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陕甘宁边区的严峻形势和蒋介石的步步紧逼,1936年11月13日,我党在延安召开重要会议,毛主席决定带领红军进行第二次长征,并提出了“新长征”的两个方向。
其一,向京汉路为干线的东南方向发展,虽然此处地理环境相对平坦,又有地方游击队的协助,但难以满足当前红军抗日需求。
其二,便是向东渡过黄河而去,或许有机会争取到与阎锡山的合作抗日,再加上张学良、杨虎城的帮助,还是比较有利于将来抗日形势,但付出的损失应该也不小。
这两种办法各有利弊,也是主席根据当时实际情况做出的判断。
终于经过一番讨论,就在红军更倾向于第二方案并准备实施之时,张学良一封急电发到延安,并在电报中直言:
“望设法留在原地,熬过这一二个月,事情会有转机。”
那么张学良为何执意劝阻红军留在原地?他口中的转机又是什么?这一切还要从长征刚刚结束讲起。
初抵陕北,条件恶劣话说长征结束后,红军胜利到达陕北,这本身是件令人欢欣鼓舞的事,但我军很快就发现,事情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首当其冲的便是粮饷供给问题。
其实在红军三大主力还没有会师前,已经到达陕北的红一方面军就已经遭遇粮食危机了。
再加上本身就有徐海东率领的红军在此处驻扎、徘徊,粮草补给问题也始终做不到绝对充裕。
于是,中央果断决策,要找到突破口,解决补给困难的问题,毕竟后面还有两个方面军没有抵达。
可当时面临的实际情况是这样的:
地理环境不友好。土地贫瘠,地区贫困,更别提粮食产量多么丰实,百姓能吃上饭就不错。
军民比例不友好。随着红军队伍的壮大,原来是1名红军对应13名农民,现在却成了1名红军对应5名农民,这让“从群众中来”的红军压力瞬间增长。
外界形势不友好。都被蒋军逼到陕北了,敌人对红军依旧不肯罢休,步步紧逼。
综合以上三点“不友好”,真可谓是内忧外患,形势异常严峻。
既然我们自己难以产出粮食,那就往外打,主席一针见血地指出,向东进发,打山西个措手不及。
一来山西相对富饶,物产丰富,粮食充足;
二来阎锡山老奸巨猾,他对蒋介石也始终有所防备,此处中央军驻守更是少之又少;
三来,晋绥军实力一般,相对好打。
于是乎,中央红军去山西“逛”了一圈,暂时解决了红军供给困难的问题。
但这一稳定情况并没有维持多久,因为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辗转一年后,也来到陕北。
粮草补给是一方面问题,当时六军团的王震在电报中就提到:
“我们大多都吃野菜和干皮充饥,现如今已经处于严重饥饿状态……”
毛主席更是直言:
“陕北甘北苏区人口稀少,粮食十分困难,非多兵久驻之地……目前红军之财政粮食已达十分困难程度。”
但同样,老蒋这边依依不舍的围剿又开始了。
虽说这中间发生了“两广事变”这件小插曲,但很快就被他给镇压下去,还沉痛打击了东南一带的新桂系军阀盘肆猖狂的势力。
现如今,老蒋可以全力以赴贯彻他“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了。
红军当然知道这并非一个好消息,相反,应当早做打算,先发制人。
于是乎,在1936年10月11日,宁夏战役作战计划出炉,双方摩肩擦踵,准备大干一场。
拟定作战,联合张杨所谓的宁夏战役计划,便是以三军为主力,一举歼灭当时盘踞在西北一带的马鸿逵势力,顺带对紧咬着尾巴不放的蒋军予以回击,占领宁夏地区。
这样一来,红军就可以在西北地区构建自己的大后方根据地,选址在此还有两方面的考虑。
一来,蒋介石的势力在此相对较弱,就算他想攻打这里,也要考虑考虑空间距离带来的作战成本。
二来,便于与苏联建立联系。
毛主席更是直接提出:
“打通苏联,是今年必须要完成的任务。”
西北地区范围广阔,再加上苏联的帮助,那么中国红军将有很大机会扭转当前被动的局面。
而在1935年11月,莫斯科方面就曾派代表来陕北进行交流,斯大林也欢迎中国红军到北方去。
在计划实施前,在此要先提两个人,杨虎城和张学良。
或许是因为不同于张学良出生于军阀家族,杨虎城出身贫寒,对于民间疾苦更能感同身受。
因此,杨虎城对“从群众中来”的我党比较有好感。
在冯玉祥手下时,他庇护许多党员免遭“四·一二”事变的屠杀。
在蒋介石手下时,他明面上奉命追剿红军,暗地里却派心腹给红军送地图、密码本等重要材料,并签订当时鲜为人知的《汉中密约》。
就算是当上陕西绥靖公署主任,杨虎城将军也是对我军保持着“互不侵扰,共同抗日”的态度。
尽管中间还出现了小插曲,张汉民同志被误杀,但很快等双方都了解具体情况后,便解除误会,基本上是站在一致抗日的战线上。
我们知道,张学良也在这段时间被调到陕西并担任剿总副司令,率领东北军参与到剿灭红军的进程中。
二人都心知肚明,这是老蒋设的局,目的就在于让红军、17路军以及东北军形成牵制势力,所以起初也都有意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关系。
但是两位将军的妻子关系密切,久而久之,杨虎城与张学良打了不少交道,二人逐渐发觉出对方都有一颗抗日爱国之心。
这样一来,张杨逐渐成为盟友,而张学良也对杨虎城与红军合作逐渐有所了解。
起初张学良对红军,对我党并没有什么感觉,只不过蒋介石是他义结金兰的“大哥”,大哥让他“剿”,他照做就是。
但在攻打红军的同时,张学良逐渐发现红军似乎和自己想象的不太一样,为什么这么说?
