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东来用结婚执行标准整治大规模的彩礼嫁妆,会不会引发反噬

适合有坑说 2025-01-05 22:20:44

堵不如疏。

堵不如疏的故事是从大禹的老爸鲧开始的。尧在位的时候,古代中国发生了巨大的水灾,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

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问大家,咋整呢?派个人治水呗。派谁呢?鲧。鲧念gǔn,然后鲧把自己整成了滚。

尧对信不着鲧,但众多的小首领起哄架秧子,“鲧那家伙老厉害了,俺们给他打包票。”

尧怕引发众怒,勉强同意。

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没有把洪水治服。因为他只懂得水来土掩,造堤筑坝,结果洪水冲塌了堤坝,水灾反而闹得更凶了。没招了,鲧只好化身三只手,把天庭的神物,息壤给偷了。

息壤的特点是见水就长,水涨多高,息壤比它还高。

可惜水太大,神物息壤也围不住,老百姓还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这个时候,舜把尧整成了太上皇,自己当了部落联盟首领。为了树立威信,也是为了获得老百姓的支持,就把治水不力的鲧给宰了。

然后让鲧的儿子大禹去治水。

大禹也是个神奇的家伙,出生的过程和孙悟空差不多。鲧被杀了之后,肚子越来越鼓,越来越大,然后砰的一声爆炸了,崩出一个孩子,就是大禹。

这里有个小问题,大禹是鲧死后才出生的,一岁都不到,咋能继承老爸的遗志,负责治理大洪水呢?

这个不重要。

古代中国的历史,打《史记》开始就是光怪陆离,千奇百怪。

比如孔子的八辈祖宗子契,没有爹,是老妈吞了鸟蛋生下来的;比如美人褒姒,把周幽王整的五迷三道的时候,已经是六十岁的老太太;还有项羽被死两次,一次自杀,一次被杀等等吧。

以上说法绝对保真,不信可以自己去看《史记》。

所以大禹和哪吒一样见风就长,也不那么离谱。

大禹成了全国防汛指挥部总指挥之后,干了一件极为不孝的事情,改变了他父亲以堵为主的治水方针,而是用疏导的方式,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

为啥说大禹极为不孝呢?因为圣人说了,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大禹当了官,立马改变了鲧的做法,肯定不孝。

但幸亏大禹不是个孝子,否则咱们现在可能还在水里泡着呢。

大禹带着老百姓,三过家门而不入,连孩子是谁的都搞不清楚,励精图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把洪水排到了大海里去,让老百姓过上了特别有幸福感的美好生活。

从大禹治水的过程,人们总结出一个特别重要的道理,堵不如疏。

胖东来用企业内部的结婚执行标准,来整治彩礼恶俗,孩子啃老等社会风气,就是堵。

胖东来人结婚执行标准,规定胖东来员工结婚不允许收取或支付彩礼嫁妆,给双方家庭造成经济压力和精神包袱;不允许依靠父母积蓄买房买车,依靠自己的能力筹备婚房婚车;员工若违反结婚标准,视为违背企业价值观,自违反规定起12个月内,不享有公司给予的超出法定之外的各项奖励和福利,就是一种硬性规定,强制员工服从。

但就像“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一样,既然彩礼嫁妆、父母帮买车买房,能满足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往高处走的一种方式,为啥不干呢?

就像鲧堵不住大洪水一样,胖东来可能也管不住员工。

可能胖东来的员工表面上做乖宝宝状,暗地里痛痛快快骂娘。而且这样的政策也很容易各种作弊,比如鸟不悄儿的收了彩礼,父母鸟不悄儿的给我塞了钱,我买了房子等等等等吧。而且,你很难做到公平公正,因为你不是警察,了解不了那么细。

那么对于一些不良习俗,应该咋整呢?

堵不如疏。

对于不靠父母拒绝彩礼嫁妆自立自强的,给予奖励,从而引导大家遵守公序良俗。

堵不如疏,大禹治水告诉我们的道理,也值得胖东来借鉴。

0 阅读:1

适合有坑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