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地葡萄种植技术,你不知道的秘密

秦柳钱 2024-05-12 10:05:26

露地葡萄种植技术,你不知道的秘密

王海波等

葡萄属于藤本作物,果实为浆果,具有色美、气香、味可口、营养丰富等诸多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在我国广泛种植。按照用途分类,葡萄可分为鲜食、酿酒、制干等,其中鲜食葡萄种植面积最大,占全国葡萄种植总面积的80%以上。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果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果实要好吃,还要外观好看,这就需要配套的栽培技术来支撑。北方鲜食葡萄露地栽培标准化栽培技术包括园地选择与规划、品种选择、建园、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控、越冬防寒和配套果园机械等内容。

1园地选择与规划

1. 1园地选择

温暖向阳的坡地是首选,其次是平地。当地有效积温(≥10℃日均温的累积值)需要大于2500℃,临界值地区只能栽培极早熟或早熟品种。同时,重茬或前茬种植作物不能与葡萄有忌避。

1.2园地规划

规模化生产基地应包括小区、道路系统、排灌系统和防护林等。其中,道路系统包括主道、支道和田间作业道,主道与园外大道及各支道相通,支道与各设施相通,宽度均需能够作业车辆对向通过,田间作业道与支道垂直设置,宽度也应保证车辆通行。排灌系统多与道路系统结合,道路两侧分别为灌水和排水系统。风沙大的地区,需要与道路系统结合设置防护林,以乔、灌混栽组成透风型的防风林,避免种植易传播葡萄共同病虫害或树冠高大对葡萄遮阴的树木。

2品种选择

鲜食葡萄品种主要包括两种,分别为欧美杂交种和欧亚种,其中欧美杂交种主要有巨峰、华葡玫瑰、华葡黑峰、巨玫瑰、京亚、醉金香、藤稔、辽峰、夏黑等优良品种,欧亚种主要有玫瑰香、红地球、华葡紫峰、早黑宝、87-1、意大利、无核白鸡心、华葡翠玉等优良品种。

3建园

3.1栽植模式

一般可选用深沟栽植或平畦栽植两种模式。其中,深沟栽植适于干旱少雨的生产基地,定植沟的开沟深度和宽度均为80~100厘米,沟面比行间地面低30厘米左右;开沟时将0~30厘米表层土放在一边,底层土放在另一边,将准备好的作物秸秆施入沟内底层,压实后约5厘米厚;将准备好的腐熟有机肥(每亩用量10~20米3)部分与生土混匀,混匀后填回沟内;剩下的有机肥与熟土混匀,填回沟内;对回填后的定植沟灌水沉实,定植沟灌水沉实后沟面需比行间地面深30厘米左右。平畦栽植适于雨水充足的生产基地,定植沟的开沟深度和宽度均为80~100厘米,沟面与行间地面持平;开沟时将0~30厘米表层土放在一边,底层土放在另一边,将准备好的作物秸秆施入沟内底层,压实后约5厘米厚;将准备好的腐熟有机肥(每亩用量10~20米3)部分与生土混匀,混匀后填回沟内;剩下的有机肥与熟土混匀,填回沟内;对回填后的定植沟进行灌水沉实,定植沟灌水沉实后再回填熟土至沟面与行间地面持平。

3.2苗木质量

苗木质量直接影响葡萄树体的早结果、早丰产,建议选用脱毒苗木。

3.3定植密度

定植密度依据品种、矿木、树形、架式、土壤和环境条件等而定,一般行株距以4.0~5.0米×2.0~2.5米或8.0~10.0米×1.0~1.25米为宜,每穴双株或单株定植。

3.4 定植时间

宜在春季地温7~10℃时定植苗木。

3.5定植技术

首先需要对苗木进行处理,将苗木在清水中浸泡12~24小时或在湿沙中掩埋3~5天,然后留2~4个壮芽、基层根保留10~20厘米进行剪截,不足10~15厘米的受伤根在伤处剪截,最后用广谱性杀菌剂(如甲基硫菌灵)加高效杀虫剂(如辛硫磷)等消毒液进行消毒,用ABT生根粉或茶乙酸蘸根。然后定点挖穴,在定植沟上拉线定点,之后挖直径30~40厘米、深20~40厘米的定植穴,再将部分土回填入定植穴,在穴中心形成土堆。最后进行苗木栽植,将苗木根系舒展地放在穴内土堆上,当填土超过根系后,轻轻提苗抖动,使根土紧密接触。定植穴填满后,踩实,栽植深度以苗木根颈处与畦面平齐为宜。栽完后顺行开沟做时灌透水,待水下渗后,用行间土壤找平睦面并覆盖黑地膜或园艺地布。