东北军不同于其他军队,许多将领也都是跟着他老爹张作霖一路打下来的,所以少帅对于军中将士是比较有情感的。
但当红军俘虏的东北军将士非但没有收到虐待,还被悉数放回时,张学良觉得这支军队不简单。
随后张学良了解到,红军对这些国军俘虏都予以优待,尤其是那句“中国人不打中国人”,让张学良心中顿感温暖。
更何况皇姑屯事件后,曾经那个不可一世的花花公子被迫挑大梁,家仇国恨,哪一点值得原谅?
所以少帅对日本人绝对恨之入骨。
这样比起来,红军的形象在张学良的心中有所树立,并且应该不差。
再加上杨虎城、高崇元、高福源等人的撮合,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迫在眉睫。
所以张学良也就在背地里逐渐与红军建立联系,并开展相关合作。
这也就是为什么张学良会从起初的剿共转变为后来的联共抗日,自然而然,他发电报劝阻毛主席这件事也就不足为怪了。
计划实施,不幸破产再回到上文,话说宁夏作战计划已经初步具备雏形,接下来就是具体实施了。
为打通西北与苏联的要道构想出两条路线,一个是宁夏到绥远的西部;另一个便是由张掖经武威到达酒泉。
当时红军三大主力部队也分别被安排任务,二、四方面军从甘肃或青海出发,向西打通根据地。
一方面军负责殿后,在天水、兰州一带阻击胡宗南、蒋介石等人的部队。
期间,四方面军领导人曾提出先行占领甘肃北部的作战计划,但没能被总部采纳。
最终,红军总部还是决定先行渡过黄河,夺取宁夏,打通苏联要道,维持既定战略。
蒋介石这边自然不会善罢甘休,他迅速集结军队,并制定“通渭会战”计划,想着顺带打击打击东北军和西北军,准备来个“一石三鸟”。
老蒋这算盘打得好,不过可惜的是,最终这一计划还是被红军粉碎了。
但在此期间,红四方面军未能及时北上,给了胡宗南的部队可乘之机。
敌人在清水、秦安一带对我军进行围截,导致红二方面军腹背受敌,损失惨重,只能被迫撤离。
1936年10月28日,除31军奉命留在河东外,诸如30军、9军以及4方面军总指挥部全部渡过黄河。
为何31军要留在河东?原来,彭德怀想来个诱敌深入,也就是所谓的“海打战役”。
可惜的是,这一计划最终没能得到有效实施,反倒让红军主力右翼被敌人钻了空子,导致河东与河西两拨红军被分隔两岸。
因此,经中央综合考虑,权衡利弊之下,宁夏战役计划已经不满足实施条件了,因此放弃。
而渡过黄河的那部分红军,也将组建成西路军,继续踏上打通苏联,浴血西征的路途。
西安事变,挽转逆局面对形势的愈发严峻,红军必须做出尽快部署,调整既定方案。
但要知道,西征其实也是当时红军在既定情况下做出的被迫转移,一来是西征具有必要性,二来也可以起到掩护红军主力的第二次长征。
接着就回到开头的重要会议上了。
但当时我党面临的不单单是外患,还有内忧。
萧克将军就曾向彭总汇报说:
“我军给养除后方直属部队外,干粮可以维持三天,生粮只能维持两天。”
“四人一双布鞋,五人一顶帽子,七人一件棉大衣,草鞋一人一双。”
经济条件得不到满足,红四军更是直接出现战士掉队开小差的情况。
可以说红军再一次站到生死存亡的关头,在当时蒋派人来与红军的秘密谈判中,就曾无理的提出:
“红军只留三个师,师长及以上军官全部出国。”
没办法,由于当时我军还与张杨二人保持联络,于是便将准备二次长征的秘密计划告知他们。
张学良得知这一消息后,紧忙发密电过来:
“望设法留在原地,熬过这一二个月,事情会有转机。”
张学良的这一回复,让在场的众人都很吃惊,于是经过一番讨论,中央决定先观察一时,再做打算。
结果,十多天后,西安方面传来消息,蒋介石于12月12日被张学良扣押,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
结语随后,我党派出周恩来赴西安谈判,最终,蒋介石签订六项协议,并宣布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的主张。
而在西安事变之后,张学良执意护送蒋介石回南京,但紧接着就被老蒋扣押软禁,这一扣,就是54年。
而关于张学良的一生,还是饱受争议的,很多人称他“不抵抗将军”,无疑就是针对当年九一八事变时,张学良采取的不抵抗政策。
而张学良本人在晚年采访时也表示:
“我作为封疆大吏,没能把日本的情形看明白,这个我承认,但如果国人要是因为不抵抗这件事骂我,我表示不服。”
只能说,张学良的一生有功有过,我们不应因为他的过失而泯灭他的功绩,也不能因为功劳而忘记之前的过失罪责。
但至少在“西安事变”这件事上,张学良为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做出了巨大贡献。
-END-
【文|此间】
【编辑|长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