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涵美一
图/来自网络,侵删
01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婆婆和你的关系不好,不仅在带孩子一事上从未帮过你,而且还时不时的“挑事儿”,那么,她生病需要照顾、或者是晚年的养老,作为唯一的儿媳,你是否愿意伸手帮一下她?
倘若不管婆婆怎么刁钻、刻薄的待你,但你的丈夫至始至终都维护你、对你掏心掏肺,那么,你是否可以看在丈夫的面子上,对婆婆大度一些呢?
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肯定有不同的答案:有人做不到大度、无法原谅,可能会选择和婆婆老死不再往来;也有人或许会一笑而过、不再计较,对婆婆“以德报怨”。
其实,一直以来,关于婆媳关系,很多人都会秉承着“你对我没有尽过一丝情分,那到时就别怪我对你不管不问”的态度,毕竟,人与人之间终是要以心换心的。
我们常说,十年看婆十年看媳,也总是喜欢以这个观念去讨论婆媳之间的相处。虽说现在的婆媳关系不如以前那样剑拔弩张,有事无巨细的好婆婆,也有懂得感恩的好儿媳,但仍然还是会有一些脾气、习惯、性格合不来的婆媳。
很多人都说,婆媳矛盾的调和,主要看中间的那个男人,只要他拎得清、不偏颇,两个女人就不会上演太过激烈的“婆媳大战”,家庭也相对会安宁一些。
这种说法,对,但也不完全对。
遇到一位性格强势的婆婆,和儿媳发生矛盾时,男人倘若维护她,她会更加得寸进尺,但若不维护她,她又会处处找事儿,长此以往,再公平、公正的男人也会支撑不住,只会想办法逃避。
对于这种男人,如果他解决不了你和婆婆的矛盾,但就是对你不可挑剔的好,你会在婆婆瘫痪在床时,不计前嫌,悉心照料她吗?
02
老家的邻居刘姐就是大家口中公认的“以德报怨”的好儿媳。
三年前,刘姐的婆婆瘫痪在床、无法自理,因为丈夫在外务工,一时也顾不上,刘姐便毅然关掉了县城里开的小店,回到了婆婆家,寸步不离的照顾她。
刘姐的丈夫有一个姐姐,考虑到大姑子嫁的不算太远,刘姐和她经过商量,决定每人三个月轮流一次照看婆婆,最初,大姑子还会准时回到家帮忙,然而,过了大半年后,她便开始以各种理由推脱,从陆陆续续来几天到最终不再出力、只是拿一些钱。
好在刘姐想得开,再加上两个女儿没课时(大女儿高二,小女儿初三)会回来帮她,她便一个人把照顾婆婆的重任担了下来。
这三年,她吃住都在婆婆家,很少过问两个女儿的学习,一心扑在了照顾婆婆上:她不仅把婆婆的几块菜地打理得井井有条,而且把婆婆伺候的也面面俱到,甚至,为了让婆婆可以出门透透气、有一个好心情,她还特地买了一个轮椅。
诚然,也正是在她的细心呵护下,她的婆婆,一直到今年九月份去世,身上都是干干净净,没有一丝肮脏的地方,也没有一块褥疮。
村子里很多人只要一提起刘姐,就会竖起大拇指夸她人好、心善,在大家的认知里,婆婆以前对她的态度那么恶劣,她都能不计前嫌地贴身照顾了三年,这份气度不是轻易能装出来的,也不是所有人都会拥有的。
不过,人们的称赞对刘姐来说无足轻重,她之所以会照顾婆婆,完全是看在丈夫的份儿上,她曾说,如果不是因为丈夫,她或许也会对婆婆不管不问,毕竟,她和婆婆之间的恩怨不是过了这些年就可以化解的,她其实对婆婆也是恨之入骨。
刘姐的婆婆对她不好是村子里人尽皆知的事情。
刘姐的性子文静、为人老实,她婆婆则是急脾气、还有些强势,自从她嫁了过来,就一直被婆婆各种嫌弃和刁难。
没有孩子的时候,刘姐就像是一个免费的劳动力,全家人的吃饭、洗衣都被她一个人包完,甚至她临产前的几天,也都要早出晚归去田里劳作。
刘姐生下大女儿的时候,婆婆听说是女孩,原本去医院走到半路的她又折返回了家,暂且不说整个月子期间,婆婆对刘姐、小孙女不管不问,一直到孩子长大,她几乎都没有正眼看过。
大女儿即将三岁的时候,二女儿出生,大出血从医院回来的刘姐,因为被婆婆嫌弃“不吉利”,不让她进正屋,让她住在放柴火、杂物的一间破屋子里,平时除了催她接着生之外,再无任何关心的话。
就这样,因为接连生下了两个女儿,刘姐的婆婆没给过她好脸色,不仅在家对她恶语相向、骂骂咧咧,而且还时不时当着乡里乡亲的面儿骂她“不争气、没用、生两个赔钱货给家里人丢脸!”
