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国枪鸣射倭寇,华夏英魂铸山河:抗战时期中国军队的轻机枪-2

穿靴子谈武器 2025-03-02 08:35:05

6. 布伦式轻机枪(英国Mk I)

布伦式轻机枪的原型是捷克斯洛伐克设计的ZB-26轻机枪。当年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兵工厂以ZB-26轻机枪参加英国新型轻机枪选型,中标后根据英国军方的要求进行了改进。如:口径改为英制0.303英寸(7.7毫米),采用30发弹匣供弹(英式7.7×56毫米R标准步枪弹是有底缘弹,所以弹匣弯曲)。

下图,英式7.7×56毫米R有底缘弹

装备数量:约4000挺(含加拿大援华型号)。

优点:30发弹匣容量提升,7.92mm改型适配国产弹药;射击稳定性优于捷克式。

缺点:后坐力较大,枪管更换不如捷克式便捷。

在我国,该枪又被称为“七九勃然机枪”。

7. 比利时FN M1930和波兰WZ.28轻机枪

下图:比利时FN M1930轻机枪

下图:波兰WZ.28轻机枪

这两型轻机枪基本上是同一型号。当年比利时FN公司投产勃朗宁BAR自动步枪后,波兰在1927年订购了10,000挺,要求稍作修改,如采用手枪形握把、两脚架、开放式V型缺口照门,并且枪管也稍稍加长了。这型轻机枪发射7.92×57mm毛瑟步枪弹,定型为 “1928年型7.92mm勃朗宁轻机枪”,简称wz.28。

后来到了1930年,FN公司看到wz.28的改进措施挺不错,于是在其基础上继续改进(主要是增设了两种射速的击发机构),推出Mle 1930型轻机枪,简称FN M1930。该枪有两种口径:7.65毫米和7.92毫米。

中国是7.92毫米口径FN M1930轻机枪的主要客户,在1933年上半年就采购了5000挺(到1937年已进口了9148挺)。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又订购了8000挺,由于海运受限,只能通过滇湎公路运往内地,共送达了7412挺。

下图,中国军队装备的FN M1930轻机枪

装备数量:约20000挺(主要是从比利时FN公司进口)。

优点:20/30发弹匣可选,闭锁结构坚固,适合山地作战。

缺点:欧洲设计未优化亚洲战场环境,雨季易锈蚀。

关于波兰WZ.28轻机枪是如何来华的,目前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说法:当年德国闪击波兰,苏联也挥师西进,两国瓜分了波兰。之后,苏联将部分缴获的WZ.28轻机枪作为援华物资运到中国,据说有800挺左右,当时国内称之为“勃朗宁式七九公厘轻机枪”。

下图,中国军队装备的波兰WZ.28轻机枪

8. 苏联捷格加廖夫DP轻机枪

装备数量:约2000挺(苏联援华)。

优点:47发弹盘火力压制强,结构简单耐寒。

缺点:弹盘易变形导致供弹故障,重量大(9.1kg)。

下图,中国军队装备的DP轻机枪(图中还有“捷克式”和FN M1930轻机枪)

9. 缴获日军型号(九六式/九九式)

装备数量:约1500挺(八路军、国军缴获)。

(1)九六式(日语:九六式軽機関銃)

30发弹匣,7.7mm弹药杀伤力提升,但供弹机构仍复杂。

(2)九九式(日语:九九式軽機関銃)

性能接近捷克式,因产能不足仅少量装备。

下图:九六式/九九式性能不错,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缴获后也会临时使用(一般来说,由于美军向士兵们宣传本国武器才是最优秀的,而且后勤保障非常充足,所以美军士兵一般不使用战场上缴获敌方的武器)。

10. 法国哈乞开斯M1922轻机枪

装备数量:约1200挺(法属印 度 支 那 渠道流入)。

优点:25发弹匣供弹稳定(但国内多为15发弹钣),散热设计优秀。

缺点:8mm弹药与国产体系不兼容(此外还有7.5mm口径),维护依赖进口零件。

下图,中国军队使用哈乞开斯M1922轻机枪对空射击

11. 德国MG系列(MG13/MG15/MG30)

下图:MG13

下图:MG15

下图:MG30。又称斯太尔-苏洛通 S2-200。当年德国重整军备时为了掩人耳目,避开《凡尔赛和约》的种种限制,就在瑞士注册了苏洛通公司,通过奥地利的斯太尔公司生产了大批武器装备。

装备数量:约800挺(德械师少量装备及缴获)。

优点:MG13射速高(750发/分),MG15航空机枪改型火力猛。

缺点:弹药消耗过快(75发弹鼓),零件依赖进口难以补充。

12.其他零星型号(装备数量不足500挺)

(1)法国绍沙M1915轻机枪

20发弹匣,但供弹故障频发,仅滇军少量使用。

(2)法国FM-24/29轻机枪

法军制式轻机枪,性能均衡但援华数量极少。

(3)苏联马克沁-托卡列夫轻机枪

苏联早期型号,因重量过大被DP取代。

下图,该枪的研制者——托卡列夫老爷子(画面左侧是他的儿子)

(4)芬兰拉蒂LS26轻机枪

芬兰设计,20发弹匣,滇缅战场偶见。该枪很有意思,当时正值日本侵华,国民政府四处搜罗武器,在1937年向芬兰订购了3万挺,口径改为国内的毛瑟式7.92毫米(芬兰原版是俄式7.62毫米口径)。芬兰那边接了个大单,自然很高兴。但是迫于日本方面的压力,最终只有千余挺到货(1200挺左右)。该枪的具体情况,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我的另一篇文章《》。

以上林林总总十多种轻机枪,总体来说性能都还算可以,但产地不一,口径各异,弹药和零件都不通用,给作战和后勤都带来了极大的麻烦。抗战时期中国轻机枪“万国造”背后,是工业孱弱下的无奈,亦是全球反法西斯同盟的缩影。

0 阅读:3

穿靴子谈武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