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行公布了8月份货币数据:广义货币(M2)余额213.68万亿元,同比增长10.4%,狭义货币(M1)余额60.13万亿元,同比增长8%。
同时,8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8万亿元,同比多增694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5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39万亿元。
8月M2同比增速连续第2个月回落,说明货币政策逐渐回归常态,信贷扩张偏于理性,坚持杜绝“大水漫灌”。
可是,M2仍然增长,货币超发仍在,这个数据到底时好时坏,到底反应出哪些经济信号?
1我们来看看2020年的M2数据,在疫情前,M2增速一直稳定在8%附近,那时都是处于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M2的增速一直和GDP增速和CPI增速之和接近,并没有明显超发。
可是,疫情后经济大幅下行,M2反而上涨到10%以上,货币明显超发了,目的很明显,应对疫情带来的短期冲击。
超发的货币总要找到出处,我们也看到了,现在PPI和CPI都是下行,也就是说实体经济并不需要那么多货币。
实体经济相对低迷,加上国内产能过剩,工业品价格不跌就不错了,根本涨不起来,因此,当下货币如果难以流入实体经济,自然就不会带动工业品的价格上涨。目前,楼市信贷政策没有放松,流入房地产的资金肯定也不大。
那么,最有可能流入就是资本市场,资本都是追求增值为目的。
因此,我们看到上半年债券价格不断走高,银行理财收益率不断走低,就是资金大举流入债券市场的表现。下半年开始货币有所收紧,债券价格有所回落,M2增速回落,这是完全吻合的。2回看近半年的货币总量,4-6月,M2同比增加为11.1%,7月份回落到10.7%,8月份继续下滑,回到10.4%的位置。
这其实也说明,增发货币过多流入资本市场,由于实体经济又恢复的不错,我们在货币的投放端可能不会再加大投入了,由于连续两个月出现缩量,很可能意味着未来只要实体经济恢复如常,货币投放端的投放力度会持续降温,避免过度投资投放资金导致物价疯涨炒作的风潮迭起情况再次发生。
3M1的增长超过了8%,大幅超过市场预期。按理说,M1和M2剪刀差的收窄是一件好事,企业存款增加说明经营状况良好现金流无压力,经济向好理所应当。
可是,今年疫情以来M1一直在持续上扬,中间没有出现任何波动,这反而是不太正常的,因为不论是出口还是消费数据都不足以支撑这一点。
那么,唯一能解释的就是,企业在流动性宽裕的情况下,依然在减少支出收缩规模谨慎投资,市场对未来的预期,也并没有因为货币政策发生太大的改变,这才在数据上表现为M1的大幅超预期。不过,企业会把钱放在活期账户,就意味着还是会准备花这笔钱,这也证明:一是企业自身对经营发展还是有信心;二时企业对经济整体有信心。
某种程度上,我们依然要警惕的就是这个资金的流动性不能淤积,否则就会走向恶化了。
4M2的增长是不能停的。比如说,你在游戏里,花钱造一辆坦克造出来用就完事了。可是,在现实中,我们还需要不断的资金投入来维持坦克的保养、正常运转、人员训练等等。
M2持续增长的这个概念,其实就是维持现状需要的,是增量资金的不断流入,而不是存量资金。
房地产也是这样的,已经投入的资金作为存量资金,在当前和未来的房产价格上是没有发言权的,只有新流入的增量资金才能决定价格。总之,无论目的是维持资产价格还是整体经济系统的系统性风险不爆发,M2是必须要增加的。然而任何事物都有极限,如果在短时间内增长太快就一定会崩溃,最终导致类似于黑天鹅,灰犀牛之类的危机。
我们的M2增长速度可圈可点,保持稳健,与经济的复苏和向好是具有一致性的,制约因素就是风险所在了,基础货币作为楼房中地基一样的存在决定了一切。同样的地基,盖平房和摩天大楼,风险是一样的吗?
刘一手看财经,专注财经热点新视角,资本新故事,财富新观点,欢迎关注,共同探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