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凌晨4点劳务市场”的视频在微博上面又火了。
视频一般这么拍。
凌晨四点,黑漆漆夜色中一盏路灯照亮一群人,也照亮了这个城市一角的劳务市场。
这些主角过得比较落魄,他们羡慕穿戴整洁的人。
他们渴求老板开车拉他们去干活,所以不太喜欢初升的太阳,因为这往往意味着招工结束,一天就没着落了。
这是远观版本的,后来多了互动视角。
就是开头微博截图里的视频,里面阿姨们看到博主,会央求有没有活,哪怕半小时的就行。
博主一转头到中心地带,更多人把她围住,他们笑脸相迎,也问有没有活。
得知没有马上招工的需求后,又纷纷流露出失望的表情了。
这些卑微的姿态太让人触动了,看不下去的博主就拿一些食物给舍不得花钱的他们吃。
但这始终改变不了一个现实:这临时工市场只有一半的人能找到工作。
找不到零活也不能干等吧,那就有人会去垃圾桶里找点纸板,卖垃圾赚点钱。
方言把这些叫做“找活路”,多形象多催泪啊。
所以,在6千多转发和1千多评论里,大家纷纷表示同情。
“都是为了生活努力拼搏的人,就像《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刚刚去大城市打拼时一样。”
“世界很割裂,有的人几万块一个包 ,有的人几块钱扣着用。”
你看了,可能还想把文案情绪抬高一层楼,感叹一下,这些人又是谁的儿女,谁的父母。
然后情绪一激烈怒斥:“你们还愿意生吗?”
好像看完这种视频,就得泪流满面,就得叩问社会。
但在抖音是完全不一样的画风。
有装修经验的人都吐槽,他们这些人鱼龙混杂。
因为劳务市场里找的某些临时工,不催他不干活,干一半漫天要价。
要价还是怎么高怎么来。
而且干活不仅仅不专业,还经常出问题了,出了问题后找人都找不到。
一点都没有工匠精神。
也因为他们只想着干一天吃三天,而不是正常技工那样干一天就是一天。
总之这里有不少人偷奸耍滑。
最后的结果就是给钱的老板在他们面前都得点头哈腰。
有的骂的狠,有的情绪克制一点,但都说这样的人不值得同情。
那最后反推的结论就是——踏实勤劳的人不会出现在这里。
这些人有生活经验,虽然说出的评论可能被认为冷血,但也同样得到了不少的转发和点赞。
而且他们未必说错了。
可以肯定,在劳务市场凌晨找工作的打工人很辛苦。
他们的工资以日结为主,而工作内容需要付出大量体力,甚至有不少职业病风险。
财新报道里指出:“房地产下行,建筑业‘超龄清退’一刀切,日结工挤满凌晨4点的零工市场等待飘忽不定的活计。”
学者张成刚调查研究里表示:“(其中一些)他们认为工作本身就是对生命的剥削和压榨,表现出对进厂的反抗,但又没办法突破自己,找到合适的工作。”
我们也知道需要同情弱者,更何况年轻人你也可能被优化呢。
但今天要说的还是大可不必去“买惨”。
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像装修劳务市场这样的,算不上完全饱和。
所以有一技之长的人不在市场上流通,踏实干活的人也不愁找工作。
当然不排除,有的临时工一阵子找不到工作;或者基于其他什么原因,被排挤了,只能到劳务市场看看有没有活。
但这种落魄常常是暂时的,之后还是能很快找到工作。
他们的情况,和那种一年里半年散落在劳务市场里干耗着的人完全不一样。
更何况现在像装修工这样的,多少拥有点定价权;装修行业也没有网上说的那种倒退。
除了市场规模还在以超10%的增速增长外,工人的工价也水涨船高,那至少说明这个行业没有无脑内卷。
(2023年3月中国青年报相关报道)
(2023年11月北京日报相关报道)
