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9月份,就在国军第二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为济南防守事务忙得焦头烂额之际,其麾下第96军军长吴化文,陷入了最后的纠结。
是起义,还是继续固守?44岁的吴化文犹豫了很久,他知道:不管怎么做都是有风险的,但一定有一条路的风险会相对小一点。
想来想去,一向迷信的吴化文,特意去大观园走了一趟。他听说,那里有个叫“诸葛孔明”的算命先生,算什么都很灵。
一见面,“诸葛孔明”似乎就料准了吴化文想问什么。他摇头晃脑地告诉吴化文:
你过去走运,现年过40,当有霉运,应远走高飞,另操大业。
吴化文一听,颇为意外,没想到算命先生真能知道他心中所想。但毕竟事关重大,吴化文还是决定再试一次。
这一次,为了避免被“外人”发现,他特意让久未露面的岳母去了一次趵突泉吕祖庙。很快,岳母就拿着卦贴回来了,只见上面写着这样20个大字:
波涛一小舟,水尽到滩头。
展开冲天翼,勋业升王侯。
吴化文一看,欣喜对身边的副官们说:“吕祖爷还真灵呢!他好像知道我的心事!”副官们于是赶紧附和道:“看来军座起义,是顺应民心的天意呀!”
吴化文听完,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数日后,济南战役打响。吴化文在最后时刻,在关键时候率2万余人撤离战场,给解放军攻城让出了道路。
可以说,吴化文的起义,给了王耀武致命一击。它极大地缩短了济南战役的时间,减少了我解放军的伤亡。而对于吴化文的起义,王耀武则曾抱怨过他:咋不带上我?
岁月匆匆。如今,济南战役已经结束74年了,但仍然有人不理解:
当年那起着关键性作用的卦文,到底是谁的“杰作”?
为了吴化文的起义,有多少人在背后默默付出?
本期,笔者要跟大家说的,正是这段尘封的历史。让幕后英雄为更多人所知,是笔者写此文的目的。
一:“老狐狸”吴化文在国军内部,吴化文的名声一直都不太好。
1904年,吴化文出生在山东掖县,一家十几口人,家里非常穷。17岁那年,因为老家发洪水,实在活不下去的他,便投奔了冯玉祥的西北军,当上了一名伙夫。
“布衣将军”冯玉祥用人,一向有自己的喜欢:偏爱穷人家的机灵孩子,愿意给他们上位的机会。
而吴化文,正是这样的人。很快,他就成了冯玉祥的传令兵,后又经他保举,进入了陆军大学学习。从此,走上了军官之路。
按说冯玉祥如此对他,吴化文毕业后,应该好好报答才是。可谁知,1929年,冯玉祥起兵反蒋后,吴化文见西北军不行了,又默默地跟着韩复渠投靠了蒋介石。从此,便在蒋军里由团长一直干到济南警备司令。
这,是吴化文第一次倒戈。
很快,韩复渠被老蒋杀了,吓得瑟瑟发抖的吴化文,又开始动脑筋,为自己找后路了。思来想去,他竟走出了让自己后悔终身的一步:于1943年,在山东投降了日本人。
汪精卫很高兴,他没想到都这时候了,还有人敢跟着他投日。于是,吴化文摇身一变,被汪伪政府封了一个上将军长。此后,他在山东奉行日军奴化政策,可谓是无恶不作,山东百姓对他恨得咬牙切齿。
这,是吴化文的第二次倒戈。
按理来说,这样的人到1945年日本人倒台后,应该是要受到清算的。但老蒋却认为:现在收拾吴化文太不划算了,毕竟他手上还有兵。还不如让他继续守在山东,以免地盘被共军抢了。于是,吴化文的身份再次发生变化,成了国民党第96军军长。
这,是吴化文的第三次倒戈。
3次倒戈后的吴化文,终于把自己的名声败光了。当时,国军将领们对他都很是不满,个个都把他当汉奸。老蒋也并不信任他,他96军长期弹药不接,军饷也欠着。这一切,都让吴化文有苦无处诉。
这时候的吴化文,又想到了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冯玉祥。他知道,冯玉祥是心软、念旧的人,一定不会不管他的。于是,趁着1946年7月去南京开会的时机,吴化文特意秘密跑了趟上海,见到了冯玉祥。
当时,冯玉祥虽已无实权,但毕竟威望还在。那天,吴化文一见到冯玉祥,就跪在了地上,求恩人给自己指条名路。
冯玉祥念着旧情,赶紧把他扶起来,并真诚地开导他:“蒋介石一意孤行,不听我的劝告。看来这场内战已不可避免,劝你好自为之。”
随后,冯玉祥又给吴化文指了一条明路:你去找李济深先生,他看在我的面子上,或许能给你想想办法。
就这样,吴化文拿着冯玉祥的亲笔介绍信,找到了李济深。李济深是著名的民主进步人士,不但帮吴化文解决了一些军饷问题,还马上把他的情况反馈给了正在南京谈判的中共代表周恩来。
当时,周恩来就意识到:如果能争取到吴化文,那将来两军在山东打起来时,必然是对我军有益的。因此,他当即托人去找到吴化文,并带去口信:“希望吴先生能认清形势,不要死心塌地为蒋介石卖命!”