4 整形修剪

4.1 树形和叶幕形

选择高光效省力化树形和叶幕形,即斜干水平龙干形+水平叶幕。树体骨架中,主干基部设置“鸭脖弯”,主干垂直高度160~180厘米;主蔓(龙干)沿与行向垂直方向水平延伸;主蔓与主干呈120°以上夹角;结果枝组在主蔓上均匀分布,枝组间距因品种而异。叶幕中,新梢与主蔓垂直,在主蔓两侧倾斜向上水平绑缚呈水平叶幕,新梢间距15~20厘米,新梢长度120~150厘米,每个新梢20~30片叶。架形适于平棚架,以双层平棚架效果更佳,具有主蔓上下架容易、新梢绑缚标准省工的特点。双层平棚架的上层架面由8号铁线和细钢丝构成,用于固定新梢形成水平叶幕;下层架面由8号铁线制作的挂钩构成,用于固定主蔓;上下两层架面间距20~30厘米。

4.2冬季修剪

在落叶后越冬防寒前及早进行冬季修剪,根据品种、架式、树龄、产量、栽培模式等确定冬剪方法,常用冬剪方法有短截、疏剪和缩剪等,其中短截又包括极短梢、短梢、中梢、长梢和超长梢修剪等。

4.3夏季修剪

萌芽至新梢长至40厘米前,及时抹去多余芽或新梢,保留带花序的健壮新梢,同时在主干附近或结果枝组基部保留一定比例的营养枝,新梢间距以15~20厘米为宜,定梢后及时利用绑梢器或尼龙线夹压或缠绕固定的方法固定新梢,使架面枝梢分布均匀。新梢管理中,坐果率低的品种,采取花前7~10天于1/3功能叶大小叶片处进行第1次摘心,待顶端副梢继续延长生长至120~150厘米时,于1/3功能叶大小叶片处进行第2次摘心;坐果率高的品种,坐果后,待新梢长至120~150厘米时,于1/3功能叶大小叶片处摘心。副梢管理中,新梢摘心后,留顶端副梢继续生长,其余副梢待展3~4片叶时于第一节位上方1厘米处摘心,待该节位二次副梢和冬芽萌动时将其抹除绝后,最终每个副梢仅保留1片叶。

5土肥水管理

5.1土壤管理

土壤管理包括清耕、深翻、生草、覆盖等内容。清耕一般结合中耕除草、追肥和秋耕等进行,清耕深度一般为10~15厘米。深翻结合秋施基肥进行,深翻的范围限定在主干两侧距主干30~50厘米处,深度比葡萄根系集中分布层稍深,一般为40~60厘米。

生草是在葡萄园行间或全园长期种植草本植物的一种土壤管理办法,分为人工种草和自然生草两种方式,适于年降水量较多(年降水量>600毫米)或有灌水条件的地区。人工种草多用毛叶茗子、三叶草、黑麦草和首霜等豆科或禾本科矮秆、适应性强的草种,自然生草利用田间自有草种。一般情况下,待草长至30~40厘米时留5~10厘米根茬粉碎或待长至60厘米以上后压倒;每2~3年保证结籽1次。粉碎的草可覆盖在树盘或行间,使其自然分解或结合养殖过腹还田,结合秋施基肥将其施入沟内,避免火灾隐患。人工种草一般在秋季或春季深翻后播种草种,其中秋季播种最佳。采取埋土方式越冬防寒的园区,行间以自然生草为宜。常用的覆盖材料为地膜、无纺布、园艺地布或麦秸、麦寨、玉米秸、稻草(壳)等。

2 施肥管理

施肥管理包括施肥原则、养分需求规律、施肥量、基肥施用、追肥施用等内容。施肥原则方面,要根据鲜食葡萄的养分需求规律、土壤与有机肥的养分释放、肥料利用率等关键参数配方施肥,还要遵循有机无机和生物肥料结合,大中微量元素配合,除氮磷钾肥外,重视钙镁肥的施用,重视叶面喷肥的原则,使用的商品肥料应是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已经登记或免于登记的肥料。

