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事变之后的事才是重点

子玉的史无边界 2024-10-23 19:52:59

文 / 子玉

玄武门事变只是解决矛盾的手段,当秦王获取胜利之后如何进行合理的利益分配、如何进行善后就成为了对其的最大考验。本质来说,玄武门事变考验的是秦王的军事能力,但之后的善后工作却绝对需要一定的政治智慧,因为,这直接关乎大唐政局的稳定。

武德九年(626)六月初四,大唐皇权与藩镇,储君与强势皇子的矛盾最终以军事政变的方式得以解决,从事件爆发之前的布局到引蛇出洞,再到对太子建成和齐王元吉的果断诛杀以及与之同步的对皇帝李渊的控制,秦王将其军事能力发挥得是淋漓尽致。

玄武门事变是太宗一生中最艰苦的一战,是绝对的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但战争毕竟只是短时间内的军事角逐,政治战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玄武门事变之后,马上就是对秦王政治能力的考验,尤其是眼下的善后工作。这注定是一场持久战。

事变当天,当秦王集团已经诛杀太子建成和齐王元吉之后,世民在惯性的作用下并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而是要打歼灭战,将太子和齐王集团一网打尽。据说,秦王府早就列好了一份一百多人的清洗名单。

可以肯定,如果秦王按照战争的逻辑打歼灭战,那么大唐的地震一定会持续,直接威胁秦王能不能坐稳江山的大事。因为,太子和齐王在京师和地方的势力在生存压力的倒逼下一定会激烈反抗。当天,薛万彻要攻打秦王府就代表了太子势力的态度。

好在尉迟敬德及时认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罪在太子和齐王,既然两人已经伏诛,我们还是到此为止。”

此时的秦王才意识到,政治战和军事战的逻辑并不一样:军事战是要尽最大可能歼灭敌军;政治战的一切目的都是为稳定服务。

在拿到政权和军权之后,秦王马上就布局政治战,稳定帝国秩序。秦王首先以皇帝的名义下诏,大赦天下,宣布对东宫和齐王府的人既往不咎。然后就是以实际行动落地这个政策。

对于此,秦王选择了重点突破,向东宫的重要成员曾经在玄武门事变中重创秦王集团的将军薛万彻示好,让其从终南山中走了出来加入了秦王集团。

薛万彻是武将的代表,对于文官的安抚秦王将目标锁定为魏徵。只是,在搞定魏徵的过程中两人进行了一次堪称教科书级别的语言博弈——秦王大骂魏徵离间他们兄弟的关系,魏徵则避开秦王的问题说太子如果早听他的,那么现在退出历史的就是秦王。

魏徵确实是个人精,秦王抛出的问题根本就没法回答,因为,太子和秦王的矛盾不是由个人意志决定的,这是皇权和藩镇、储君和强势皇子的博弈,是关陇和关东的地域之战,他魏徵能量再大也不可能挑起这场争端。所以,魏徵根本就没法回答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回避、转移话题。

对于魏徵的回答绝对堪称经典,他表面上说的是如果太子听他的,则失败的必然是秦王实际上是回答了玄武门事变的根本:太子和秦王集团,谁先动手谁胜。

魏徵如此回答一个是向秦王证明自己的水平,更重要的是向秦王表态:“秦王您能够先发制人确实厉害呀。”

呵呵,在别人还在担心魏徵安全的时候两人的交锋已经有了结果,魏徵向秦王明确发出了打不过就加入的信号。

魏徵是打不过就加入 图源/剧照

秦王以魏徵为詹事主簿,对其非常敬重。同时,东宫的韦挺和王珪也一并得到重用。

薛万彻是东宫武将的代表,魏徵是文官的代表,两人不仅是建成生前的心腹,更是强烈主张对秦王用武先发制人的人,这两人都能够被新太子重用,其他人也就不用担心被秦王追究,京师的秩序算是暂时稳定了下来。

而且,秦王此举其实还是对自己人才库的扩张,不管是魏徵还是薛万彻,此后都为贞观之治做出了重要贡献:魏徵以谏臣成就了太宗的贤君之名;薛万彻后来在攻打突厥、扫荡吐谷浑、进军辽东的一系列军事行动中给大唐立下了赫赫战功。

这两人不仅为秦王解决了政治危机,还同时成为大唐的重臣,秦王的个人魅力和政治智慧由此可见。

但地方上的地震却仍在持续。玄武门事变,秦王在京师诛杀了太子和齐王,在地方上的秦府成员也以此为由诛杀政敌:益州行台仆射窦轨因为和其兵部尚书韦云起有私人矛盾于是就以对方是东宫成员直接将其诛杀;王君廓故意忽悠和建成有关系的幽州大都督庐江王李瑗举兵造反然后自己光明正大将其斩杀...

