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化寺平时是小众博物馆,一到梨花期就是一票难求的顶流赏花地。这里9:30和14:00有免费讲解。10:00和15:00有京音乐表演。

智化寺梨花
智化寺建成于1444年(明正统九年),是明英宗宠信的司礼太监王振所建。目前智化寺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保存基本完整,共四进院落。建成至今鲜有大修,目前仍保持着明代风格,是北京市内保存较为完整的明代木结构建筑群,同时也是一处汇集古乐、造像、雕刻、彩绘等传统文化的艺术宝库。

屋顶的黑色琉璃瓦
智化寺的屋顶是黑色琉璃瓦的。这在一般寺庙中是很少见的。黑色琉璃瓦等级仅次于黄、绿二色,都由官窑烧制,也只有官式建筑才可以采用琉璃瓦。智化寺建筑上的走兽最多有五个,分别是龙、凤、狮子、天马、海马。这些脊兽都含有吉祥安定、消灭灾祸之意。

梨花
山门外墙上镶嵌着的一块刻有“敕赐智化寺”汉白玉石匾额,则彰显了这座寺院与众不同的高贵身份。

智化寺山门
走进山门,就来到智化寺的第一进院落,东西两侧的钟鼓楼两两相望。钟楼二楼有一口大铜钟,是在建寺之初铸造的,一楼是智化寺钟鼓展;鼓楼二楼有一面复制的大鼓,原来安放的大鼓,由于体量特别巨大,修复后无法回到楼上,现在智化殿内展出,一楼是博物馆创意产品销售厅。钟楼前一棵白丁香,鼓楼区一棵紫丁香正值盛花期。一进山门就能闻到阵阵幽香。

钟鼓楼
一进院落的主体建筑是智化门相当于一般寺院的天王殿,原先供奉哼哈二将、四大天王、弥勒佛和韦陀尊者,这些造像由于历史原因已不知去向。目前智化门因内部维修暂不开放,殿内智化寺故事展移到了东侧空地。

智化门
第二进院落正中主体建筑为智化殿、西侧为藏殿,东侧为大智殿。院内有梨树、海棠树。目前梨花花期已近尾声,海棠仍含苞待放,周末可接力梨花进入盛花期。

二进院落
智化殿相当于一般寺院的大雄宝殿。在梨花的掩映下,581年的古建焕发新的勃勃生机。

智化殿
殿内正中石质须弥座上供奉竖三世佛,中间为现世释迦牟尼佛,左边前世燃灯佛,右边为来世弥勒佛。然而这三尊佛体量较小与巨大的须弥座并不相称,原来是将存放于大悲堂的佛像迁移过。而这里原先供奉的木质漆金横三世佛,(中间释迦牟尼佛、西方阿弥陀佛、东方药师佛),及两侧十八罗汉坐像,均已移往他处。顶部的天花和藻井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流失美国,目前保存在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

竖三世佛
在智化殿后抱厦内,保存有一幅明代“地藏菩萨说法相”木板壁画,绘制地藏菩萨、闵公、道明和十府冥王。

地藏菩萨说法相
殿内两侧是智化寺京音乐文化艺术展。

智化寺京音乐文化艺术展内的泥人张彩塑
西侧藏殿是藏殿文化艺术展。

藏殿
殿内有一具北京仅有的明代八角形转轮藏,转轮藏是能旋转的收藏佛经的橱柜。但这具转轮藏自身不能转动,需要人围着转轮藏顺时针转动。其主要有三部分组成,底部为汉白玉塑腰须弥座,中间为木质藏经橱,顶部为一尊毗卢遮那佛像。

顶部

转轮藏
转轮藏上面雕刻有一些动物的形象,这些动物组合起来,叫做六挐具。分别是顶部的大鹏金翅鸟、龙女和角柱上的鲸鱼、童男、狮王、象王。这具转轮藏除六挐具外还增加了菩萨和金刚。

六挐具和菩萨、金刚
顶部藻井,其图案在佛教中叫作坛城,在坛城上绘有梵字。坛城上的梵字是五方佛四佛母和四大天王的种子字,每个梵字代表的是一尊佛,中央梵字代表毗卢遮那佛,与转轮藏上方端坐的毗卢遮那佛坐像互相呼应。

坛城藻井解析图
东侧大智殿原供奉有观音、文殊、普贤三大士。观音骑犼,文殊骑狮,普贤骑六牙白象,由于历史原因,不知去向。作为博物馆临时展厅,现展出大明华彩-智化寺明代彩画工艺研究与复原成果展。

大智殿
三进院落如来殿、万佛阁,一底一楼,是智化寺中轴线上最大的建筑。刘敦桢先生称这座建筑是明承宋制的典范。殿前的两座无字碑与明代古槐对应成伴。殿前月台中央有一座乌黑铁香炉,口沿处铸有:“大明万历贰拾捌年孟春正月吉日造”的铭文。

如来殿 万佛阁
一层如来殿是明代原状陈列展,殿内供奉释迦牟尼佛,左右二协侍是大梵天和帝释天。二位胁侍塑像的衣饰以红色做底,以金、青、黑等色描画,绘有“龙凤呈祥”、“喜鹊迎春”“双凤戏牡丹”“狮子滚绣球”等吉祥图案,极其华美。这两尊佛像的彩绘工艺有贴金、拨金和描金三种。

二层万佛阁,由于木质楼梯年代久远,楼梯狭窄并不对外开放。从一层循环播放《万佛阁巡游影片》了解到从一层到二层的四面墙壁上,装有密密麻麻的佛龛,佛龛里面放置的有漆金小佛像。据统计佛龛里的小佛像和房梁上的小佛加起来有九千九百九十九尊,加上每位心中的一尊佛,就是一万尊佛,所以这里才被叫做万佛阁。

佛龛
殿外东侧空地的位置是智化寺建筑展区,这个展览解码智化寺古建的营造之美。

智化寺建筑展
最后一进院落的大悲堂没有开放,从围栏能够看到一棵花开茂密的玉兰正迎风摆动。好似不甘寂寞,想要参加到这场赏花盛会中来呢!

大悲堂内玉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