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国位于南亚次大陆东北部,东、西、北部与印度相邻,东南角与缅甸接壤,南临孟加拉湾,面积约为147570平方公里,相当于1.4个左右江苏省的大小。
有数据显示,2022年孟加拉国的人口为1.6516亿,其中男性人口数量为8485.9万人,女性人口数量为8632.7万人。最新的消息显示人口已经超过了1.7亿,孟加拉国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较大的国家,每平方公里约有1265.2人,在世界人口密度排名中位居第八。
孟加拉国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主要靠农业为生,大多数人口聚集在农村地区。虽然自然资源匮乏,但劳动力价格低廉,吸引了大量人口。
该国是一个典型的穆斯林国家,绝大部分人口信奉伊斯兰教。由于宗教鼓励生育,不论贫富,人们都在不断生育孩子,这使得孟加拉国成为世界上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平原面积广大适合发展农业孟加拉国的地形较为单一,除了东南部和东北部的丘陵地带外,大部分地区接近海平面,最高峰是凯奥克拉东峰,高1229米。
孟加拉几乎全境都是平原
以三角洲平原为主,占全国土地面积的85%。这些平原主要由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及梅格纳河等大河冲积而成,两条河流携带了大量的泥沙,随着水流在入海口处沉积,形成了广阔的三角洲平原。土质疏松肥沃,富含养分,非常适合农业发展。
河流密集,降水多,农作物不缺水孟加拉国的由于其低洼的地势,被称为“水泽之乡”和“河塘之国”,是世界上河流最稠密的国家之一,水道纵横密布,河运发达。全国有大小河流230多条,并且河流和湖泊约占全国面积的10%。
该国水系繁多
雨季期间,孟加拉国的降水量非常丰富,东南部和东北部地区月降雨量最高可达近600毫米。根据研究,孟加拉国的年降水量西部约为1300-1500毫米,东部则达到2000-2500毫米。
世界银行还贷款1.2亿美元用于孟加拉的灌溉农业,目的是提高气候抗御能力和灌溉农业和渔业的生产率,帮助孟加拉国改善粮食安全。资金主要投入到修复和现代化公共防洪、排水和灌溉基础设施等方面。
热量条件得天独厚,一年可收获多季作物孟加拉国地处南亚,纬度低,热量条件好。年平均气温为26.5℃,冬季最低温度为4℃,夏季最高温度可达45℃,雨季平均温度为30℃,优越的热量条件有利于农业发展,使得孟加拉国在技术水平相近甚至落后的情况下,人均粮食产量能够达到日本、韩国、埃及等国家的三倍。
南亚地区大多是热带季风气候
该国还雨热同期,即在高温季节伴随着充足的降水,这为水稻等喜温湿作物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适合水稻等作物的生长。当地水稻年熟三季,分别为冬季稻、夏季稻和春季稻。
全国有50%以上的劳动人口从事每年三季的水稻生产。为了提高水稻产量,孟加拉国引入了中国援助的杂交水稻技术,并计划到2050年将水稻产量翻一番。
沿海海产丰富孟加拉国海岸线长达643公里,由于恒河口带来了大量营养物质,海洋资源丰富,适合开展渔业。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数据,孟加拉国是世界第六大水产养殖生产国。
孟加拉每年的海鲜产量高达100万吨,包括90多种鱼类,如月亮鱼、鲥鱼、鲶鱼、海鳗、鲷鱼、大虾和鲳鱼等。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等多条淡水河流中也有大量鱼群。
水产养殖方面,孟加拉国的沿海地区以虾类为主,尤其是斑节对虾和罗氏沼虾。目前,该国大约有16000个海虾养殖场,占地1480平方公里,以及36000个淡水虾养殖场。孟加拉国还发展了海藻养殖业,拥有大约8500平方公里的可开发沿海养殖基地。
孟加拉国与缅甸和印度永久划定了专属经济区边界,使其在118813平方公里范围内拥有开采和勘探海洋资源的专有权。捕捞海鱼在该国作为农业生产的补充,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养活更多的人口。
孟加拉国的农业孟加拉国的主要农作物包括稻米、小麦、甘蔗、蔬菜、水果和黄麻等。其中稻米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孟加拉国是全球第四大水稻生产国。稻田占据了主要农田份额,其国内百分之七十五的耕地都用于种植水稻,并是孟加拉国1.57亿人口的主要主食。
孟加拉国广泛种植小麦、甘蔗、黄麻、茶叶等作物。黄麻是孟加拉国的主要经济作物,其是世界上第二大黄麻生产国和最大的黄麻出口国,黄麻及制品是孟加拉国第二大出口产品,占其出口总收入的80%。
孟加拉国属于热带季风性气候,适合种植黄麻,黄麻是一种天然可降解的植物纤维,成本低廉。全球汽车供应商也倾向于使用天然纤维制造汽车内部装饰品,每年全球汽车行业大约需要10万吨的黄麻,其中大约1.2万吨由孟加拉国制造。尽管现在由于合成纤维等替代品的出现,其重要性有所下降,黄麻及其制品仍然是孟加拉国的主要出口产品。
黄麻
孟加拉国农业通过农产品加工和出口创造了大量收入。目前,孟加拉国有486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其中241家为出口企业,出口700多种农产品。去年7至11月期间,农产品出口额达到5.5646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