行业过得挺好,从业者工资也在涨,这时候大家多多少少还缺人。
中国青年报《装修行业“后继乏人”如何破局》文章里,记录了这样一支装修队,余戈拥有一只近40人的装修队伍,大部分工人的年纪在40-50岁之间。
项目多,太忙时,他不得不去借工人。
这些信息在告诉我们,问题不在于中老年被时代抛弃了;而是年轻人嫌这份工作苦,不愿意进入。
事实上,凌晨4点劳务市场等活的人,很多是四五十岁的,在他们身上很多时候是不存在被市场排挤的可能。
这时候你也理解了上面一些吐槽。
我们当然不能苛责他们,毕竟有很多种原因造成了他们不愿意用尽全力干活。
但止不住一些直播和短视频博主,借此来卖惨。
一个广西IP的网友,一周里频频发视频表示济南、广州、贵阳的劳务市场人山人海。
还有的博主几乎天天对着有一个地方直拍,用一种模式表示:打工人,你们的路在何方。
然后进行直播,试图激发普通人的怜悯心,并以此获得打赏和流量。
直播因为其他问题被封后,粉丝还自诩为某种荣誉,“你看,就见不得我们关心农民工”。
但实际上这里面很多博主也未必真关心农民工,倒是更乐意消费他们的窘境。
乃至于农民工都吐槽了,你们是拍爽了,可更多人挤到市场上后,老板就会来压价。
意思是,我们知道这里最不值钱的就是农民工。
但你也不能拿我们卖惨啊。
另一边,已经有大量直接按剧本摆拍了。
他们说自己要赚钱给爷爷看病,结果黑心工地给我一天只发40元。
他们说女孩考上清华之后,找到工地上的父亲跪地痛苦。
这些都是假的。
但是剧本却越演越多。
这次女儿得跑十几公里,才找到工地干活的父亲,然后她一跪下痛苦,旁边颐指气使的包工头突然态度大变,为他们竖起了大拇指;
一个月后,还是同一位父亲,同一一位女儿,几乎一样的场景,但包工头又变成了穿圆领T恤、略微秃头的大哥了。
不得不说,这位秃顶大哥的演技太敷衍了。
注意看,切换到垃圾箱场景里,他还是什么表情和动作都没有,只会直愣愣看着男女主飙戏。
没有看过《演员的自我修养》吗,又或者不知道表现派要求配角也要间离和陌生感吗?
反正不知道是不是降本不增效的问题,接下去的模仿内容越来越不走心。
工地不像工地,哭戏流于表面。
再到农民那边,卖惨剧本就更浮夸了。
他们说哥哥考上北大了,家里穷,自己只好辍学卖苹果。
他们给200块钱就让农民当演员。
他们都答应农民给摆拍,结果没有兑现送大米的承诺。
能有多假就多假,目的在于输出情绪,所以对观众情绪不在乎,自然也就对被拍者无所谓了。
更让人气愤的是,某团队采用滴眼药水、掐孩子等手段,逼迫女孩流泪。
能这么狠的原因,无非是来钱来快。
一个标榜年轻彝族女孩身份的网红,宣称父母双亡,需要拉扯几个弟妹长大。
她总是穿着破旧的衣衫,总住残破不堪的房屋,却又笑对生活,粉丝们很上头,买她带的货,孰不知这是摆拍卖惨的。
据警方侦查,她所在的MCN机构以卖惨套路销售额超3000万元,非法牟利超1000万元。
还能说什么呢,消费农民,消费苦难真的有流量。
而这样的戏大概率还会演下去。
最后可能有人觉得我们这文章歧视劳动者。
不是的。
我们只是看不惯不踏实干活的人,我们也看不惯消费农民工的博主,他们都在给勤劳朴素的劳动者制造不公平。
这种零工市场没什么规则,给你砌个水池恨不得挣你两年工资,你说他穷吧,几天找不到活也活得挺滋润而且还挑三拣四排斥脏苦累活,穿得破旧些是干活需要,光一天烟钱就不少有的还吸高档烟,也就是出门解个闷顺便挣点零花钱
极其不正常的社会现象!临时工很多都参差不齐,
我同情和屁,把我家装修搞得那么垃圾,还是熟人介绍的,活该,让你们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