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闻到慢牛淡淡的香味。

远望金牛 2024-12-30 20:46:27

今年最后一篇文章,咱说点真实的。

要我说,今年的上涨,如同今天的上涨。

什么意思呢?就比如说,今天上证指数、创业板和沪深300等主要指数均收涨,但4000家公司却是下跌的。

今年也是这个格局。明面上,A股宽基指数今年涨幅都在10%以上。但实际上,有些行业还在跌。

2019~2021年,很多投资者,特别是基民,买入的主要是消费、医药和新能源。

这三个行业在2022和2023年已连跌两年,而今年表现依然不咋的。

像消费,今年又跌了6%左右。

个别消费指数或消费基金经理是涨的,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买了消费里的汽车或家电。

这两个行业由于「以旧换新」政策、出海能力强或高股息等原因,今年表现不差,涨幅在20%左右。

而传统的消费行业,比如吃的(食品饮料)、穿的(服饰)、用的(轻工)、住行的(酒店文旅)、美的(美容护理)今年分别下跌-8%、-5%、-4%、-3%和-8%。

全线下跌,非常惨。

我拉了下偏消费的基金,共有180只,中位数收益率仅为-2.5%。

还有新能源。

新能源今年也是跌的,指数跌幅在2%左右。

个别新能源基金表现还行,那也是因为买了新能源车相关的股票。如果持有的是其他新能源板块,比如光伏,今年直接一个大逼兜,下跌13%。

当然,不管是消费还是新能源,都没有医药惨

医药前两年跌幅就很大,每次都是倒数。结果今年再接再励,再创辉煌,又拿了年度收益倒数第一。今年医药指数整体跌了13%。

而医药里最惨的板块恰好又是2019~2021年最火的医疗和生物科技,今年跌幅分别为16%和18%。

前面列这么多数据,就是想告诉大家一件事——今年市场的分化非常大,比前几年还要大得多。

2022年,全市场都是跌的,就没几个上涨的行业,只有煤炭是涨的;

2023年,个别行业涨了,但宽基指数依然是跌的;

等到今年2024年,指数都涨不少了,可曾经的明星行业消费、医药和新能依然在跌。

不少基民都是2021年前入场的,买的主要就是上述行业。这也是为什么今年宽基指数平均都涨15%了,但阳光照不到的角落里却仍在滋生愤怒和不满

再来说说明年。

所谓7100点那就是纯扯淡了,属于语不惊人死不休,但慢牛是完全有可能的。

前述几个行业也不用大涨,哪怕只是微涨,不拖累指数,A股明年就会有慢牛行情。

所以,会有反转吗?说实话,基本面上很难看到。基本面这点以后慢慢展开,此处按下不表。

但情绪面上也许不远了。等曾经的消费、医药和新能源投资者终于受不了,把持股、持基都卖了,可能就反转了。

有句话大家不爱听,但我还是想说,散户的操作通常是一种反向指标。

我举个例子,今年的海外基金溢价。下图是今年以来海外基金ETF的溢价率。

溢价4%,就是指明明100块的东西,基民偏要用104块买。

而今年有三次,海外基金ETF溢价率超过4%。分别是今年1月底、7月和12月。

1月底是A股暴跌,基民卖出A股基金去买海外基金,炒出超高溢价,然后A股就见底了。

7月是海外股市大涨,而A股表现不好,于是基民纷纷去买海外基金。就在7月,海外股市普遍阶段性见顶。美股、日股、印股、欧股全部跌了一遍。准确滴说,除了美股,绝大部分海外股市最高点就顶格在7月附近了。

最后这次是12月。最强的美股也开始回调。美股道琼斯指数直接创下了半个世纪最长连跌

总之,每次海外基金被基民疯狂追捧的时候,海外市场就见顶了(或者A股反向见底)。

咱不是说散户都是错的,散户里也有很多高手,但这只是个例。

整体上看,散户的操作偏情绪化,有一定的反指意义。

所以,消费、医药和新能源这几个行业等到散户出清,差不多就见底了。

最后再说一点,有朋友可能就说了,这些行业跌这么惨,基民难道还没卖出吗?不好意思,现实情况是没咋卖。

以某网红医药基为例,它的份额是这样的:

医药是2022~2024年表现最差的行业。可直到2023年中,该医药基金的份额都没有减少,甚至还有所增长。2021年底,基金份额110亿份;2023年中,基金份额124亿份。

2023年下半年起,该基的份额才逐渐缩减。最新份额回到106亿份。

什么时候,该医药基金的份额萎缩到50亿份甚至更低,基民们彻底告别、彻底放弃、彻底圆寂,大彻大悟、痛改前非、洗心革面。医药可能才会迎来重生。消费、新能源亦如是。

在今年巨大的收益率反差之下,这个过程应该很快了。这是人性使然。

我已闻到慢牛淡淡的香味。

报下格指2.14,投资机会再次降到A-。感谢各位大佬的点赞、在看和分享。你们的支持对于我来说非常重要!

1 阅读:30
评论列表

远望金牛

简介:华宝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徐鹏 S089012206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