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上,在长期的技术停滞中,让国家兴衰取决于一小撮人的聪明才智,是经济的。就算没有诸葛亮,蜀国也不可能摆脱这种制度,所以还是有一个横空出世的诸葛亮为好,他的才华好歹支撑起了一段偶然峰值。至于架空刘禅,那是必须的,否则就会违背经济原理,垮得更快。在信息传播及生产方式毫无进展的大背景下,经济积累迟早要摊平,以养活更多的人。一定的人口数量能够保持多样性。权力更迭是为了积累。有积累就能抵御自然环境变化且保持系统(权力主体)符号不变。
人属的多样性保存在个体性、自发性之中,而自发性(无名个体创造着自养方式)是整体经济性的最终保证。在生产社会化程度不高、积累缓慢、通讯不畅的社会里,如果权力破坏了自发性,就必然会被推翻。其次,表面上看,100%是权臣。但是要是追究本质,100%不是。什么是权臣,权臣是君王想为,臣子不让为,事事压制。君臣之间,臣子瞧不上君主,君主内心恨臣子,一旦臣子失势,君主恨不得把他骨灰扬了。这种臣子叫权臣。曹操之于献帝,就是这种。
再者,诸葛亮不甘心做一个润物细无声的圣人,只欲做那耀眼的明星;他在蜀国的积累明显低于魏国的条件下,频繁发动战争,企图凭借个人才华创造奇迹,结果破坏了本国的自发性。所以,诸葛亮是权臣。蜀国之败,就败在他的政事理念上——符号高于经济;否则以他的才华,为后人铺平胜利道路是没有难度的,可惜了。三国时期作为世家大族的巅峰期,朝堂中各大世家都是股东。
诸葛亮根据当时的主流,完全可以跟司马懿一样,得益于刘备和刘禅的信任,像曹丕一样搞禅让都行。但诸葛亮是千古忠臣,还是遇到非常信任他的主公的,所以不存在鸠占鹊巢的情况。按照刘备的遗嘱,诸葛亮自从刘备死后就是政权最高领导,刘禅本就是个陪衬,犯不着架空。就这么说,你硬要说刘禅权力被架空,那也是刘备架空的。平衡世家这一点孙十万干得倒不错,把世家制衡得比较好,要知道东吴的权利都不是封的,是底下人自己养的资源。
诸葛亮是个神奇的人物,说起他鞠躬尽瘁吧,就总有人说他独揽朝政大权在握架空后主一代权臣。说起他进武庙十哲吧,就总有人说是帝王为了宣传他忠于后主做后世表率根本不是军事能力强。即便诸葛亮是曹操一样的权臣都没有太大问题,因为他们是那个时代需要出现的伟人,不是权臣的话,就不可能推行很多真正有益的政策了。但是诸葛亮并没有架空刘禅,甚至曹操都没有完全架空刘协。
另外,为什么刘禅不发话,诸葛亮就能够独揽决策权呢?这是因为下属们只能同时对一位领导负责,如果两名或更多领导同时发指令,你要听谁的呢?蜀汉又是内外交困,正是存亡之秋,诸葛亮诸葛亮,这二字不是说着好玩的,正是因为政事上有大才才能叫诸葛亮啊。皇帝是御人最重要,政事稍逊不重要,会御擅长政事的人就可以,所以就交给忠心的诸葛亮去做完全没问题,自己给予充分信任,让诸葛亮一条命令贯彻到底才能更好的提高效率。
最后,诸葛亮和刘禅就完全不一样,诸葛亮盼着刘禅能当家,哪天刘禅开窍了,诸葛亮做梦都能笑醒。而刘禅自己也是确实有自知之明,我确实脑子转不过弯,所以我不乱来,相父聪明,辛苦你多干点,我对你一百个放心,你最好保持身体健康,陪我到我死。哪天要是有个半仙告诉刘禅,诸葛亮身强体壮,能活200年,刘禅也能做梦笑醒。这种彼此间的感情,不是父子胜似父子,所以不能叫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