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经济就业这么严峻,为什么不能靠房地产继续拉动经济?

巧绿说商业 2024-03-25 05:53:08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8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0%,连续6个月指数高于50%临界点,制造业总体平稳运行,经济增速开始放缓。

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的“风向标”,PMI连续6月高于枯荣线,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形势也是比较严峻。

于是,有一种声音又开始传出来了,那就是:为什么不能靠房地产继续拉动经济?

我就来个形象比喻:用海水解渴只会更渴,因为海水进入体内不仅不会提供水分,还会抽出更多的水分。也就是说,当下用房产拉动经济不仅没效果,还一定会吃掉更多的消费力。一、若房产脱离了刚需,地产拉动经济则是什么镜像?

近10年来,房产的快速崛起,投资炒房的概念盖过了刚需,我们要坚信“住房不是用来炒的”。

如今年如此再次用地产拉经济,鉴于刚需没以前那么有钱了,流程就是变成是这样的:

A、房产商的首付得降到一成或者0首付吧,利率得下调个200个基点吧;B、信贷又得开始扩张,M2开始暴涨,到2021年左右,M2会再次涨到20%以上,房价单年涨幅超过50%;C、一轮疯狂之后,大家好像都觉得有钱了,PPI小幅回升,2021年则是幸福的一年;D、2022年起房价又阶段性见顶,国际资本套现换汇,外汇储备大幅下跌,为对冲保汇率央行不得不加息收紧信贷;F、2022年下半年起,由于消费断崖式下跌,PPI会瞬间暴跌,同比下跌达10%以上,实体又将进入螺旋式通缩,软着陆成为不可能;G、2023年又得在一系列努力后不得不放弃,终于决定保汇率和保房价二选一。

最终,它会有两种结局:一是保房价放弃汇率,实体工业崩盘,回归半农业状态,货币拉美化;二是保汇率刺破房价泡沫,大规模个人破产引发银行烂账,商业银行破产,经济丢失30年都是轻的。

二、高房价会拉低消费力是共识,也会是新生儿减少的主因

当前的经济放缓,疫情只是一部分,更重要的还是居民的消费力疲软。以前民众在应对不确定事件都有提前储蓄,如今民众具备一般的购买力储蓄,还有买房贷款的负债。

疫情下,大部分人的收入下降结合负债,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削减掉一切可削减的开支,没有消费就没有收入与就业,这就是问题的所在。

高房价拉低消费力已经是一种共识,即使没有疫情,我们的经济也处于居民高负债的趋势,黑天鹅只是加速这个进程而已。

再来看看,高房价都已经影响生育率了,我们可以看看2019年12最新的世界人口统计表,全球人口正在遭遇危机绝不是危言耸听的。

高房价让人口增长率下滑,这里面有很多逻辑悖论是相关的解:

其一,高房价与城市化几乎是同时发生的,很难说清楚到底是房子太贵限制了人们生孩子,还是现在的人真的是不太喜欢生孩子,也许两者都有吧。其二,到底是因为没房找不到对象,还是因为找不到对象而没房?事实上还是有很多女孩子愿意和男生共同负担房贷。

无论如何,房子这个牵动着一代人神经的神奇产业应该逐渐从舞台中心退出,人口增速放缓和城市发展速度减慢,以及交通设施的完善,注定房地产要进入去泡沫化的时代。

此时,我们要将大量的资源从房地产行业抽出,去服务其他行业,这才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三、真正拉动经济、拉动就业,只能靠实体产业

俗话说:生产力有多少,财富就有多少。

我们要知道,刺激房地产背后是人们负债15-30年作担保。买房的人背负巨额债务,导致消费欲望低。不买房的人因为高额的租金,消耗了手中大量的资金。

那内需还剩什么?指望房东们嘛,他们只会在买房,买车,买奢侈品等,根本不会把资金用到实体经济,不会去开工厂,不去创造经济。

这些年,实体经济搞不动的主要原因也正是房地产在扯后腿。毕竟实体经济发展要靠两个东西:一个是资金,一个是人力。

也就是说,创造价值的是制造业,在制造业之上解决就业的是服务业,房地产跟盖房子是俩概念,盖房子能产生价值,但所有地方的成本只有2000一平,剩下的全是金融溢价,本质根本不产生一分钱的财富。

就像你做了100个包子,每个1块钱,总值100块,你涨价到2块一个总值200块,这期间完全没有创造任何价值,你总不会以为无限涨价,就能永远繁荣吧?

值得欣慰的是,疫情下,我们已经有亿万级别的拯救实体经济政策,比如重启宽松货币政策的潜在4到5万亿补血;2万亿特别国债支持经济恢复;金融机构让利1.5万亿给实体经济等等,必须要配合更多的让利实体经济救市才能维持就业,促进消费。

最后的话:再用地产拉动,救市陷入“荷兰病”

经济类公共政策研究中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案例叫“Dutch Disease”,也就是荷兰病,这个概念是在1977年由《经济学人》提出的。

最开始特指60年代荷兰由于发现大油气田之后资本大量流入油气开采行业,本币升值叠加工资福利等成本增加造成本国制造业衰落的现象。

可见,“荷兰病”现在已经不只是资源诅咒,而是被广泛用于描述短时间内的巨额资本流入抬高社会用工成本进而摧毁其他行业竞争力的现象。

从长线来看,靠增加房地产信贷来刺激经济就会是一个饮鸩止渴的举措,今天产生的通胀,都会在未来几十年以通缩形式还回去。钱还是那么多钱,房还是那么多房,但未来购买力和经济增长潜力就会被透支没了。

刘一手看财经,专注财经热点新视角,资本新故事,财富新观点,欢迎关注,共同探讨,谢谢!

0 阅读:0

巧绿说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