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而降的“莫洛托夫面包篮”——苏军РРАБ集束炸弹

穿靴子谈武器 2024-05-16 03:28:39

上世纪30年代末,面对德国在欧洲大陆咄咄逼人的态势,苏联想赶在第三帝国向东进攻之前给扩张一下边界线,为自己创建一个缓冲区。于是,1939年底,苏芬战争爆发。

苏军攻势很猛,但各个方向的攻击行动都很不顺利,付出了惨重的伤亡。原因是多方面的:

芬兰军队更适应在严寒的季节作战,而且为了保家卫国,全民同仇敌忾,军队士气高昂。

反观苏军,因为“肃反”的缘故,很多有经验的指挥员被镇压和调离,导致指挥僵硬,战术呆板。此外,基层红军战士的训练相对较差,针对寒冬的适应性装备也比较少。

下图,芬军缴获的T-28坦克

下图,芬军缴获的T-26坦克,应该都是苏军主动放弃的

下图,芬军击毁的KV-1坦克

下图,芬军缴获的BT-7坦克以及大量武器弹药

前线作战不利,苏军就想利用空军优势,空袭芬兰后方。

1939年11月30日上午9点25分,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上空响起了防空警报。惊愕的路人看着苏联飞机,散发用芬兰语写成的传单:“政府正在把你们引向灾难。你们知道我们有面包,你们不会挨饿。苏联不会伤害芬兰人民”

第二天下午2点30分,苏联空军对赫尔辛基进行了第一次轰炸。第一航空团第三中队的ДБ-3B轰炸机向芬兰首都投掷了多枚ФАБ-500和ФАБ-300航空炸弹,导致了大量伤亡。

下图,苏军轰炸机群

下2图,ДБ-3B轰炸机近景

下图,ФАБ-500航空炸弹

下3图,被轰炸后的赫尔辛基一片残垣断壁

除了投掷高爆炸弹之外,苏军还投掷了大量的РРАБ集束炸弹。

下图,РРАБ集束炸弹

简单来说,РРАБ集束炸弹是装有小型燃烧弹、破片弹和高爆炸弹的容器。

下图,赫尔辛基市中心被燃烧弹击中

据芬兰方面统计,1939年11月30日,苏联空军三次空袭造成900多名平民死亡,500多人重伤。空袭摧毁了2000多座建筑。从塔林到芬兰湾的另一边也观察到了火光。芬兰防空部队由于规模小,未能有效拦截轰炸机。

轰炸过后,举世哗然。然而,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立即坚决否认轰炸赫尔辛基。他声称:苏联并没有向芬兰投掷炸弹,只是向“饥饿的芬兰工人”空投面包。

下图,维亚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维奇·莫洛托夫/Vyacheslav Mikhaylovich Molotov

此话一出,芬兰人马上就把未爆的РРАБ集束炸弹的照片公诸于世,并戏称为“莫洛托夫面包篮”。

下图,未爆的РРАБ集束炸弹和其中的子弹药

下图,西方关于集束炸弹的简介

这次轰炸是苏联早期集束炸弹的一种大规模使用。

苏联共生产了三种类型的РРАБ,根据重量不同分别命名为:РРАБ-1,重1000公斤;РРАБ-2,重500公斤;以及РРАБ-3,250公斤。

下图,3种型号的РРАБ集束炸弹

下图,轰炸机挂载РРАБ集束炸弹

РРАБ是一个由1毫米厚的钢板焊接制成的圆筒,头部和尾部有整流罩。此外,尾部还有四个或三个折叠尾翼(РРАБ-1和РРАБ-2有4片尾翼,РРАБ-3有3片尾翼),与弹体轴线成45°角。弹壳内由10毫米厚的胶合板隔开,根据需要装填各种类型的子弹药。当炸弹自由落下时,利用倾斜尾翼使弹体旋转,并通过离心力抛射子弹药。

下图,РРАБ集束炸弹示意图

下图,РРАБ集束炸弹结构图

下图,РРАБ集束炸弹抛洒子弹药

当然,这几次轰炸并未使芬兰屈服。相反,更加激起了芬兰人的抵抗决心。

顺便说一句,苏联成功地在这次空袭中炸毁了自己的大使馆。[捂脸]

而“莫洛托夫面包篮”这句话传到了前线。芬军据此受到了“启发”,把自制的燃烧弹叫做“莫洛托夫鸡尾酒”。

下图,“莫洛托夫鸡尾酒”

在空袭赫尔辛基之后,苏军继续空袭芬兰后方,尤其对铁路和公路枢纽进行了多次轰炸,虽然芬兰奋力抢修,但因为国弱人少,缺乏外援,最终交通运输崩溃,前线也不断受挫。最终不得不与苏联和谈。

下图,芬兰用树枝来伪装公路,躲避苏军空袭

下图,这样满坑满谷的损失,苏军可以承受多次。而芬兰则无法承受

总体而言,РРАБ集束炸弹的性能在当时可圈可点。德国看到该弹的战果后很感兴趣,就窃取了该弹的技术资料,自己研制开发。然后,这种炸弹又落到了苏联人头上。

0 阅读:11

穿靴子谈武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