实力是“带甲数十万,粟如丘山”。苏秦更是大赞齐军的军事素养是“进如锋矢,战如雷霆,解如风雨”。

总之,齐威王通过军事改革,使齐军成为列国中一支强大的军队。

话说继承晋国衣钵的魏国,地处中原四战之地,其率先变法图强,由名将吴起训练的“魏武卒”横扫四方,取得了“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均解”的战绩。承袭魏文侯、魏武侯余威的魏惠王四处树敌,终使“三晋联盟”彻底破裂,魏国国力已不堪其重,亮起了“红灯”。可惜魏惠王沉迷于武力征服的快感,对即将降临的危险浑然不觉。

公元前354年,赵国向卫国扩张,一举攻占了卫国的刚平邑。魏惠王为了臣属国而号令诸侯攻伐赵国,并以庞涓为将,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

魏、赵双方战至第二年,赵国实在是熬不过了就向齐国求援。齐威王派田忌与孙膑率军援救。孙膑以“围魏救赵”之计迫使刚刚占领了邯郸的魏军回援。回师救援的魏军在桂陵遭到齐军截击,齐军经过激战打败了魏军,还俘虏了魏军主将庞涓。

此役,齐军气势如虹,齐威王脚踩不可一世的魏惠王,让齐国从阴影中走了出来。

桂陵之战的次年,魏惠王为了报复,调用韩国军队在襄陵打败齐、宋、卫联军。齐威王能伸能屈,其商请楚将景舍向魏国求和。魏国同意停战,但不放弃邯郸。

从公元前351年到342年,齐威王经过了一段“蛰伏期”,说是蛰伏,其实是听从了虞姬的劝谏在暗中窥视,并积蓄力量。期间,齐威王主要做了三件事。

一是学齐桓公“尊王”。虽然周王室早已衰弱不堪,齐威王每年都去晋见周王。这是高明的政治手段,有利于提升形象。

二是与孟子会于临淄。孟子劝齐威王施仁政,与民同乐,进贤退恶,任贤使能。

三是观察大势。通过秦孝公将都城迁到咸阳之举,研判出其向东发展的雄心。

公元前344年,魏惠王召集各路诸侯王于逢泽会盟,俨然成为战国时期第一个称王的王者。此举引发了各国的严重不满,史书记载是“齐楚怒,诸侯奔齐”。

由于韩国没有参加逢泽会盟,魏惠王认为是韩国轻视魏国,其首先拿韩国“开刀”。公元前341年,魏惠王联合了赵国对韩国大打出手,军锋直逼韩国都城南梁。齐国再次挺身而出,孙膑重施“围魏救韩”之计,并在马陵设伏,齐军全歼魏军十万余人,主帅庞涓战败自杀,魏太子申被俘。

十万规模的部队一次性被歼,魏国一下子就跌下了“神坛”。而齐威王先后援救了赵、韩两国,使得其威望上升,齐国成为当时数一数二的强国。

公元前334年,魏惠王率韩国等国到徐州朝见齐威王,尊齐威王为王。齐威王不敢独自称王,于是也承认魏的王号。

“徐州相王”事件激怒了楚国。率先称王的楚威王在呑并了越国之后,乘胜追击,于次年进攻齐国,而且进攻的方向就是徐州。结果楚军大破齐军。

此役,魏惠王貌似达到了借楚国之手报复齐国的目的,实际上得益的是秦国。

后世研究者发现,每次齐国在取胜后不久就会遭遇一次惨败,比如,桂陵之战后的襄陵之败,马陵之战后的徐州惨败。

于是就有了齐国的实力不输秦国,为什么不能统一天下的疑问。答案有三。

一是齐威王满足于称霸,而没有一统天下的志向和野心。

二是后期田忌和邹忌将相严重不和。

三是任由周边大国崛起,而没有及时加以制衡,也没有遏制大国崛起的战略。

比如,齐国对南方的楚国就没有严格加以控制,导致楚国吞并了吴国、越国,拓地几千里,成为南方最大的国家。

反观秦国,历代秦王以一统天下为目标,对潜在“对手”采取远交近攻、合纵连横的策略,不择手段加以打击和削弱。

据《战国策》记载,齐威王很仁义,当时周天子已经势微,诸侯都不去朝见,只有齐威王照例每年朝见。有一次周显王召集诸侯们参加祭祀仪式,齐威王去晚了些,周显王很气愤,斥责齐威王说,你这是对周天子大不敬,罪当被杀。齐威王勃然大怒,骂道:去你的,你就是婢女养的。

齐威王若是时刻有此霸气,何至于此啊!

0 阅读: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