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问:我儿子四周岁半,开口比较早,说话也很顺溜,唯独“k发成t”,“g发成d”。找来很多口肌训练课程,练了一个月,说话还是老样子,怎么办?
我得看法是,这些教程没有错,只是一些细节方面家长做的不够好,只做口肌力量的练习,并不能改正错误发音,还需要一些音位指导,这部分才是最专业的技巧。
/g/:音位训练技巧案例:如果孩子发/g/音时,把/ga/发成/da/属于声母替代错误。把/ga/发成/a/属于声母遗漏错误。怎么办?
1、音位分解:
第一步:提示孩子发/g/音时嘴巴微张,舌面后部隆起抵在软腭处形成阻塞,发音时,舌面后部用力弹开;
第二步:发/d/音时舌尖抵在上齿龈内侧形成阻塞;
第三步:发/a/音时,舌部保持放松状态,嘴巴自然张开,声带振动。
重点提醒:
如果孩子舌部能够上抬,但还是把/ga/音发成/da/音,说明舌面后部上抬的控制能力欠佳。所以在诱导发音的过程中,一边用压舌板压住舌前部,利用释放的瞬间,引导孩子发音。
还可以让孩子将舌尖抵住下齿背,防止孩子抬舌根时,习惯性地上抬舌尖。
2、细节调整
在进行舌面后部下压时,注意掌握力度和幅度,防止引起孩子呕吐。如果孩子舌面后部比较敏感,排斥手指或者压舌板,可以先用扁棒棒糖替代,再慢慢过渡到手指或者压舌板。
家长可以在家里指导孩子进行漱口活动,即让孩子含住一口水,头上仰进行漱口,体会舌根音的发音部位,从而掌握舌根音的发音方法。
家长可以自行设计多种含有音位/g/的卡片,用夸张的发音方法将/g/的发音特点展现给孩子,加强孩子对/g/的感知和识别。
3、老师辅助:
用压舌板或棒棒糖等,触碰孩子舌面后部,让孩子找到应该接触的软腭部分,理解舌根音的发音部位。
用压舌板抵触舌面后部,稍用力下压,同时让孩子用力做上抬抗阻练习。
对于舌部不会后缩的孩子,老师可以带乳胶手套后,用食指抵住舌前部向后推,帮助孩子将舌面后部拱起。
利用食物吞咽的动作,或者咳嗽的动作,让孩子体会舌根发音时的感觉。
/k/:音位训练技巧案例:如果孩子发/k/音时,会把/ka/发成/ta/、/ka/发成/ha/、/ka/发成/ga/。或把/ke/发成/e/)。这些替换和遗漏错误怎么办?
1、音位分解:
第一步:提示孩子发/k/音时,嘴微张,舌面后部抬起抵在软腰处形成阻塞,发音时,舌面后部用力弹开,有一股较强的气流随之冲破阻碍;
第二步:提示孩子发/g/音时,舌面后部抬起,抵在软腭处形成阻塞;
第三步:发/h/音时,舌面后部隆起与软腭处靠近形成缝隙,但发音时,舌基本不动,气流从缝隙间摩擦通过;
第四步:发/t/音时,舌尖抵在上齿龈内侧形成阻塞后送气发音;
第五步:发/e/音时口半开,舌头向后缩,嘴角往两边展开,唇的形状不圆,声带振动。
重点提醒:
/k/—/t/、/ke/—/e/发音错误的孩子,重点练三个动作:先练舌根上抬,增加舌根的肌张力。然后练舌根部与软腭的接触和弹开的时机,再练气流和声带振动的配合。三个动作的衔接一定要掌握熟练。
2、老师辅助:
对于/k/—/g/、/k/—/h/发音错误的孩子,要帮孩子理解不送气塞音、送气塞音、擦音三种发音方法的不同。可以用口腔结构模型给孩子做示范。
在诱导gkh发音的时候,在口前放一张纸条,给孩子讲解三个发音的差别,发/k/音时,纸条先是不动,然后出现微小的晃动;发/g/音时,纸条基本不动;发/h/音时,纸条则出现较大的晃动。
/h/:音位训练技巧细节如果:孩子发/h/音时,把/he/发成/e/,属于声母遗漏错误。说说纠正技巧
1、音位分解;
第一步:提示发/h/音时嘴微张,舌面后部隆起与软腭处靠近形成缝隙,发音时,舌基本不动,气流从缝隙间摩擦通过;
第二步:发/e/音时口半开,舌头向后缩,嘴角往两边展开,唇的形状不圆,声带振动,无气流送出。
注意提醒孩子:
发声母/h/时,不要震动声带。
发/he/时,气流呼出时要震动声带。
2、老师辅助:
用压舌板对孩子的舌面后部轻轻拍打,提醒舌后部肌张力收缩,帮助孩子理解/h/的发音位置。
同时,老师要用夸张的口型,或将一张纸条放在嘴巴前面,给孩子示范(不振动声带)发/h/音时纸条会明显被吹动;
将孩子的手背放在老师嘴巴前面,让孩子体会发音时的气流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