养分需求规律方面,萌芽至初花阶段各养分需求量占全年需求量的比率大致为氮(N)19%、磷(P)11%、钾(K)16%、钙(Ca)13%、镁(Mg)12%,花期为N17%、P 15%、K 12%、Ca14%、Mg13%,落花至种子发育阶段为N21%、P20%、K23%、Ca 25%、Mg 24%,种子发育至果实转色(软化)阶段为N20%、P28%、K22%、Ca21%、Mg20%,果实转色(软化)至成熟阶段为N9%、P17%、K22%、Ca16%、Mg17%,果实采收后至落叶阶段为N13%、P9%、K5%、Ca11%、Mg 12%。

施肥量受土壤肥力、产量、品种、矿木、气候、灌溉、树龄等诸多因素影响。一般情况下,参考每生产1000千克果实,葡萄树全年需吸收氮(N)5~10千克、磷(P2O5)2~5千克、钾(K,0)5~12千克、钙(Ca0)5~12千克和镁(Mg0)1.0~2.5千克的标准确定施肥量。

基肥又称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同时配施适量化肥与微生物肥。基肥的施用时期一般在葡萄根系第2次生长高峰前施入(辽宁兴城贝达嫁接巨峰葡萄根系的第2次生长高峰出现于9月中旬)。施用量根据当地土壤情况、树龄、结果多少等情况而定,一般果肥重量比以1:1~2为宜。施基肥多采用沟施或穴施,一般每年1次,施肥沟距主干30~40厘米。

追肥施用包括土壤追肥和根外追肥。土壤追肥在生长期进行,以化肥为主,以节省水肥及劳动力的水肥一体化技术为主,其次是采取沟施、穴施等。根外追肥即叶面喷肥,夏天温度过高,宜在10:00前和16:00后进行,雨前不宜喷施,免使肥料流失,不能代替土壤施肥。

5.3水分管理

水分管理包括灌溉原则、灌溉时期与灌溉量、灌溉方式、排水等内容。灌溉原则是根据鲜食葡萄的水分需求规律和土壤相对含水量等关键参数按需灌溉。灌溉时期与灌溉量方面,一般情况下,分为催芽(葡萄上架至萌芽前10天左右)、促花(萌芽至花前1周)、膨果(幼果发育期)、转色成熟(果实转色至成熟前15天左右)、采后和封冻前等关键阶段。根据当时的土壤水分状况决定是否灌水和灌水量的多少。适宜的灌水量,应在一次灌水中使根系集中分布范围内的土壤湿度达到最有利于葡萄生长发育的程度,一般以湿润0~40厘米土层即可。灌溉方式方面,以滴灌、微灌、小管束流、根系分区灌溉等节水灌溉方式为宜,可提高灌溉效率和水分利用率;封冻水及催芽水可采用沟灌、畦灌等灌溉方式。建园时必须配置好排水系统。

6 花果管理

6.1花穗整形

常规栽培中,巨峰系品种(例如巨峰、夏黑等),花穗整形在花前1~2周(小穗分离,小穗间可以放入手指)到花初开,将整个花穗的副穗及以下8~10个小穗和0.5~1.0厘米穗尖去除,保留花穗下部15~20个小穗,开花前保留整个花穗长度5.5~6.5厘米。二倍体品种(例如玫瑰香、87-1等),花穗整形在整个花穗上部小穗和副穗花蕾开始开花时到花盛开时结束,对于坐果率高的品种可于花后整穗,花期GA3处理增大果个的保留整个花穗下部16~18个小穗,开花时整个花穗长度为6~7厘米;花期不用GA3处理的保留整个花穗下部18~20个小穗,开花时整个花穗长度为8~10厘米,去除穗尖1.0厘米。

无核化栽培中,花穗整形在开花前1周到花初开。巨峰系品种(例如巨峰、夏黑等),一般留穗尖4.5~6.0厘米,12~18个小穗,60~100个花蕾。二倍体品种(例如87-1等),一般留穗尖6.0~8.0厘米,16~20个小穗,90~120个花蕾。幼树期且坐果不稳定的品种,在上述操作基础上,轻剪穗尖(去除5个左右的花蕾)。

6.2疏穗

疏穗越早越好,生长势较强的品种花后可适当重一些,生长势较弱的品种花前可适当重一些。在单穗重500克左右、新梢长度1.2~1.5米的条件下,稍果比以1.0~1.5:1为宜,除去着粒过稀或过密的果穗,选留着粒适中的果穗,使亩产量保持在1500千克左右。

