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家庭的孩子很难不轴,商人家庭的孩子情商很高?

暖阅一刻 2023-04-24 22:33:53

某天在评论区看到标题这句话,陷入了沉思。

先解释一下轴,它带有贬义:一般用来形容一个人死脑筋,不懂得变通,古板,固执。

心头抹不去的原因,是因为被这句话甚至刺痛了——如果说为人处世太讲原则、待人接物上谨小慎微、做事总是突破不了情感底线就是现代社会的轴,那身边的有些人已然登峰造极!

当然,个例没有普适性,于是又到网上找找其他人的感受。

一找不但真有!而且还很多。

下面想结合身边的事例,聊聊其中的可能性因素。

第一个是与人交往的能力。

教师一般会根据成绩将学生分成优中差,他们深知近朱者赤,还喜欢举反面案例。因此,活泼捣蛋的的学生往往被列为禁止靠近队列。

孩子从小的交友圈被限制,身边也只有让自己感到很舒服的优等生。短期来看,他们拥有自己的高端社交舒适圈。但他们缺少与捣蛋同学的交往,无法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也就很难在步入社会后,巧妙地处理人事关系。

第二个是高道德标准下的原则性。

育人先育德,(老一辈)教师的不仅严于律己,更以超高的道德标准要求孩子。怎么样是对的,什么绝对不能做时常挂在嘴边。

再加上教师的工作圈、社交圈和朋友圈,都是同频的教育工作者,不太能深入接触到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无法授予孩子处社会的方式。

当孩子们踏入社会发现有些地方行不通的时候,发现性格已经很难改变了。

另外,抛开原则性太强、不会变通的轴,教师家庭的孩子可能还存在这样的问题:

自律性差:

学生时代,学习有家庭督促、目标由家长制定,成绩基本不差。到高等学府求学或者步入社会后,突然没了目标,社会不再以分数作为衡量标准。于是可能变得慵懒,一边在长大后为儿时的勤奋找填补,一边失去了动力。

抗压能力弱:

在教师的指导下,他们的孩子生来优秀,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教师的孩子往往自带优越感。成长环境处处顺境时,一旦遇到点挫折,可能就无法面对。

拿上图来说,那些父母经常碰壁的职业家庭的孩子,反而能够承受外在的压力。

孩子的成长,家庭环境的影响非常大——这句话适用于教师家庭,也同样对于商人家庭。

因为这是好的一面,所以简单聊几句。

商人需要和社会各界沟通交流,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眼界都会很高。这些稀奇的事,都会成为他们教育孩子的案例。

同时,商人特别注重关系和资源,对成绩,学历反倒没那么关心。他们往往会评估一个人的社会价值,擅于察颜观色、脾气大都随和容易相处,但是忠诚度方面很低。

当然了,以上结论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教师或者商人家庭,只是比例会比较大一点而已,教师家庭的孩子不要因此不安,商人家庭的孩子也不用为此特别傲娇。

之所以教师家庭的情况多说几句,是希望先带入一下自己的情况。

如果家庭教育可能存在这样的问题,父母一定要从格局上打开孩子,孩子们则学着从思维上逃离父母的枷锁:父母不能教孩子一辈子,孩子也无法永远依赖父母——这句话,不仅仅适用于教师家庭。

前路漫漫,终由长大的孩子们去闯荡!

0 阅读:11

暖阅一刻

简介:追热点,讲故事,用自己的想法观世事,愿能够给人点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