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常洵是万历最爱的儿子,为什么结局变成一道菜?肥私者终害己

峯言峯语尔 2025-01-21 11:39:51

公元1641年,李自成带着人马围攻河南府,福王朱常洵也拼了,招了一群死士,但是并没什么用,最后还被抓。

朱常洵一见李自成,吓得脸都绿了,跪地求饶,就想活命。

可李自成根本不理会,摆了个大宴席,把福王切成一块一块的,跟鹿肉一起煮了,还起了个挺吉祥名字——“福禄宴”。

万历皇帝的心头肉

明神宗朱翊钧最心爱的妃子是郑贵妃,她生的儿子朱常洵,是神宗的第三个儿子。

那时候,王皇后没有孩子,按规矩,太子之位应该给皇长子朱常洛。

但郑贵妃在神宗耳边吹风,想让自己的儿子当太子。

朱翊钧心里也动摇了,可想归想,真要做起来可不容易,朝廷里反对的声音太大,他也就一直没敢下定决心。

这一拖,可就拖出了问题。

外面开始传,说朱翊钧要打破老祖宗的规矩,要废长立幼。

那这些天天标榜自己是卫道者的官员能忍吗?必须不能啊!

有个叫姜应麟的大臣,忍不住了,上书给朱翊钧,说应该立朱常洛为太子,这样国家才能安定。

朱翊钧哪能听进去,还管起朕的家事来了?

一气之下就把姜应麟给贬到广昌去了。

这还得了,留名青史的机会来了啊!

于是越来越多的大臣站出来,都说要立朱常洛。

可朱翊钧就是不听,一个一个都给贬了。

这些大臣,虽然被贬,但也算是不忘初心了。

这场“国本之争”的大戏,唱了整整十五年,被贬的大臣多得数不清。

最后,朱翊钧还是顶不住压力,在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宣布立朱常洛为太子,朱常洵则被封为福王。

这场闹剧,总算是结束了。

为富不仁的福王

朱常洵这货,仗着老妈受宠,就在京城赖着不走,不去他的封地。

他这一赖,太子位置就有点不稳了。

为了断了他的野心,头铁的大臣们又开始劝皇上让福王去封地。

这场拉锯战,又打了十几年,直到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朱常洵28岁了,实在不好意思再赖着,这才去了河南洛阳。

朱翊钧心里对自己的宠妃和爱子都挺过意不去的,当爹的没让你当成太子,就只能多给你钱吧!

于是就给了朱常洵一大笔银子建造王府,有近30万两,比规定的多了十倍,还送了他2万顷的好地。

这还不算完,朱翊钧还特批他在洛阳卖盐,这可是个大生意,因为那时候盐是军队的主要收入来源。

朱翊钧这一手,直接让军队的钱袋子紧了,后来朝廷没钱打仗,这也算是个原因。

但朱常洵这家伙,贪心不足蛇吞象。

他在封地那是各种搜刮,百姓被他整得苦不堪言。

据《明史》记载,他通过各种手段,搜刮了亿万财富,什么珠宝、绸缎,堆得像山一样。

他还向朱翊钧要这要那,把以前抄家抄来的财产,沿江的税收,四川的茶税、盐井收入,都想要过来。

这朱常洵,富得流油,全国都知道,朱翊钧是拿天下的钱来养这个福王,搞得洛阳比皇宫还富裕。

河南除了朱常洵这个福王,还有周王、郑王、崇王、唐王、潞王等七个藩王。

这帮王爷,一个比一个贪,老百姓被他们整得苦不堪言。

加上天灾一来,百姓们更没法活了,只能背井离乡,逃难去。

结果呢,洛阳周围本来繁华的地方,变得一片荒凉,十室九空。

闯王名菜福禄宴

朱常洵和其他藩王的贪婪,终于遭到了报应。

崇祯年间,河南闹起了大旱灾,接着就是蝗灾,上演了人吃人的惨剧。

可朱常洵呢,还在那儿花天酒地,把自己吃得跟个球似的,体重三百六十多斤。

为了继续享乐,他不仅不帮灾民,还变本加厉地搜刮,把老百姓往绝路上逼,逼得他们只能反抗。

那时候,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退休在家,看不下去了,就跑去劝朱常洵,说哪怕是为了自己,也应该拿出点钱粮来救济救济灾民。

可朱常洵呢,根本不听,在他眼里,老百姓的命连蚂蚁都不如,他们的死活跟他有啥关系?

但是老百姓没活路,也就不跟你讲客气了!

李自成在关中一带起义,刚进河南的时候,手下才几百人,可没过多久,队伍就壮大到了数万人。

河南的灾民成了他的主力军。

李自成的队伍势如破竹,接连攻克了好几个地方,还把明朝的万安王和几百个官员都给干掉了。

崇祯十四年(1641年)正月,他带队猛攻洛阳。

洛阳城池坚固,本来没那么容易打下来。

朱常洵还以为自己安全得很,照旧每天喝酒享乐。

起义军攻了一整天,愣是没打进城。

可是,晚上的时候,早就对朱常洵有意见的洛阳守军叛变了。

他们把主将王胤昌绑了,还主动联系城外的起义军,打算投降。

总兵王绍禹跑来阻止,结果城里乱成了一锅粥。

城外的起义军一看机会来了,就势攻城,有叛变的明军帮忙,很快就打进来了。

王胤昌他们一看形势不对,脚底抹油跑了。

朱常洵那胖身子,跑起来不方便,只能带着女眷躲到城外的迎恩寺,最后还是被起义军抓了,送到了李自成面前。

朱常洵这才害怕,一见李自成就磕头如捣蒜,求他饶命。

李自成看他那一身膘,突然有了个主意,让人把他洗干净,扔进大锅煮了。

还从福王府的后园抓了几头鹿,一起扔进锅里。

煮熟了分给士兵们吃,起了个名叫“福禄宴”。

朱常洵那些搜刮来的财宝,自然也都成了起义军的战利品。

〖~~~《·结语·》~~~〗

后来,有些道学家对起义军煮了福王这事儿,表示强烈不满,说这太野蛮了。

可问题是,是谁把他们逼成这样的?

那些起义军士兵,本来都是本分的老百姓,是朱常洵这样的贪得无厌的人,逼得他们造反,把他们的行为从文明变成了野蛮。

朱常洵这家伙,靠榨取老百姓的血汗来养肥自己,结果搞得民不聊生,甚至到了人吃人的地步。

老百姓都没法活了,都易子而食了,吃你个福王还能有心理负担了?

他以前不把人命当回事,现在别人把他当头猪,又有什么好奇怪的?

新中国成立那会儿有句话挺流行: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

真正的野蛮人,是那些把人逼成鬼的贪官污吏和社会上的寄生虫。

古人说得好:“敬人者人恒敬之。”

同样的道理,看不起别人的人,别人也会看不起他。

朱常洵以为自己高人一等,谁知道在别人眼里,他早就跟动物没什么两样了!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