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涵美一
图/来自网络,侵删
前一段时间,小叔子结婚,婆婆给淇淇打了电话:你能不能借我五万块钱?
婆婆的意思是当初为了筹备淇淇和丈夫的婚事,家里拿出了20万付了房子的首付,动用了大部分的积蓄,现在小叔子结婚,暂且不说买房一事上帮不上太多的忙,就连彩礼、婚礼都没有太多的钱去张罗。
淇淇没有急于给出答案,而是问了婆婆:妈,您问过大山没?他是什么意见?
谁知,婆婆很不耐烦:我问他干什么啊?我又不是不知道,他的钱都归你管,他在家里又做不了主,还不是都得听你的。都是一家人,给你说不就行了?
淇淇笑了笑:妈,您别急,我没有别的意思,我和大山都是各管各的钱,今年您也知道,因为疫情企业都不好过,我工资也不是太高,只能借您两万,其余的您让大山给您就行!
淇淇的这番话让婆婆顿时心生不满,她提高了嗓音质问:你是不是怕我以后不还你?我给你写一个借条还不行吗?要不是小威结婚,家里没钱,我也不会去找你借这一点钱的,都嫁过来五年了,怎么就借五万块钱,又是找这借口,又是朝那推脱的,我看你就是一个外人!
婆婆的说法让淇淇既无语,又觉得可笑。
她说的其实是实话,结婚这五年来,她和丈夫确实没有把钱放在一起,一是因为丈夫还要还名下的房贷,每月扣除后负责日常吃穿用已经所剩无几,二是她负责三岁女儿的所有花销和家庭偶尔的娱乐,虽说每月也能攒下一些钱,但也谈不上很多,因此,两个人一直也没有把钱放在一起的打算。
而淇淇觉得可笑的是,本来婆婆借钱,最应该找的是自己的儿子,而不是她,再说了,似乎需要用到钱的时候,婆婆才想起了自己是“一家人”。
记得她和丈夫结婚的时候,婆婆确实也拿了20万付了房子的首付,只是,房子上不让加上她的名字,因为婆婆觉得“她一个外人,加上名字就相当于把钱给了她,还没过日子,谁知道靠不靠谱。”
至于彩礼,由于婆婆称拿不出太多的钱,淇淇也没再提,为了这事,当时,她的父母还勃然大怒,因为在他们看来,婆家明显太欺负人,淇淇就是空着手嫁了过去,不过,虽说父母看不下去,但还是给了她五万块钱的陪嫁。
婚后,淇淇和婆婆的关系很是一般,最初因为不住在一起,也没有什么矛盾,直到她怀孕、生下了女儿,婆婆来家帮忙照看,两个人才有了一些不愉快。
婆婆性格有些强势,总是喜欢让淇淇按照她的意愿行事,暂且不说在生活习惯上总是看不惯淇淇(嫌弃她晚睡早起、不爱运动),就连在孩子的喂养上,婆婆也总是让淇淇按照她以往的旧方式去一一照做。
当然,这并不是婆媳之间最有冲突的地方,最让淇淇崩溃的是婆婆在“金钱”方面对她的态度问题。
淇淇喜欢网购,每次只要婆婆看到快递,总会唠叨一句:买那么多东西,得花我儿子多少钱?他上班不容易,你省着点!