好在刘姐的丈夫还算拎得清,他看不惯自己母亲的跋扈,每次都会维护刘姐,但,不管他怎样苦口婆心地规劝、调和,全都无济于事,有时,甚至会被训斥是“娶了媳妇忘了娘的窝囊废。”
03
小女儿满月的时候,因为受不了母亲无休止的“唠叨”,刘姐的丈夫提出分家的要求,执意要带着老婆、孩子过。
婆婆见自己的儿子心意已决,把不满发泄在了刘姐的身上,称是她挑唆、挑拨离间,不但狠狠的扇了她几个耳光,而且坐在村口骂了她整整一天。
不过,尽管分家的过程曲折、心酸,但最终还是如愿,而且为了防止不必要的纠缠,刘姐的丈夫刻意选择了一块偏远的田地,建了一间小房子。
然而,即便如此,依然挡不住婆婆的故意找茬儿,她总会时不时地跑到刘姐家,有时会讥讽刘姐几句,称她“太装、太有心机”,有时则表示要让自己的儿子和刘姐离婚,让刘姐带着两个女儿滚出去。
小女儿刚上小学的那年冬天,一家人差点煤气中毒,婆婆得知后,不由分说地打了刘姐,说她是扫把星,自己不想活就算了,还想害死孩子和丈夫。
刘姐不堪忍受婆婆的打骂,愤起反抗,自此,她和婆婆的关系彻底决裂。
后来,大女儿上四年级的时候,丈夫带着刘姐去到了县城,给她们母女三人租了房子、安定下来后,他便南下务工,而刘姐也在县城找了一份服务员的工作。
这些年,夫妻俩靠着肯吃苦的韧劲儿,慢慢在县城买了房,很少再回老家,即便是每年春节回去,丈夫也是先征得刘姐的同意,从不勉强她。
不仅如此,为了补偿刘姐和女儿,丈夫对她们是有求必应,不仅从没有说过一句狠话、气话,而且在吃穿用方面,全都紧着她们母女三人花。
只要想起这些往事,再想起村里人对她的赞扬,刘姐总会摇头叹息:“其实,时至今日,我自己做梦时依旧对婆婆充满了恨……我所受的委屈、两个女儿所受的苦,只要一有触点我都忍不住流泪。不过,好在丈夫还知道心疼我,这些年,婆婆没有给过的温情,没有做过的事情,他全都做了!而且他是真心的把女儿们当宝贝一样宠爱。所以,为了不让他为难,也为了我们娘仨还有经济来源,我就当作是替他尽点孝心吧。”
04
刘姐的经历让我想起涂磊老师说的一番话:
“女人,如果爱你的丈夫,那就爱屋及乌吧,受点委屈又何妨,那是你爱人的妈妈啊。”
很多时候,女人们之所以会在婆媳关系中“忍辱负重”,的确是看在自己所爱之人的面子上,只是,如果不想让她在一味的退让中寒心,也需要男人懂得感恩和包容。
婆媳矛盾,是每个家庭少不了要面对的一道难题,有些人处理得当,一家人其乐融融;而有些人调解不好,亲人就犹如仇人。
世人常说:女人只要嫁了人,就必须得承担起照顾男方父母的责任。
其实,没有谁就必须得一味的容忍、付出,人与人之间更多的还是以心换心。
大多时候,不管男人是偏袒自己的母亲,还是维护妻子,只要他对女人多一点关心和疼爱,那么,当他的母亲遇到难处时,女人还是会不计前嫌的“以德报怨”。
照顾了瘫痪婆婆三年的刘姐,其实也曾对婆婆恨之入骨……只是因为丈夫的爱,她选择了宽容。
有句话叫:爱人者,人恒爱之。
给对方的爱,其实都是间接给自己积攒的善。
所以,男人们,与其在母亲生病需要有人帮忙照顾时,责备妻子“无情”,不如想一想,在母亲为难她时,你又做了什么。
是否,曾给了她足够的温情和爱。
去,足以弥补她所受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