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唯行:時人畫作不可學

美术人王唯行 2025-03-29 09:32:36

文/王唯行

圖/王希孟

習畫之道,首重師古。前賢積攢的筆墨章法,如同暗夜明燈,照引後來者尋得門徑。然燈盞亦有明晦之分,擇師如同擇友,須得慎之又慎。

千年丹青史冊間,堪作明燈者不過十數。五代荊董李范諸公,元季黃吳倪王四家,至明清則有文沈唐仇、四王四僧。近世畫壇若論開宗立派者,唯黃賓虹以渾厚勝,齊白石以天趣長,吳昌碩以金石立。至於李可染造景深邃,傅抱石破筆淋灕,雖各具風貌,終是旁枝斜出,未得正脈精髓。

鑒畫如鑒人,觀其來處便知深淺。可學者必先得古法真傳,筆尖游走皆見淵源。譬如孩童習字,總須先描紅後臨帖,待橫竪撇捺皆合規制,方談得上自成一體。而今畫壇常見兩種偏頗:或拘泥古法如蒙童背書,或信筆塗鴉若稚子戲沙,前者失之泥古,後者病在無根。

真能承前啓後者,必是既入得古賢堂奧,又出得自家庭院。黃公望寫富春山,取法董巨而自創淺絳;石濤搜盡奇峰,雖師造化卻暗合古意。這等功夫,需得在古人硯池里浸淫半生,再往天地間涵養心性。可惜時移世易,舊時文人案頭的詩書典籍,早化作博物館的玻璃展櫃;昔日畫師筆底的林泉高致,亦成了旅遊景點的門票圖案。

今人習畫,多困於兩頭不著岸。傳統派守著古人畫譜描摹,卻不知古人作畫本為抒懷;革新派舉著創新大旗塗抹,竟忘卻筆墨根基才是本元。要我說,與其爭論中西合璧,不如先補補古文功課;與其標榜個性張揚,不妨多臨幾遍溪山行旅圖。待到能與範寬隔紙對話,同倪瓚共賞太湖,那時節筆下自有春秋。

圖例: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圖》

0 阅读:17

美术人王唯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