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茶论》的七汤点茶。

彭克荣 2024-12-14 19:27:07

《大观茶论》中有一个“七注七点”程式,这就是标准的宋式“七汤法点。

第十二届南宋斗茶,作者朱献军

《大观茶论》云:”点茶不一。而调膏继刻,以汤注之,手重筅轻,无粟文蟹眼者,调之静面点。盖击拂无力,茶不发立,水乳未浃,又复增汤,色泽不尽,英华沦散,茶无立作矣。有随汤击拂,手筅俱重,立文泛泛。谓之一发点。盖用汤已故,指腕不圆,粥面未凝,茶力已尽,云雾虽泛,水脚易生。妙于此者,量茶受汤,调如融胶。环注盏畔,勿使侵茶。势不砍猛,先须搅动茶膏,渐加击拂,手轻筅重,指绕腕旋,上下透彻,如酵蘖之起面。疏星皎月,灿然而生,则茶之根本立矣。第二汤自茶面注之,周回一线。急注急上,茶面不动,击指既力,色泽惭开,珠玑磊落。三汤多寡如前,击拂渐贵轻匀,同环旋复,表里洞彻,粟文蟹眼,泛结杂起,茶之色十已得其六七。四汤尚啬,筅欲转稍宽而勿速,其真精华彩,既已焕然,云雾渐生。五汤乃可少纵,筅欲轻盈而透达。如发立未尽,则击以作之;发立已过,则拂以敛之,结浚霭,结凝雪,茶色尽矣。六汤以观立作,乳点勃然,则以筅著居,缓绕拂动而已。七汤以分轻清重浊,相稀稠得中,可欲则止。乳雾汹涌,溢盏而起,周回旋凸。动,谓之咬盏。宜匀其\清浮合者饮之,《桐君录》曰,茗有饽,饮之宜人,虽多不力过也。”

第一汤,量茶受汤,调如融胶。

首先是个茶水比,根据经验,以茶粉品质,调整好茶水比,分七次依次注汤?

第二是调膏一定要调至起胶,使茶粉的浸出物充分咬合,为击拂提供前提条件。茶叶中哪些物质以胶状物质存在,或改性后呈胶状物质?如何将不同溶解度的物质调至融合物?

这也是第一汤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汤,色泽渐开,珠玑磊落。

液面色泽泛起光亮,珠,小气泡,矶,大气泡。击拂时大小气泡不停泛出,增多,气泡上闪出流彩,尤如古诗中描述的“大珠小珠落玉盘”。

第三汤,表里洞彻,粟文蟹眼。

击拂集中在中层,大气泡消失,小气泡均匀,茶粉粒子,水及沫饽在上下层不停翻滾,如粟文蟹眼。如果你击拂到位,三汤会出现汤纹水脉,偶尔会有自然成像发生。

第四汤,真精华彩,轻云渐生。

四汤注汤后色差重合,变幻无穷,沫饽气泡重合,水乳交触,气象万千,一条水乳交触线奇观时隐时现,沸水注入液面,由于热胀冷缩原理,会在盏面出现朵朵白云,偶尔也会出现各种禽兽花草鱼虫奇观。

第五汤,结浚霭,结凝雪,茶色尽矣。

气泡全部消失,茶的精华显现,乳面出现,银光错落有致,云台起,雨脚落,晴窗细乳,乳花发立,欲待点化,如注汤会出现杨万里“注汤作字势嫖姚”现象。

第六汤,乳点勃然,缓绕拂动。

沬饽沾筅,茶筅被沬饽死死咬住,轻轻一提,乳点立现,一圈小点亦应声而起,稍作倾斜,乳面上开出一眼,民间俗称“开天眼”,这时可以“下汤运匕”,运沫饽则会出现欧阳修“瓯面云烟乳作花”奇观。

运茶汤会出现宋代洪刍“幻出江南没骨图”现象。

第七汤,乳雾汹湧,溢盏而起。

七汤必须注入足夠的开水,使沬饽白净,此时沬饽开始骤增,乳涛不可阻挡,溢盏而起,如若蔡京《延福宫曲宴记》描述“白云浮盏,而如疏星淡月”。

七汤法点茶,是《大观茶论》所揭示按当时所研磨茶粉的细度及茶粉内含物在沸水中浸出的速度分次注水,通过击拂工具采用不同的击拂手法,使盏中茶汤在变化过程中的七个阶段展示其阶段性特征的一种方法。

由于七汤法这种点茶方法,能把一款茶的特征展示得淋漓尽致,给了文人雅士在一盏茶汤的汤面有了丰富的想象和创作空间,导致宋代的审美情怀的极致。

宋式点茶,谁都无法穿越到宋代去看个究竟,而留下的资料少而又少。宋代点茶,是我国茶文化的伟大宝库,有待于我们大家去探索和认知,去传承,去创新,去溶入现代理念和元素,去实现人茶共舞,以达到“滚到浪花深处,起一窝香雪”。而二宋茶文化又是一个巨大的平台,有待于我们去探挖发掘。而“七汤点茶”程式点茶仅仅是对宋代点茶的一次初探,欢迎大家共同来参与,共同来感受宋代人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作者: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