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4月,A股市场在贸易摩擦与政策利好交织下剧烈震荡,机构调研热情高涨。据统计,四月共有1148只个股获机构调研,创年内新高,其中消费电子、新能源等板块备受关注。然而,个股分化显著:立讯精密等“果链”龙头因贸易战冲击股价大跌,而中宠股份、百亚股份等消费股逆势创历史新高。
立讯精密(调研机构超千家)因美国关税政策调整股价承压,但其管理层强调“供应链转移至柬埔寨工厂”以应对风险。
我们是不是要对“果链”等消费电子解决“警报”了?
或许,我们还不能过于乐观。
如果看好科技行业的话,选择宽基指数或许是比消费电子更稳妥的策略。
比如:科创100在科技行业的分布就相对要均衡一些,可以重点关注。

我们一般投的是:科创100ETF华夏(场内代码:588800,场外A类:020291,C类:020292)

科创100ETF的价值凸显:
科创100指数涵盖半导体、医疗器械、电力设备等硬科技领域,前三大行业占比均衡。
与可能受到冲击的消费电子个股相比,指数成分股更多聚焦国产替代(如半导体设备、医疗影像)与内需驱动(如锂电池)领域,抗外部风险能力更强。
政策端,政府对“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的支持与半导体自主可控趋势形成共振,行业景气度持续扩张。
目前来看,外部的扰动仍是我们需要关注的,尤其是受影响比较明显的一些方向。而ETF产品通过一篮子配置硬科技资产,既规避了个股暴雷风险,又精准卡位国产替代与创新驱动的时代主线。在资本市场从“投机”转向“价值”的当下,选择指数化投资,或是普通投资者分享科技红利的最优解。
$科创100ETF华夏(SH588800)$
$寒武纪-U(SH688256)$
$腾讯控股(HK|00700)$
#炒股日记#
#复盘记录#
#周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