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将至,莫让孩子成“屏奴”

庞统生活 2025-01-08 18:34:51

一年一度国人最为重视的节日之一即将来临,随之而来的是孩子们为之欢呼雀跃的假期——寒假,也即将缓缓拉开帷幕。

是的,这样一个阖家团圆的假期里,大人们走亲访友、大聚小聚,孩子们欢天喜地,既有红包,又能相对自由自在。嗯嗯,是蛮开心的哦!

不过,不过,作为永不能下岗的爸爸妈妈来讲,假期里,莫让孩子成了“屏奴”哦!

一项调查显示,三分之一的孩子每天户外活动不到1小时,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宅”着;节假日超过一半的孩子在电视、电脑、手机等各种屏幕前待2小时以上。

一家幼儿园老师做了个非官方的统计:班上的小朋友都会玩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除了爱刷各类小视频,还能够娴熟的使用一些AI工具或者手机软件。

一位资深的心理治疗师则说,手机、平板电脑的触摸屏便于低龄儿童操作,既能激发孩子的探索欲望,又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很少有孩子能抵挡得住诱惑;再加上放假在家的孩子,本就孤独、无聊,更容易产生“屏幕依赖”,以至于成了“屏奴”。

教育部的《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学生肥胖和超重检出率增加,视力不良检出率也在持续上升。

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信息爆炸”,移动网络终端则使这些信息碎片化。可以说,碎片化是社会快速发展的结果,但对未成年人而言,一方面不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另一方面不利于形成批判性、理性化、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对人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构成挑战。

一位老师,则痛心的写道,越来越多的遇到被手机毁了的学生,10个里面10个刷视频、小电影;越刷脑子越笨而不自知。

常常刷手机短视频的孩子,有如下一些典型特征:

坐不住,没耐心,无法安静看书,不能忍受3分钟以上的思考。

一个短视频仅仅几十秒,而大数据下的因人而异的推送,会让一个人从开始就不愿意停止,因为手机刷视频的行为,会让大脑分泌多巴胺,多巴胺则会让人兴奋。

刷短视频实际上就是训练大脑短时间暴涨的模式,不用多久,大脑就被训练出来了,被固定了这种模式:短时间刺激立马爽;30秒就得爽一下,不然就不舒服。于是继续划手机,寻找下一个爆爽点;一个又一个短狠准的段子视频,不断的训练大脑,让人无法忍受超出2分钟的思考。

试想,小学高年级、初高中,那些考卷上的最后几道大题,哪个不需要2分钟以上的思考时间?高考数学120分钟,19道题;平均每道题时长超过6分钟。

不能思考超过2分钟以上的大脑,如何能够面对学习和各种考试?注定是个失败者啊!不过也真的很可惜!

世界的发展日新月异,现在的孩子们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或是未来的工作中,注定离不开网络。相信这个寒假的假期作业,多数老师都是通过手机发送给家长的,而也会有不少的孩子,面临作业打卡的问题,可以光明正大的拿到手机。

可以说,万能的网络,造就了一个时代,也摧毁了一批人。

所以,这个假期里,父母对孩子的“屏奴”和“上瘾”行为,不要置之不理或者无可奈何,而是要积极引导,有效监管,同时还要合理安排一些户外活动,通过现实生活降低孩子们对屏幕的依赖。

0 阅读:6

庞统生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