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商平台促销活动增多,不少网友反映,他们短时间内收到了大量来自电商平台的广告短信。与其他短信不同的是,这些广告都“伪装”成了包含四位数字或字母的验证码,从而绕过了手机系统对广告短信的拦截。(据央广网11月2日报道)
广告短信“轰炸”虽然穿上了新“马甲”,却难掩其本来面目。早在2021年,中消协《2021年“618”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就将短信扰民作为一个重点单独提出。这种侵犯消费者权利的营销方式每遇电商大促就抬头,表明其顽固性。同时,从实际情况来看,垃圾短信还是传播违法诈骗信息的重要渠道。短信“轰炸”的危害性,不容小觑。
垃圾广告短信无孔不入,让消费者不胜其烦。今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未经消费者同意,经营者不得向消费者发送商业性信息或者拨打商业性电话。近年来,多方合力治理广告短信,取得了一定成效。数据显示,2023年相关部门共处置违规短信端口号码4212个,拦截涉诈电话和短信近50亿次。
然而,治理短信“轰炸”顽疾,真正取得长效实效,还需要从源头发力。现实当中,许多商家和平台违规收集用户信息,并通过第三方平台发送营销短信,已经形成了利益链条。一方面,应加大对非法获取、过度收集使用消费者信息等行为的打击力度,严厉处罚违反规定滥发广告短信的商家,加大非法推送促销短信的违法成本。另一方面,也要压实电信运营商和电商平台的管理责任,严厉打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行为,消除商户的侥幸心理。
事实上,短信“轰炸”式营销,吆喝声虽大,“变现”能力却有限,越来越让消费者厌烦和抵触,效果适得其反。电商在促销时加强自律,破除对广告短信的路径依赖,回归产品品质本身,立足于提供让消费者满意的服务,才能真正赢得客户、赢得市场。(王艺)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