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这场内战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战争,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本文将从安史之乱的由来、过程及结果回顾这场劫难的前因后果。
一、由来:
早年的唐玄宗励精图治,精通治国方略,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局面。但到了晚年,他开始沉醉于各种享乐之中,以致朝政混乱,奸臣当道,尤其是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继任宰相后,更是排斥异己,贪污受贿,使得朝野上下怨声载道。而安禄山本人通过贿赂攀附上权贵,成为了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掌握了大量的兵权。杨国忠与安禄山之间存在着政治斗争,杨国忠多次在唐玄宗面前说安禄山有反心,但唐玄宗并未听取。而杨国忠的这些举动也激化了安禄山的反叛心理,他见唐室政治腐败,武备废弛,决心造反,遂联合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民族组成共15万士兵,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发动了安史之乱。
二、过程:
安史之乱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初期叛乱: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由于唐朝内部空虚腐败,且军队布置在四夷,中原腹地空虚,安禄山的军队几乎未遇有力抵抗,一路南下,很快便攻占了洛阳,自称大燕皇帝。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唐玄宗深感震惊和愤怒。
接着,安禄山继续向西进军,天宝十五年占领长安,安史之乱进入高峰期。
安禄山
史思明
中期相持:在安禄山占领长安、洛阳后,唐军开始组织反击,唐玄宗得知安禄山叛乱后,任命封常清为范阳、平度节度使防守洛阳;命皇子李琬为元帅,高仙芝为副元帅,率领中央军东征。然而,由于内部腐败和军队战斗力低下,唐军在战斗中屡屡失败,无法阻止叛军的进攻。唐玄宗还错误地处死了高仙芝、封常清等忠勇之臣,削弱了自己的实力。失去高仙芝、封常清两员大将后,玄宗启用哥舒翰统领潼关的军队拒敌,哥舒翰采用坚守不出的策略使得叛军被阻挡在潼关外,然而杨国忠进献谗言逼得哥舒翰出关迎敌,最终被败身亡,潼关失守,唐军节节败退。最终,唐玄宗在安禄山的叛军逼近长安时,不得不仓皇出逃,前往蜀地避难。756年7月,玄宗逃至马嵬坡(今陕西华阴)时,随行士兵们不满长途奔波、战事不利、粮饷不足等原因,怨恨杨国忠和杨贵妃祸国殃民,强行闯入唐玄宗的车驾,杀死了杨国忠和其他大臣。唐玄宗也被迫下令杨贵妃自尽。
安史之乱
与此同时,叛军内部也在忙着内斗。757年,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唐军联同回纥援兵乘机反攻,收复了长安和洛阳。但758年9月至759年3月,天下兵马副元帅、朔方节度使郭子仪率领9位节度使围攻邺城,被叛变的史思明击败,各节度使回归本镇,史思明重新占领洛阳。不久安庆绪被史思明所杀,史思明接收了安庆绪的部队,兵返范阳,称“大燕皇帝”。
此后,双方陷入相持阶段,战争进入了僵持期。
末期平定:761年3月,叛军内讧,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唐朝为了平定叛乱,再次借助回纥兵的力量,最终收复了洛阳。763年春天,田承嗣献莫州投降,送史朝义母亲及妻子于唐军,史朝义无路可走,于林中自缢死,其余部分叛将投降,至此历时七年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终告结束。
三、战争的影响
首先,战争对经济的破坏巨大。安史之乱长达八年,使得唐朝的国库几乎被耗尽。持续的战乱不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财力,还导致农业生产无法正常进行,老百姓无法安心耕作,进而造成大饥荒,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此外,安禄山在叛乱期间默许士兵抢掠财物,严重破坏了地方经济和社会秩序。
其次,中央集权遭受严重威胁。安禄山等人的叛乱行为给各地势力树立了负面榜样,加上战乱后的唐王朝元气大伤,中央对地方的统治能力大大削弱。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的局面逐渐出现,唐朝的统治基础开始动摇。
再者,人口锐减,安史之乱导致唐朝人口锐减60%,失去了发展的基础。人口减少不仅导致生产力下降,还使得社会经济恢复变得困难。
归根结底,唐玄宗晚年的政治腐败以及文臣与武将之间的矛盾为安禄山的叛变提供了土壤。而叛乱后,唐朝政府虽然采取了一系列休养生息政策,但在社会政治动荡的大环境下,这些政策的效果有限,难以从根本上扭转唐朝的衰弱趋势,这些原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最终导致了唐朝的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