玄武门事变已经引发了地方上的强震:建成和齐王势力内不自安;秦府成员借此机会诛杀政敌。

尤其是河北在南北朝时期就与关陇产生了分裂惯性,再加上窦建德时期的割据和之后刘黑闼的两次作乱,其和大唐的粘合力是相当差,如果处理不好,将会引发强震。庐江王李瑗的造反就已经说明了这个地方的敏感指数,贞观元年(627)正月发生的李艺叛乱事件也是典型。

而现实又是,建成在平定刘黑闼的过程中在河北还发展了一定的势力,这些人此刻一定是内不自安。

所以,稳定河北成为世民接手大唐政权后的最大挑战。对于这个问题,世民打出了一张非常精明的牌:派魏徵出使河北。

首先,魏徵本来就是河北人,有身份优势,其次,魏徵在当年跟随建成征讨刘黑闼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人望,好开展工作。更重要的是,作为建成曾经的心腹,魏徵前往河北能够释放出一个信号:秦王会像重用魏徵一样重用他们。

在前往河北的路上魏徵就做了一件出彩的事,将一个正被押往长安的前东宫成员就地释放,因为,如果不放,这个人所经过的沿途地方就会怀疑秦王的诚意。

最终,魏徵的河北之行成功稳定了地方。

在初步稳定京师和地方之后,世民又接着打出了一套组合拳:释放了宫女三千人,让他们出宫自由嫁人;禁止地方继续向皇宫进献珍宝,以减轻百姓的负担;下令让百官上书言事,各抒己见;停止对僧人的裁撤工作...

秦王的政策红利从大内的宫女,到地方官员,再到佛教的僧人,进而到天下百姓,几乎覆盖了所有人群。

此前,秦王只是在战场上证明了自己,如今的一套组合拳就完全是在向天下证明自己的政治水平。当然,这更是对天下人心的收买,因为,秦王是靠政变上位,缺乏合法性支撑,他需要广泛的人心。

在展示政治能力的同时秦王又在时时展示自己博大的胸怀。

武德九年(626)八月十六日,皇太子李世民正式登基称帝,十月,封前太子李建成为息王,封李元吉为刺王,并以亲王的礼仪将两人正式下葬。

下葬的当天,太宗站在宜秋门上哭得是一塌糊涂,同时,那些原东宫和齐王府的人也被允许送他们的前主子一程。

我们不去追究太宗到底是在表演还是真情流露,事实是,他通过一套组合拳确实迅速稳定了帝国秩序,坐稳了皇位,这才是最重要的。

通过化解突厥兵临城下的危局李世民的能力再次得到验证。

太宗成功化解了突厥兵临城下的军事危机 图源/剧照

说白了,政治能力对一个皇帝来说才是最重要的,人们关心的只是他的成绩单,这就是李世民能够成为千古一帝的核心原因。

当然,大唐的稳定不仅来自于太宗对旧势力的安抚、拉拢,更重要的是他做好了分配这件事。早在称帝前的七月份,他就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人事任命:封王君廓为左领军大将军、秦叔宝为左卫大将军、程知节为右武卫大将军、尉迟敬德为右武侯大将军、侯君集为左卫将军、段志玄为骁卫将军...

这是武官层面,文官层面的任命为:以房玄龄为中书令、长孙无忌为吏部尚书、杜如晦为兵部尚书、高士廉为侍中、萧瑀和封德彝分别为尚书省左右仆射、温大雅为吏部尚书封黎国公、陈叔达和裴寂留任宰相...

政治学的本质是利益分配学,政治家的核心任务就是利益分配,将分配这件事搞好了,秦王的江山也就稳定了。而李渊和建成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他们不能解决分配这件事,所以被现实踢出了局。

秦王是被历史推选出来解决地域矛盾和边境压力的天选之人。看问题,我们一定要拔高维度。

本质来说,玄武门事变的核心矛盾就是关陇和关东的利益分配问题引发的,如今太宗不仅将关东降将的军功进行了兑现,还认可了武德老臣、关陇贵族和李唐宗室的既得利益,天下自然安定。

历史轰隆隆开向贞观时代,史书记载:政令简肃,中外大悦。

所以,千万别以为玄武门事变才是对秦王最大的挑战,那只是挑战的开始,因为,军事战争是一两局的胜利,而政治战却要求太宗必须一直呆在牌桌上。

任何时候,持久战都是最难打的。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赞”。谢谢!

1 阅读: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