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莱这次主动的改革,很彻底!完全倒向了市场经济,完全倒向自由经济主义,受到了很多关注。有人乐观其成,有人却幸灾乐祸——这一点南生是不赞同的。我国和阿根廷没有核心利益冲突。
中国和阿根廷的经贸仍在继续,特别是我国单方面对来自阿根廷的大量商品关税降至零,这无疑是给米莱这次改革提供了经济支持。国家都是这个态度,咱普通老百姓何必去幸灾乐祸呢?
静下心来,我们完全可看到米莱进行的改革是有其深刻的背后逻辑的。百多年前,阿根廷曾经是一个富裕的国家,曾经是西欧多国移民的首选目的地之一。那时的阿根廷,就在践行自由主义。
那时的阿根廷国土面积广阔,人口稀少,资源丰富,积极参与全球贸易。只要保持正常的经济政策,其国民就一定能享受较高的生活水平——以至于,现在的网友称那时的阿根廷是发达国家。
但是从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开始,自由主义受到多国质疑,多国加强了政府管控行为,包括且不限于提升工会作用、提升居民补贴、加强对重点行业的监管,转向贸易保护主义等。
阿根廷也受到了这种思潮的影响——其他国家征收各种关税,阿根廷自然也要反击与报复。同时也开始实施外汇管制,为了得到选票,各界总统候选人狮子大开口,承诺超过自己能力的福利。
福利金额越来越高,福利涉及的面越来越广,这当然能得到选民的支持。但问题是钱从哪里来呢?还不是从老百姓、企业身上收税来的,当这些税无法满足政府开支后,那就只能增发钞票了。
超发货币,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物价上涨,而且是高额通胀。然后,居民手里的钱又不值钱了,又不能满足生活了,要求政府继续提高福利。政府收上来的税又不够用,只能继续增发货币,形成恶性循环。
特别最近十多年,阿根廷动辄出现年度高达100%的通胀。就是某个阿根廷居民之前挣的1万比索,一年的购买力就减少了一半。这个情况,放在哪个国家也不行啊,居民也得抱怨、要改革啊!
既然原来路走不通,那就重新换条路走!这么简单的问题,只要是正常的人,脑子不笨的人都会这样选择的。现在,米莱就是选择换条路走,并且得到了大多数选民的支持,我们可以理解。
换言之,米莱的自由主义思想并不是他个人的,并且有着较高的民意基础的。只是米莱的步子迈的有点大,同时忽略了民众的“惰性”——那些支持米莱的选民,一方面希望通过深度改革,改变高通胀历史,保持物价稳定,保障居民的生活相对稳定,推动国家经济持久、稳健发展。
但一听到国家要降低各种补贴,甚至是完全没有补贴,政府收多少税,用多少后,那些支持米莱的选民又不乐意了。他们不愿意过较长时间的动荡日子,甚至不知道这个“动荡”会持续多久。
对米莱来说,这就引出了新的难题。要拉住这些支持的选民,就得维持相对偏高的福利支持;要维持福利,就得加税——仅仅是税,还不够。按照往年的经验,必须配合增发货币行为。
这就等于走回了原路,与米莱之前倡导的“收多少税,就用多少,几乎降低甚至停止一切补贴的想法背道而驰”。
现在的矛盾是:选民希望米莱政府在实施180度转弯的时候还能保持大量补贴政策不变。这就麻烦了,补贴的前提是政府得收税呀,没有充足的税,只能是乱发货币,通胀高企。
除非阿根廷在短期内发现超大型金矿,但问题是没有啊!米莱遇到的另外一个难题是得不到地方政府的支持——地方政府已经明确表明不愿意裁员,不愿意节省政府的财政支出。
政令不出朝堂,政令不下县!特别是米莱这种深度改革背景下,只有“强人”才有望推行下去。而米莱显然不具备“强人”特征,他的威望还没有建立起来。
在米莱导向西方的时候,他又忽视了另外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美、欧、日实行的都不是完全的自由经济。他们也实行了监管,对特定行业进行行政许可,逆全球化,加强贸易保护主义……
从上世纪30年罗斯福新政之后,西方国家已经放弃了完全的自由市场,他们吸收了大量的社会主义的政府管控因素。同样的,现在很多社会主义国家也吸收了大量资本主义的可取点。
双方都在向一边靠拢,只是有的左一点,有的右一点罢了,互相都在借鉴。现在,米莱宣布单方面倒向欧盟,可曾发现:你找的人也不对啊,他们早已不再是自由经济、自由主义的代言人了。本文由南生撰写,严禁转载、抄袭!
这不是主打一个扯犊子。无论他怎么闹腾,最终受苦受累的还是大多数普通老百姓
要看美帝血厚不?当狗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