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汽车人》吴毓
正在建设的“上汽大众奥迪全新工厂”被媒体高度关注。
有官媒评价其为“中国制造的含金量越来越高,高端智驾开启了全民化”。这是一条尚未投产的产线,为何有这般评价?
一方面,奥迪并非刚刚国产。早在1988年就有3万辆奥迪100以技术转让的形式在华组装生产。那是豪华品牌首次本土制造,也是中国汽车工业再次跃进的起点。
另一方面,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上周才在上海临港投产,9个月的建设时间刷新了特斯拉的“上海速度”,灵活高效的商用储能也是全球新能源产业都在面临的挑战。疑惑之后细细点检,确实有一些方向值得关注。

首先,这是对跨国品牌在华创新合作模式的鼓励。上汽大众奥迪工厂未来投产的车型是AUDI,其背后是跨国公司与中国企业在汽车领域开启全新合作模式。这是基于中国市场在移动互联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优势、中国企业在供应链垂直化管理的领先优势,完全不同于此前的市场换技术。
在上汽奥迪项目的合作中,上海与德国分别部署研发团队。德国团队负责车辆的内外饰设计与底盘调校,传承德系操控的优秀基因;中国团队负责人机交互、智能座舱的需求定义,制造更符合中国用户口味的产品。这种接力工作、协同开发的工作模式,同样是合资合作的首创。

其次,这是对本土智能平台、智能技术的支持。即将投产的AUDI将大量采用本土研发的智驾、智舱技术。“中国制造的含金量”与“智驾开启全民化”并非空穴来风。
新车采用的数字化平台,是基于奥迪与上汽共同开发的智能数字平台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智能分区电子架构为下一代智能车提供基础架构支持。新车采用的智驾系统来自上汽与Momenta合作开发的高阶智驾系统,领航辅助驾驶支持城市路况和高速路况,智能泊车则支持远程泊车辅助和自主学习泊车。
这种平台与技术的共享,不仅会大幅缩短新产品的研发周期,更会在立竿见影地降低采购成本。

对于上汽与奥迪,这是看得见的直接收益。对于中国汽车行业,这是举得起的一面红旗。
今天,我国智能网联汽车的产业体系已基本形成,不仅人机交互技术保持领先,而且拥有持续创新积累的技术和品牌优势、完善配套能力形成的产业链优势。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在2024年曾表示,未来的方向是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构建新型产业生态。
官媒报道鼓励的是跨国企业在华的创新合作模式,倡导的是更多应用本土技术平台与研发体系,促进高端制造业发展的同时,推动汽车行业提质降本,进一步巩固新能源汽车与智能汽车的竞争优势。
上汽奥迪新工厂与AUDI E量产,表面是奥迪品牌的迭代与重塑,本质则是中国汽车产业的多元化、创新力与可持续已经锋芒难掩。【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