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师是美食的创造者,他们在厨房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平平无奇的食材在他们手中蜕变成各种饕餮大餐,让食客大加赞誉。
对于大多数厨师来说,最喜欢烹饪那些既省事又挣钱的菜肴。然而餐厅的菜单往往很全面,其中有些菜肴做着非常费事,利润还很低,让厨师又爱又恨。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6道让厨师“头疼不已”的菜品,看看你吃过几道呢?

雪衣豆沙是吉林省吉林市的传统名菜,卖相诱人,个个像云朵一般,洁白又轻盈,它是东北人心中的“白月光”,被誉为东北舒芙蕾。
雪衣豆沙食材很简单,只有红豆、鸡蛋、白糖几种,但难度却很高,是很多东北厨师不敢触碰的美好。需要把蛋清蛋白分开,蛋清充分打发,打发的力度和速度也很关键,然后再掺入淀粉,红豆要下锅熬煮,搅打成豆沙,然后小心地用蛋清包裹住豆沙,放入油锅中小火炸制,期间要不停翻动,一不小心就炸糊了。
如此繁琐的工序,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远超一般菜品,而售价只有三四十块钱,还不如一盘锅包肉利润高。

三不沾也是一道享誉全国的名菜,在京菜和豫菜中均有收录,它色泽金黄,形态圆润,入口绵软,不沾盘、不沾勺、不沾牙,非常神奇。
三不沾的原料同样简单,只有鸡蛋、白糖、绿豆淀粉3种,烹饪过程却是让厨师们叫苦不迭,先把蛋清蛋白分离,蛋黄中加入淀粉、白糖搅拌均匀,然后放入锅中,马上开始不停搅动,整个过程多达六七百下,持续七八分钟,没点体力根本坚持不下来。
就这样一道功夫菜,在北京的大馆子大概八九十块钱,而在安阳的馆子只要三四十块钱。

宝塔肉,又叫千层肉,也是一道非常有名的特色菜,在淮扬菜、浙菜、黔菜中都有收录。
宝塔肉的制作很复杂,特别是对刀工有非常严格的要求。选用带皮猪肉为主料,先燎毛处理,再炒糖色,把肉放入锅中,加糖色、香料煮制半小时,盛出用平板压制定型,然后修整边角,沿着边切成2毫米肉片,中间不能断刀,然后再摆入模具中,放入配菜,上锅再蒸一个小时,最后淋上料汁即可。
这道宝塔肉前后要费时至少两个小时,再改刀过程中,一旦失误便会前功尽弃,确实会让厨师心烦。

拔丝地瓜,又叫拔丝红薯,也是东北的一道家常菜,在很多东北馆子里都有,吃起来外脆里嫩,香甜可口,可拉丝一两米,又好看又好吃。
但拔丝地瓜的制作也是个费时费力的过程,要选用质地紧实、甜度较高、纤维较少的地瓜为主料,去皮切成滚刀块,再拍上干淀粉,下锅炸至外脆里嫩,然后再熬糖浆,这一步最为关键,厨师要凭经验观察糖浆的色泽和气泡变化,准确判断糖浆的火候,精准放入地瓜,放早了拔丝效果不好,放晚了糖浆会焦苦,不容有丝毫差错。
然而,这道拔丝地瓜的利润却很微薄,在东北普通饭店只要二三十块钱一大盘。

文思豆腐是淮扬菜的代表菜,由清朝乾隆年间的文思和尚创制而成,喝起来清新爽口,细腻滑嫩,是当地人下馆子常点菜肴之一。
文思豆腐以豆腐为主料,辅以火腿、冬笋、鸡胸肉,在豆腐的处理很见功夫,一块常见的豆腐,在厨师手里要被切成粗细长短均匀的细丝,细到可以穿针而过,最后再下锅煲汤。整个过程如果纯手工制作,不仅是对厨师刀工的考验,更是对耐心耐力的挑战。
就这样高难度的文思豆腐,售价也不过几十元而已,卖得太贵与食材不匹配,卖得便宜又对不住厨师的努力。

电视剧《闯关东》中有一道神奇的菜叫油炸冰溜子,本以为只是电视情节,没想到在东北真有一道油炸冰棍,色泽金黄,外热内凉,吃上一次绝对是“冰火两重天”的感觉。
油炸冰棍讲究又快又准,以冰棍、鸡蛋、淀粉等为原料,先鸡蛋、淀粉、白糖调成软炸糊,起锅烧油,再拿出冷冻好的冰棍,快速的裹上糯米纸,均匀的蘸上面糊,油温五成热时,放入锅中炸至10秒左右,马上出锅,装盘上桌。
油炸冰棍对厨师的统筹能力有很高要求,边准备面糊,边烧油,冰棍在油锅的时间不能过长,否则里面便会化成水,面糊的厚度也很重要,厚了容易不熟。就这样这道奇菜,一盘也只要三四十块钱,相比其他菜品,确实利润不高。
您吃过几道呢?
声明:本账号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许可,严禁任何个人和媒体抄袭、搬运、洗稿,一经发现,必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