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立遗嘱,要把房子给哥哥,我拿出房产证:你做不了主

晓美说故事 2025-02-06 22:37:38

01

我叫张晓梅,今年38岁,出生在一个小山村,家里兄妹两人,我还有一个大我三岁的哥哥张晓军。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父母都是农民,靠着种庄稼和打零工勉强养活一家人。

我的学历不高,只上到初中毕业,后来便早早外出打工。现在,我在一座小城市里生活,做着一家服装厂的流水线工人,月工资四千多块钱。

我已经结婚十年,丈夫李建军是个普通的建筑工人,收入也不高,我们有一个九岁的女儿。

婚后,虽然生活清苦,但一家人相处得还算和睦,日子虽不富裕,但也能凑合着过。我们住在一套小两居室里,这房子是婚后用积蓄和贷款买的,至今还在还房贷。

相比之下,我的哥哥张晓军显得更让人“羡慕”。他学历也不高,小学毕业后便跟着村里的长辈学手艺,现在在城里靠做木工活养家。

他头脑灵活,做事勤快,几年下来赚了不少钱,盖了三层小楼,还买了一辆车,日子过得很滋润。

哥哥的妻子是个精明强干的女人,做点小生意,人缘也不错。他们有两个儿子,大的上初中,小的读小学。

父母对哥哥一家一向偏心,小时候哥哥穿新衣服,我穿他剩下的旧衣服;家里有什么好吃的,都是先给他留着。母亲总说:“你哥以后是要传宗接代的,咱家就指望他了。”

这些话我从小听到大,也习惯了。父母的偏心让我心里不是没有怨气,但我毕竟是个女儿,家里的事也轮不到我说话。我一直觉得,等父母年纪大了,我尽力尽孝就行,其他的别想太多。

母亲今年已经65岁了,身体还算硬朗,但父亲三年前因病去世后,她的脾气变得很古怪,总是挑剔我的不是。

她住在村里的老房子里,平时由哥哥一家照顾,逢年过节我也会给她买些东西,但她似乎始终对我有意见,总觉得我不够孝顺。

尤其是前不久,她突然跟我提起要立遗嘱的事,明确表示,家里的房子以后要留给哥哥一家。

这话听得我心里一阵刺痛。那是我和哥哥从小长大的房子,虽然破旧,但对我来说意义非凡。

母亲的态度让我觉得自己好像彻底被排挤在这个家之外了。起初,我没吭声,认为这不过是她的偏心作祟,我争不过也无所谓。

可后来发生的一些事,让我彻底改变了想法,也让我意识到有些事情并不是忍让就能解决的。

02

母亲提出要把房子留给哥哥一家,是在父亲去世三周年后的那天。我记得很清楚,那天村里做了个简单的祭祀仪式,哥哥陪着母亲忙前忙后,嫂子也带着两个孩子过来,场面热闹得很。而我,因为丈夫临时加班,带着女儿赶到村里时已经中午了。母亲看到我,冷冷地说了一句:“你怎么才来?一点心都没有。”

我咬了咬唇,忍住没有顶嘴,把带来的水果和糕点放在桌上,低声说:“路上有点堵。”母亲没再说话,转身去厨房忙了。

吃饭的时候,母亲突然开了口:“晓梅,我有个事要跟你说。”我还没反应过来,哥哥已经放下筷子,笑着问:“妈,啥事啊,这么严肃?”

母亲看了我一眼,又看向哥哥,语气不容置疑:“我打算把咱家的房子立个遗嘱,直接留给你。你是家里的长子,也是我们张家的根,这房子以后就归你了。”

这话一出,桌子上一下子安静了下来。我抬头看着母亲,心里既难过又愤怒。哥哥却像早就知道了一样,点点头:“行,妈,你放心,这房子我肯定好好留着。”嫂子在一旁插了一句:“哎呀,妈,您这决定太对了。我们以后肯定常回来照顾您。”

我放下筷子,冷冷地问:“那我呢?这房子里也有我的份吧?小时候我也在这里住过,凭什么一句话就给了哥哥?”

母亲听了这话,脸一下子沉了下来:“你是个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房子的事跟你没关系。再说了,你从小到大吃的穿的,哪一样不是我们家里给的?你现在有房子住,别再惦记这个了。”

我心里一阵发酸,忍了这么多年,终于忍不住道:“妈,我从小就知道你偏心,可你能不能想想我的感受?你说哥哥是长子,那我呢?我就不是你女儿了?这房子是爸留下来的,你一个人能做得了主吗?”

