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50.5%全球第一!LG30.6%排名第二,国产品牌这一次集体沉默!

牛头湖人世界 2025-03-29 15:30:34

最近有一组数据挺让人惊讶的。2024年第四季度,高端电视市场里三星占了50.5%的份额,稳稳当当地坐在全球第一的位置;LG也不差,拿下了30.6%,排在第二。可是再看看咱们国产的牌子,海信、TCL、小米这些平时在国内卖得特别好的,到了2500美元以上的高端市场,份额加起来连2%都不到。这差距也太明显了吧?

具体来说,TCL在2500美元以上的高端市场只占1%,海信更少,0.5%。小米干脆连影子都没见着。明明国产电视在国内销量排行榜上都是前几名,怎么一到高端市场就哑火了呢?有报告显示,就算把高端电视的标准降到1500美元,三星和LG加起来还是占了73.6%的市场,这统治力也太吓人了。

三星和LG到底厉害在哪儿?

先说技术这块。LG的OLED面板用的是自发光技术,颜色特别准,对比度能到100万比1,黑的地方是真的黑,亮的地方也不发灰。三星呢,搞的是QLED量子点技术,再加上Mini-LED背光,亮度能冲到4000尼特,比普通电视亮好几倍。两家公司每年砸的钱也吓人,光是三星2024年就投了140亿美元搞研发,手里的专利多得数不清。

供应链上他们也是掐得死死的。LG在广州的8.5代OLED工厂一年能生产1300万块面板,良品率高达85%,成本压得特别低。三星自己生产QLED面板,从芯片到整机一条龙搞定,成本比外面买便宜了30%。这种控制力,别人想追都难。

品牌营销上他们更会玩。三星的The Frame系列电视设计得像幅画,挂在墙上跟艺术品似的,2024年销量涨了45%。LG的Gallery OLED直接和巴黎卢浮宫合作,搞了个联名款,一下子把“高端艺术”的标签贴牢了。他们的电视系统也挺厉害,三星的Tizen和LG的webOS在全球有1.2亿活跃用户,还能和Netflix、迪士尼这些平台合作优化视频效果,用户用着顺手自然就不想换了。

​国产电视为啥高端卖不动?

技术上的短板是最明显的。比如海信的8K激光电视LX,颜色表现确实不错,但核心的DMD芯片还得从美国进口;TCL的Mini LED电视虽然在国内卖得还行,但驱动芯片和光学膜还是得靠日韩的供应商。这种“拼装式创新”导致国产高端电视的利润只有15%,比三星的35%差了一大截。

全球化也做得不够。海信赞助了世界杯和欧洲杯,但海外市场收入只占35%,而且大部分卖的是中低端产品。TCL在欧洲的电视均价才799美元,连三星同类产品价格的三分之一都不到。小米更惨,在欧美市场因为专利问题被起诉,2024年被迫下架了好几款4K电视。

​国产电视还能怎么追?

现在国产厂商主要押注三个技术:Mini LED、激光显示和Micro LED。2024年,国产Mini LED电视销量翻了7倍,海信的UX系列靠2000分区控光技术在国内高端市场占了12%的份额;TCL的115英寸Micro LED良率提到85%,计划2025年量产。激光电视也挺争气,海信和巴黎歌剧院联名的100英寸激光影院在欧洲卖了5000多台。

供应链上也在慢慢补课。京东方的10.5代线能切98英寸的大面板,成本比韩国货便宜20%;海信和华为合作的鸿蒙电视系统装了500多万台,算是搭起了自己的生态。不过技术标准还是个大问题,三星手上有2000多项量子点专利,咱们国产的加起来还不到300项。

​这事儿到底有没有转机?

数据上看,三星和LG在高端市场的份额五年里波动不到3%,技术壁垒确实难打破。不过也有机构预测,国产牌子靠着Mini LED和超大屏,2027年说不定能冲进全球前三。但这条路不好走,海信每年把8%的收入拿来搞研发,但2024年净利润率才4.2%,连三星的四分之一都不到;TCL的Micro LED生产线投了200多亿,回本可能要十年。

消费者怎么看也是个坎。2024年欧洲市场调查显示,18%的人开始认可国产高端电视,但大部分人还是觉得“便宜货”。中国工程院院士许祖彦说过:“激光显示是咱们少有的全产业链技术,但要让外国人买单,得先让他们改改印象。”

1 阅读:372
评论列表
  • 2025-04-03 09:23

    家不够大,片源不够好,音响不够牛,一个电视有什么作用

  • 2025-04-03 16:36

    国内电视行业应该没什么厂商卷吧,不过啥叫高端?

牛头湖人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