就这样,在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的安排下,吴化文的起义工作,从1946年起,就开始由地下党专人负责了。
只是那时候,尚未陷入兵临城下之境的吴化文,认为自己还有时间和筹码和我军慢慢谈。于是,每一次我方提出让他起义,他都表示:“要我马上起义确实有困难,待时机成熟,我再相机而动吧!”
这只“老狐狸”,一直在观望。
二:被红色特工“包围”1948年4月,吴化文奉命率部进驻济南,归在了王耀武的麾下。此时的吴化文还意识不到,他其实已经被红色特工“包围”了。而促进他起义的工作,也已经陆续地展开。
当时,他身边的特工大概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一类,是我华东局派去的顶级特工黄志平、辛光等人,他们当时名面上的身份,都是吴化文的副官。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直接打到吴化文身边,促成其起义。
另一类,则是吴化文的一些亲戚。比如,吴化文三夫人林世英的四弟林世昌和表弟李昌言,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加入了我党。他们也在组织的安排下,不断做着吴化文的工作。
当然,除此之外,吴化文身边还有不少有利于我方的力量,比如他的三夫人林世英。
吴化文共有一妻三妾,因为妻子走得早,最后一个四夫人又刚进门不久。因此,在吴家比较有话语权的,就是二太太赵华珍和三太太林世英。
这两个太太,虽然长得都极为不错,却完完全全是两类人:
二太太赵华珍原本是戴笠的干女儿,跟南京的各要员都走得比较近,当年吴化文娶她也是有借她攀附南京之意;
而三太太林世英,出身书香世家,能识文断字,很有进步思想。农家出身的吴化文,看中她的端庄大方,才在很多大小事务上都愿意听她的。
林世英全家,包括林家老父亲,都是主张吴化文起义的。为了给丈夫吹“枕边风”,她经常故意提起那些顽抗到底将领的下场,时不时就说上一句:“我真替你害怕,我真为你的前途担忧!”
日子久了,聪明的吴化文渐渐地也看明白了:这个三太太不简单,估计背后有高人指点。于是,有一天,吴化文刻意急匆匆地跑到林世英面前,对她说:“你无论如何给我找条出路,
我要和共军地下工作人员见面!”
林世英毕竟没有什么特工经验,竟信以为真,赶紧把这事告诉表弟李昌言。李昌言兴奋极了,马上把自己的身份摊牌了。谁知,吴化文一气之下,竟拔出手枪,冲着李昌言喊:“你推牌九,两头押,我毙了你……”
当然,吴化文并没有真的敢下手。此事过后,大伙儿、包括林世英,都明白了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要想让吴化文起义,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他一定还对蒋介石抱有希望,似乎还在等着什么。
事情果然不出大家所料。原来,吴化文早就准备了后手,他已经派二太太赵华珍到南京,打探情况去了。
几天后,赵华珍果然从南京回来了,而且还带回了两封信:
其一,是陆军司令顾祝同的,他答应要给吴化文部配上新式装备,军饷问题也将全部解决;
其二,是邱清泉的亲笔信,他让吴化文再等两天,称救援部队已经在路上了,让他务必坚持住。
收到这样两封信,吴化文显然动摇了。甚至,他还打算把身边他已知的红色特工,都清除掉。
这一情况,很快就传到了我方特工耳朵里。为了给吴化文最后一击,他们联系了吴化文的结拜兄弟徐日政,请他配合赶走赵华珍。
第二天,徐日政便去找赵华珍,装作很吃惊的样子说:“嫂子,你怎么这个时候还跑回济南来?共军马上要打过来了,人家都是往外跑呢?”
