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有很多家传金器,她养活了小叔一家六口,二十年后她哭了

水笙的事呀 2024-08-25 02:07:41

(本文原创首发,全网维权,侵者必究)

口述:张文莉

整理:凤姐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01

这天周末,儿子第一次带女朋友回家来,我很高兴,一大早拎着包去菜市场。

菜场里一片熙熙攘攘,我正在买基围虾,突然手臂被人扯住,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小婶。

她开心大叫:呀,真是小莉啊,我还以为认错人了呢。

我直起腰眉头一皱,与她打了一声招呼,却不知该说什么好?

算起来我与她大概十多年不见了,我面前的她,早没有了以前意气风发的模样。

只见她头发全白,满脸皱纹纵横交错,皮肤黝黑,衣衫陈旧,一看就知道日子过得不舒心。

她一脸讨好的笑,问我:小莉啊,你爸妈过得好吗?

我说:很好啊,托你的福,没病没灾的,现在他们老两口在我苏州大姐家过呢,前阵子去了三亚旅游才回来。

小婶听了,若有所失,长叹一声:还是你父母有福哦,还是生女儿好哦。

她还想拉着我说什么,我赶紧找借口溜之大吉。

不是我没礼貌,实在是我无法对她心生好感。

即使是我的亲小婶,即使十多年没见,我也不愿意看到她。

想起来她以前的所作所为,我就会生气。

看到她如今的落魄,我内心居然有一丝幸灾乐祸。

说起来我家与小婶家的恩怨,要追溯到五六十年前。

02

1972年,我降生了,母亲一看又是女儿,叹了一口气。

父亲说:干嘛叹气?女儿就不是人了?我就喜欢女儿,儿子有什么好?只要教育得当,女儿更比儿子得计。

母亲说:这可是第三个丫头了,你母亲又该骂街了。

果然,窗外传来奶奶的大声呵斥:真是死没用,我张家花两担稻子一口袋花生把你讨回来,居然全部生的赔钱货!

早知这样,我还不如一分钱不花,把村东头的麻子姑讨回来做儿媳呢。

麻子姑,跟我父亲差不多大,两人青梅竹马,长大后她硬要嫁给父亲。

只因她脸上有麻子,父亲不喜欢,拒绝了她。

母亲听奶奶如此侮辱人,气得呜呜哭。

父亲走出去撵奶奶:妈,秀云才生孩子,你能不能少说几句?再说了,我生女儿跟你有什么关系?又不要你带,又不要你养,你犯得着这么大动肝火吗?

奶奶蛮横道:怎么没关系?我娶她回来就是指望她替我生孙子传宗接代的,她倒好,一连生了三个丫头片子,让我被人取笑,让我在村里抬不起头,太不像话了。

父亲气恼:你快回你的家,不要再说三道四,你不还有小儿子吗?你小儿媳不怀孕了吗?你让他们替你生孙子吧。

说着,转身回了屋。

奶奶骂骂咧咧几句,也走了。

自然,她是不会服侍母亲月子的。

好在父亲对母亲不错,时时处处护着她,母亲在这个家里没有受太多欺负。

父亲爱我们姐妹三个,他没有什么文化,特意请了一个下放到我们这儿的老教师起了三个好听的名字。

大姐叫张元莉,二姐叫张曼莉,我叫张文莉。

我五个月时,小婶生下一对双胞胎男娃,这差点把爷爷奶奶乐疯。

奶奶一大早去了街上,买来很多喜糖一家一家挨门挨户发。

还特意拿出来她的老金器打了一对金锁,两个小孙子一人戴一个。

需要说明一下,我奶奶以前是地主家女儿,后来落魄嫁给一穷二白的爷爷。

听说她手里有点货,不过我家从来没得过她好处。

爷爷还杀了一只大公鸡,买来一点猪肉与豆腐,办了一桌酒请祖宗吃了一顿,告诉他们张家有后了。

这就是我们苏南所谓的“请祖宗”。

自从得了这对宝贝孙子,爷爷奶奶的心彻底扑向小叔家。

他们本来就偏爱小叔,如今父亲生三个女儿,小婶一口气生了两个大儿子,可想而知,小叔小婶家庭地位有多高!

小婶肚子也争气,两个堂弟一周岁时,她又怀孕了,第二胎又是双胞胎儿子,这是不是很奇怪?

爷爷奶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人抱着一个大孙子乐得眼泪都掉下来了,一个劲说:

这真是祖上有德啊,一口气给了我四个大孙子。

奶奶泪眼婆娑对小婶道:

玉珍啊,你可是我张家的大功臣,从今以后,只要有我老婆子一口气在,我就不会让你受苦受气,你只要替我把四个大孙子带好就行。

小叔小婶听了这话,自然是喜不自胜,他们知道奶奶手里有积蓄,想着以后靠四个儿子就吃穿不愁,心里别提多美。

尤其小婶,她母凭子贵,不但在家里说一不二,在村里也横着走。

看到我母亲,更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势,说话盛气凌人的很。

03

小婶精明,她趁机提出来让爷爷奶奶替她盖三间大瓦房,奶奶一口答应。

新房子盖好后,小叔一家六口住了进去。

我父母明知道这是奶奶出的钱,也没有吱一声,父亲安慰母亲:

秀云,咱们不攀比,咱们夫妻俩一起努力,迟早也会住上瓦房。

我家那时候还住在草棚子里,冬天漏风夏天漏雨的,屋里潮湿又昏暗,人住着极不舒服。

好在我父母感情好,对我们三个姐妹也爱护有加,日子虽然穷,但也是其乐融融。

爷爷奶奶护着小叔家,什么好吃的好用的都往他家拿。

更可气的是奶奶,她不但拿她家东西讨好小婶,还时不时偷我家的东西。

母亲勤快,她抽空从野地里割来茅草晒干,一捆一捆扎好码放在屋檐下。

奶奶趁我们家没人,一捆一捆拎去给小婶烧火。

有一次她正偷呢,被我大姐看到拦住,她居然打了大姐两个巴掌骂:

我拿你家几捆茅草怎么了?你爸也没儿子,以后你家什么都是你弟弟们的,你们这三个丫头,啥也分不到。

大姐气得呜呜哭,回来告诉了父母,父亲说:

大丫不哭,奶奶不疼你们,我与你妈疼。

奶奶不但偷我家茅草,还偷我家鸡蛋与小公鸡给弟弟们吃。

总之,她是看到什么偷什么,被抓到了还理直气壮。

后来父亲借钱盖了三间大瓦房,还围了一个高高的大院子,奶奶才消停点儿。

小叔小婶依仗奶奶手里有钱,从来不认真干活,去队里挣工分,三天打鱼,两天撒网,年底分红都是超支。

可他们才不怕呢,平时不愁吃不愁穿,日子过得全村最潇洒。

以前夫妻俩在家带四个儿子,爷爷奶奶补贴他们过日子,后来孩子大了,他们更不愿意干活。

分田到户后,小叔小婶家的八亩地长满了野草,他们也不耕种。

五六十岁的爷爷奶奶没办法,只能帮着他们种麦插秧栽油菜。

小叔小婶更是乐得逍遥自在,每天不是看电视就是上街玩耍,或者去村里棋牌室消磨时光。

04

由于家里极度的溺爱,四个堂弟被养得骄横跋扈,三天两头在村里闯祸,不是把人家窗玻璃打碎,就是把人家黄瓜西红柿偷了。

别的小伙伴不敢惹他们,惹一个,其他三个一起上,经常有人上门告状。

每到这时,奶奶一叉腰:怎么的?你们不惹我孙子,我孙子会动手打人吗?你们是不是看我有四个孙子眼红啊?

小婶也说:我家的儿子最乖了,虽然淘气一点,但从来不会干坏事的。

眼看婆媳如此护短,村人狠狠骂:你们别得意的太早,迟早有你们哭的时候。

小叔一家六口常年盘剥奶奶,金山银山也不够啊,到奶奶六十岁时,她手里啥也没了。

有一次小叔问她要钱买一辆电瓶车骑,奶奶说:

儿啊,妈的钱全部贴给你了,再也拿不出来了。

小叔哪里肯信?一个劲逼着奶奶拿钱,奶奶没办法,跑到我家问父亲要。

父亲知道她的用意,坚决不给,她就在我家闹着要上吊。

奶奶足足闹了三天,父亲也没理她,反而喊来了村书记与几个舅舅来处理问题。

奶奶的偏心大家有目共睹,被众人一批评,奶奶只好灰溜溜走了。

爷爷奶奶去世后,小叔家彻底没落,四个堂弟都初中没毕业就辍学了。

不是没钱供他们上学,而是他们根本读不进去。

四个人只相差两岁,出了社会后,经常结伴到处偷鸡摸狗吃喝玩乐。

没多久,就跟社会上的闲杂人员混在了一起,这样还有好下场吗?

有一次他们合伙入室盗窃,四个被抓了两个,分别蹲了三年五年大牢。

当时奶奶还没去世,只是卧病在床,听到这个消息,一口气没上来,翻着白眼走了。

还有两个堂弟逃去了外地,一躲就是八年。

小叔小婶在家里愁白了头发。

眼看生活无着,小婶只好去了镇上卖菜为生。

反观我们家,父亲虽然不识字,但是他很注重教育。

从小他就教导我们,让我们姐妹仨好好读书,争取以后考取大学跳出农门。

在父母亲的谆谆善诱下,我与两个姐姐学习都十分努力。

大姐最争气,高考录取浙江大学,毕业分配在苏州某银行。

二姐大学毕业后,分配在县税务局。

我考的最差,在镇中学做了一名教师。

我父母老早就享福了,他们轮流在我们三姐妹家里住,日子过得可舒服了。

村里人都说:老张老两口子当年多么宝贝那四个大孙子,结果没有一个成器的。

你们再看看他大儿子家的三个丫头,个顶个有出息。

如果老两口还活着的话,不知道会有什么想法?还会认为大孙子好吗?

父母听到这些话,淡然一笑。

所以啊,一个家庭里生男生女是一样的,只要家庭教育到位,女儿不比儿子差。

无论儿子女儿,千万不能娇惯纵容,否则的话不是爱他们而是害他们。

(完)

0 阅读:0

水笙的事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