母亲被我顶得脸色铁青,手里的筷子啪地一声摔在了桌上:“张晓梅,我怎么养了你这么个不懂事的女儿!你哥是男孩,是要养老送终的。再说,这房子是我们张家的,你出嫁了就别瞎掺和!”

哥哥也皱起了眉头:“晓梅,你别闹了,这房子本来就该是我的。你嫁人了,住在城里,真没必要跟妈争这些。”嫂子在一旁阴阳怪气地补了一句:“就是,你家房贷还没还完呢,哪有闲心操心这破房子的事?”

我气得浑身发抖,却说不出一句话。那顿饭吃得我如坐针毡,最后连菜都没夹几口就抱着女儿回了城。

这件事之后,我心里越想越不是滋味。我知道母亲偏心哥哥,但没想到偏心得这么理直气壮。小时候,她总是告诉我女孩子要懂事,要忍耐。家里有好东西,哥哥先分;家里有什么事,哥哥可以撒手不管,但我必须帮忙。可是到了现在,父亲留下的财产却成了哥哥理所当然的东西,而我这个女儿仿佛只是个外人。

几天后,我忍不住跟丈夫李建军提了这件事。他听了,很是愤怒:“这房子是你爸妈的,凭什么你妈一句话就给了你哥?你得问清楚,没准你爸当年有别的安排。”他说得有道理,可我却没什么信心。母亲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了,哪怕我去争,她也不会站在我这边。

没过多久,母亲真的请人写了遗嘱,把房子写给了哥哥。我听说后,心里又气又恨,可我又能怎么办呢?我只是个女儿,一个被母亲视为“外人”的女儿。

就在我准备放弃的时候,意外发生了。一天,我整理旧物时,无意间在抽屉里翻出了一个牛皮纸袋,里面装着父亲当年留下的房产证和一份手写的协议书。协议书上清楚地写着,这房子是父亲的名字,并且协议上注明,这房子是父亲留给我和哥哥两个人的,各占一半。

看到这份协议,我震惊得说不出话来。父亲在世时对我很疼爱,我知道他不会不管我的感受,可我没想到他早就做了这样的安排。

第二天,我带着房产证和协议书去了村里,找母亲当面对质。那天恰好哥哥一家也在,我直接把东西扔在桌上,冷冷地说:“妈,这就是你要把房子给哥哥的依据吗?这房子是爸的,他早就安排好了,为什么你一句话就想改了?”

母亲愣住了,哥哥和嫂子也变了脸色。哥哥还想狡辩:“晓梅,就算有协议,爸也没明说这房子非得分给你吧?你一个出嫁的女儿,还真想分家产?”

我盯着他,冷笑了一声:“出嫁的女儿怎么了?这是爸的遗产,我有权利分一半。你要是觉得不服气,就找律师去,看法律是怎么说的!”

母亲这才慌了,拉着我的手说:“晓梅,你别这样,咱们是一家人,有话好好说。”可这一刻,我已经不想再退让了。多年压抑的委屈和愤怒让我明白,有些东西不是忍让就能换来的。

嫂子见状,连忙拉着哥哥走了。母亲看着我的脸,欲言又止,最后叹了口气:“你爸确实嘱咐过,这房子你也有份。可我当时想着,你嫁人了又有房子住,晓军要养家,才……”

我打断她:“妈,这些年我忍够了。爸的遗愿很清楚,这房子是我们兄妹俩的。你要是非要偏心,我就去法院起诉,不管花多少钱,我都要争到底。”

母亲低下头,沉默了很久,最终点了点头:“行吧,既然是你爸留下的,那就按他说的办。”

03

后来,这件事终于有了结果。哥哥虽然不情愿,但也不得不接受房子一人一半的事实。母亲似乎也开始意识到,她的偏心已经伤害了我太多。她不再像以前那样对我冷嘲热讽,偶尔还会主动打电话关心我。

我知道,这一切并不完美。母亲的偏心不会因为一次争执就彻底改变,哥哥和嫂子也不会因此对我感激。但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有些东西如果我不去争取,就永远不会属于我。

站在老房子前,我仿佛看到了父亲慈祥的笑脸。他的安排,是对我最大的保护,也是让我最感动的温暖。或许,从这一刻起,我终于可以不再委屈自己,勇敢地去面对生活了。

这个家,终究还是我的家,无论过去有多少不满,我心里依然有爱,只是这份爱需要更公平的对待才能长久。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