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上,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些交通事故的视频,如果你留意的话,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有些车在撞击后,雨刷会自动开启,一直来回摆动。
有人说这是出于安全考虑而设置的,比如车辆发生碰撞后,一些碎片可能会遮挡驾驶员的视线,而雨刷自动启动则可以迅速清除障碍,帮助驾驶员更好地掌控车辆。然而,这种解释实际上有些牵强,因为撞击碎片对视线的遮挡通常是有限的,而且雨刷是否能够推动这些碎片还存在疑问。
实际上,事故后雨刷会自动开启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第一,雨刷开关在外力作用下自动打开。大多数车辆的雨刷开关位于方向盘下方右侧。有些车型需要向前推动雨刷开关才能打开雨刷,而其他车型则需要向驾驶员方向拉动雨刷开关。在发生碰撞的瞬间,车辆会突然减速,而雨刷开关则在惯性作用下继续向前或向后运动,导致雨刷自动打开。此外,在碰撞瞬间,驾驶员的身体也会发生明显的移动,腿或胳膊可能会碰到雨刷开关,从而使雨刷启动。
第二,雨刷线路受损可能导致雨刷进入失效保护模式。这种情况在一些相对高级的车型上较为常见。通常,雨刷器具有不同的工作模式,如点动模式、间歇模式、低速模式、中速模式和高速模式。传统的设计需要多根电线来控制这些不同的模式,这样线路变得复杂,系统功能相对较死板。因此,一些先进的车辆配备了总线控制系统,通过向雨刷发送不同频率的信号来控制雨刷工作,这需要的只是一根电线,就像发送暗号一样。
这种总线控制模式使得汽车各个功能的控制变得更加智能化,包括大灯、车窗、门锁等等。
但是,这种控制模式也存在一定的稳定性隐患。因为只有一根电线用于控制雨刷器,一旦这根电线损坏,雨刷就会停止工作。为了提高可靠性,总线控制的雨刷系统通常设置了失效保护模式。例如,如果在事故中信号传输的电线被意外撞断,雨刷器的控制电路会检测到信号丢失,然后默认将雨刷置于最高速度工作,以提高可靠性。
总线控制不仅仅应用在雨刷系统上,许多现代汽车功能都采用了这种智能控制方式,包括大灯、车窗、门锁等等。因此,如果在日常驾驶中遇到一些车辆功能问题,就不能按照传统的方式排查问题,而是需要了解总线的连接和通信情况,以更轻松地解决问题。
总线控制虽然提高了汽车功能的智能化,但也需要更加谨慎地维护和保养,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因此,在日常驾驶中,我们需要了解汽车的总线控制系统,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你是否曾经注意到这些有趣的现象?如果有任何关于汽车技术或总线控制系统的问题或经验,欢迎在下面的评论中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