6.3疏粒

一般在花后2周后进行,要求坐果稳定后越早越好。年于树势过强且落花落果或大小粒严重的品种,疏粒可适当推后。主要分为去除小穗梗和去除果粒两种方法,对于过密果穗要适当除去部分支梗,对于每一支梗中所选留的果粒数也不可过多,通常果穗上部可适当多一些,下部适当少一些一般平均粒重在6克以下的种,每果穗留80~120粒;6~7克的品种,每果穗留70~90粒;8~10克的品种,每果穗留50~60粒;11克以上的品种,每果穗留35~50粒。

总之,疏粒后,单穗重保持在450~600克为宜,每一果粒外露且紧密接触但能用手转动为宜。

6.4果实套袋

要求果袋纸具有较大强度,耐风吹雨淋、不易破碎,有较好的透气、透光性。一般红色或紫色品种选白色果袋,可选用蓝色或紫色果袋促进果实成熟及钙吸收;绿色或黄色品种选择红色、橙色、黄色或绿色果袋。根据不同地区生态条件选择果袋,如昼夜温差过大或土壤黏重地区,红地球等品种存在着色过深问题,可选择黄色或绿色果袋;如在容易发生日烧地区可选用绿色果袋或打伞。套袋时期一般在疏粒后待果实玉米粒大小时进行,为促进果实对钙的吸收,可推迟到种子发育期进行。套袋之前,全园喷杀菌剂,重点喷果穗,浸蘸果穗效果更佳,待药液晾干再套袋。套袋时间最好在10:00前和16:00后,阴天可全天套袋,注意避开雨后高温天气或阴雨连绵后突然放晴的天气。摘袋时间应根据品种、果穗着色及果袋种类而定,可通过分批摘袋达到分期采收目的。一般对于绿色或黄色及易着色品种可不摘袋,带袋采收,但成熟期推迟;对于不易着色的红色或紫色品种一般在果实采收前15天左右摘袋。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可延迟摘袋或不摘袋,防止果实着色过度;昼夜温差较小的地区,可提前摘袋,防止果实着色不良。摘袋时应先将袋底撕开,经过5~7天,再将袋全部摘除。除果袋时间宜在晴天10:00以前或16:00以后进行,阴天全天可进行。

7 病虫害综合防控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选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措施。按照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科学使用化学农药。其中,选用抗病虫品种及一切有利于减轻病虫害发生的栽培模式和技术措施。

物理和生物防治中,可采用色板、杀虫灯或性信息素诱杀害虫,机械捕捉害虫,保护和利用天敌,增加葡萄园种群多样性等措施。根据田间虫害发生情况投入有益天敌(如捕食蜡、赤眼蜂),或选用针对性的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和矿物源农药等。

化学农药防治中,按照“生产必须、防治有效、安全为先、风险最小”的原则,选择农药种类。优先选用葡萄上已登记,或在葡萄上有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农药品种;出口葡萄增加对比出口国标准要求,选用低风险农药。优先选用水剂、水乳剂、微乳剂和水分散粒剂等对葡萄商品性无影响、对环境友好的剂型。幼果期以后不建议使用可湿性粉剂和乳油。按照农药标签使用农药,使用农药人员要做好安全防护和安全操作。结合病虫发生情况适期防治,严格控制施药剂量(或浓度)、施药次数和安全间隔期,提倡交替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

8 越冬防寒

8.1防寒物的覆盖

在气温下降到0℃以后、土壤尚未封冻前覆盖防寒物进行越冬防寒,保证葡萄根系主要分布区温度始终≥-5℃为宜。如若采取埋土方式越冬防寒,则确保取土沟内侧边缘距葡萄主干最小距离≥100厘米。

8.2防寒物的撤除

防寒物内枝条处的温度达10℃前即树液开始流动后至芽眼膨大前撤除防寒物。一般防寒物一次撤除,但较寒冷地区,可根据气温分批撤除。

9 配套果园机械

葡萄的标准化生产,除采取适宜品种及配套农艺措施外,还需配套相应的果园机械。葡萄园从定植到果实收获的整个生育周期,果园机械主要有开沟机、苗木定植机、果园碎草机或割草机、肥料深施机、水肥一体机、剪梢机、弥雾机或喷药机、埋藤防寒机、防寒土清除机、果实采摘平台、动力平台和果园运输机械等系列机械设备。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TZXD0010);河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优质特色葡萄新品种引进与示范”。

0 阅读:7

秦柳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