即便淇淇解释花的是自己的钱,婆婆也会置之不理。
而倘若淇淇是给婆婆买衣服,或护肤品,她在得知花的是淇淇的钱时,习惯问一下价钱,若达不到自己的预期,便会不满意,因为“太便宜。”
长此以往,由于婆媳之间存在很大的分歧,遇事难以达成共识,在小孙女满了一百天,婆婆便果断回了老家,在这之后,她和淇淇也就仅限于每年过年的那几天见见面,其余时间再未有过交集,而淇淇的女儿,也由她的母亲一直带到上了幼儿园。
这些年,婆婆不仅和淇淇几乎零交流,两个人很少通电话,而且对自己的小孙女也是不管不问,从没有主动视过频、或者问一问小孙女的状况。
有时,想一想自己和婆婆的关系,淇淇既憧憬又生气:她希望能和婆婆处好关系,但又总是不满婆婆说一不二的强势脾气。
好在这几年,丈夫对她是真的掏心掏肺,在家庭生活里也从来没有缺席过,不管是做饭、洗衣、操持家务,还是照顾女儿,他都是一有空闲时间就力所能及地帮淇淇。
除此之外,对女儿,他也是极尽宠爱。
也正是出于这些原因,当婆婆突然提出借五万块钱时,淇淇才愿意借一部分给她。
“不知为啥,我总觉得婆婆给我的感觉是,花她钱的时候,我就是一个外人,花我钱的时候,我就是一家人。
可是像借钱这种事,不管我和丈夫的钱在没在一起,婆婆于情于理,都应该先找她的儿子,而不是找我,至于我,借不借、借多少都没有错。
其实,说实话,我们这几年也没攒下太多的钱,我和丈夫的情况彼此也都心知肚明,我只能说,自己有多大能力就办多大的事。当然,我不会阻止丈夫,毕竟是他的亲弟弟,而且婆婆当时为了操持他的婚事,确实也付出了很多,他在自己能承担的范围内看着借吧,我不会有任何埋怨。”
实话讲,我也觉得淇淇没有做错。
能不计前嫌借给婆婆一部分钱,已经算是比较通情达理的了,毕竟,她也需要养家和生活。
其实,一直以来,不仅是淇淇,我身边也有一些女性朋友,她们也总会感叹:在婆家,需要自己时,自己就是一家人,不需要自己了,自己就是一个外人。
这种现象,虽说或许不是每个家庭都会存在,但说到底还是缺少“界限”。
我一直觉得,婆家的事情,不管大小,都应该让自己的丈夫冲在前面,而女人,做好自己妻子、儿媳妇的本分就好。
有些女人,为了得到婆家人的认可或重视,或者禁不住丈夫、婆婆“都是一家人”的劝说,遇到事情往往喜欢“表现”,虽说当时是解了一时之急,但过后,可能并不会讨好。
很多时候,女人在婆家过于大包大揽,非但不是一件好事,反而还特别容易出现过错,造成“里外不是人”的局面。
就像淇淇,本来借了两万块钱已是很难得,但由于没达到婆婆“借五万块钱”的预期,她依然被埋怨。
说到这里,小叔子结婚,婆婆找大儿媳借钱,若是在能力范围内,大儿媳该借吗?是全部借还是借一部分?
其实,在我看来,一方面要看和婆婆的情分,一方面也要看与丈夫的感情。
如果和婆婆的感情还算可以,有难处时婆婆也伸手帮了一把,那么,借钱之前把还钱的事情(谁还钱,或者是找谁要)都商量好,有借有还,那么,自然是可以借的。
如果和丈夫的感情深厚,丈夫对你也是百般呵护,不管婆婆之前对你做了什么,都可以看在丈夫的面子上,借一些。
当然,如果是和丈夫共同的钱,那么,借不借、借多少需要你和丈夫去商量;如果是你自己挣的钱,那么,借不借都需要你自己做主,任何人都不能强迫,哪怕是丈夫、婆婆,也不能去勉强你。
小儿子结婚,婆婆找大儿媳借五万块未果,心生不满:你就是外人!
在借钱这件事上,婆媳之间都要放平心态。
作为儿媳,借不借、借多少都要量力而行。
而作为婆婆,如果没能达到你的要求,要理解一下晚辈、不要生气,毕竟,都要养家糊口,都有压力,没有谁的钱是大风刮来的。
家庭关系也需要维护和经营。
有时候,不是遇到时间用到ta了,ta就是“一家人”,而是,不管何时何地,我们都是一家人。
如此,才更容易家和万事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