赵华珍一听,当天晚上就让副官订了机票,第二天就跑回了南京。二太太这个南京方面的联系人都跑了,吴化文彻底慌了。
接下来几天的吴化文,陷入了巨大的焦虑中。他既不愿意面对身边的红色特工们,又不想守在军部,索性一连几天不出门,闭门谢客了。
心理的极度紧张,让他六神五主,最后竟想起了找算命先生、让岳母去求签问卦这两招。只是他没想到的是,他这些安排全部都暴露在了我方特工们眼中。
此后,特工们又是做那位“诸葛孔明”的工作,又是在其岳母求签时做手脚。正是这一系列操作,让吴化文下定了起义的决心。
三:王耀武的无奈抱怨1948年9月16日,济南战役正式打响。但此时的吴化文,却又一次耍起了“小聪明”。
他拿出一张地图给我方特工,称:“请老弟迅速将此图送给陈毅将军,按我的指示方向进攻王耀武,我将保持中立!”
结果,我方将领仔细看了看这张地图,都气坏了。按照这份地图,我军需要绕行一个大圈进攻济南,而吴化文则根本不让出阵地,只是不向我方进攻而已。
虽然按照吴化文的理解,这已经算是一种起义了。但若是这样,那我方的伤亡仍会不小。这时候,我方将领明白:离“治服”吴化文,只差军事压力这一步了。
于是,9月18日晚上11时,解放军开始向吴化文部发起猛烈炮击。几番较量下来,吴化文再无退路,只能下令:“撤出阵地!起义!”
为了表明诚意,也为了让我军停火,吴化文还主动提出要把妻儿、父母,都送到我军司令部。当然,本着人道主义精神,我方并没有同意这么做。
就这样,9月19日上午,吴化文出现在我军司令部。至此,王耀武苦心经营的西部防线,土崩瓦解。事后,毛主席和朱德司令,高度评价了吴化文的起义。
眼看济南要守不住了,王耀武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他马上给老蒋发电称:
吴化文部投共,济南腹背受敌,情况恶化,可否突围?
但就算到这时,王耀武得到的回复仍然是“死守待援”。
绝望的王耀武,知道自己的下场会是什么。因此,为了减少伤亡,此后的他,还是做了几件明智的事:
首先,当时老蒋让他把牢里俘虏的我军地下党,都给杀了。王耀武想了想,硬是勾掉了“密裁”二字。事后,他对部下们解释:“何苦把事情做绝呢?”
其次,他也让身边能走的亲信们,都不要再顽抗,自己各奔生路去吧! 这位曾在抗日战场叱咤风云的名将,告诉部下们:此不同于抗日,不必萌发轻生的念头……
说完,他和部下们分散突围。最后,还是被我军战士们发现,成了战俘。
被俘后的王耀武,被辗转送到战犯管理部门。期间,他还特意给吴化文写过一封信,抱怨吴 化文义不带他。
当然,这已是后话了。因为,军事专家们普遍认为,不管哪方面来看,就算当时吴化文真的告诉了王耀武,他也大概率是不会起义的:
一来,比起吴化文在国军内部的处处遭嫌弃,黄埔军校毕业的王耀武可是老蒋身边的红人。国军里,一直有“三李不如一王”的说法。
二来,从我军促进吴化文的起义过程来看,可谓是一波三折。口头答应、临时变卦、耍小聪明等情况,都是存在的。由此推测,若是要促使王耀武起义,其难度又有多大。
当然,历史没有那么多如果。咱们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胜利永远属于正义之师。不管王耀武和吴化文是否起义,这一点都不会改变。
四:吴化文和王耀武最终的结局新中国成立后,吴化文曾先后担任一些职务。但因身体不好,他更多时间是在上海养病的状态中度过的。
期间,也确实出现过山东百姓派代表,要求他为在山东的种种罪行负责。不过,时任上海市长的陈毅考虑到他最后的起义之举,还是劝住了百姓。1962年,吴化文病故,终年58岁。
虽然多数山东百姓不太喜欢吴化文,但对于其三太太林世英,则非常友好的。林世英和林家人,都得以在新中国平静生活。非常抱歉,关于林世英老人的情况,笔者目前只看到她在2019年的一份采访。当时,95岁高龄的她,仍很健康。
而王耀武将军,在被俘10年后,也于1959年,光荣地成为了第一批特赦人员。在改造期间,他不但受到了战犯管理所同志们的优待,还曾得到了毛主席的特别鼓励。主席对其抗日战场上的贡献非常欣赏,曾专门托人给他带话:
你功是功,过是过。你的抗日功劳,我们共产党人会永远记住的,只要你安心改造,你很快就会回到人民中间的。
此后,已经完全转变思想的他,还受到了周总理的接见。总理安排他进了文史馆工作,在上世纪60年代,他的月收入达到了150元。这些钱,足已让他安享晚年。
更令人欣慰的是,王耀武的儿女们也多有所成。其女王鲁云为报答祖国和人民对其父的照顾,还特意以父亲的名字建了一个奖学金,专门用来资助中华学子去名校留学。晚年的王耀武,努力为祖国各项事业奔走,直到1968年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