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涵美一
图/来自网络,侵删
这两天,堂姐家有些“不太平”,姐夫和她大吵着要办离婚。
起因是,姐夫觉得伯母是刻意挖苦他、看不起他,而堂姐却认为伯母就是那样的性子,是姐夫太过小心眼。
事情还要从元旦那天说起。
那天中午吃饭,在谈及过去一年的收成时,伯母忍不住问了一句:你们今年上班怎么样?受疫情的影响大不大?挣没挣到钱?
堂姐还未来得及回复,伯母又特意问了姐夫,“大军,你今年应该没少赚吧?”
姐夫笑了笑,“也就那样,勉强够花了。”
伯母继续说道,“那怎么着也比我们赚得多吧,再怎么说,你也是在大城市生活,肯定比我们种菜、卖菜强!你看邻居家那孩子,虽说今年经济有些不景气,但他还是没少赚钱,连车都又换了一辆。”
听到伯母的话,为了避免姐夫尴尬,堂姐赶紧出面打了个圆场,“哎呀,妈,你就别问那么多了,各家有各家的难处,在外毕竟不比在老家,什么都需要花钱,能裹住吃穿住行已经很好了!”
本以为伯母会适可而止,谁知,她提高语调说了一句,“那敢情你们这一年都白干了?什么钱都没赚到?吆,那在大城市里怎么过啊!可苦了我那个外孙女了。”
堂姐拽了拽伯母,继而嗔怪了她几句,“妈,您放心吧,我们俩再怎么苦,也不会苦了孩子,您就别再喋喋不休了!”
伯母听后虽说心生不满,一个劲儿地抱怨堂姐不知好歹,但老人家唠叨了两句就此作罢。
本想着事情到此也算是翻了篇,然而,姐夫却对伯母的这些话一直耿耿于怀。
那天回到家后,他怒气冲冲地告诉堂姐,以后再回娘家就一个人带着孩子回去,他绝对不会再登岳母家的门。
堂姐觉得姐夫太过小题大做,明明就是几句话的事,不至于让他如此动怒,更何况,伯母也并没有什么过分的言辞。
姐夫火冒三丈:“怎么不过分?你妈说的那些话你难道没听出来吗?不就是间接的看不起我吗?嫌我不能赚钱,让你们娘俩儿受苦了。”
堂姐耐心给姐夫解释:“咱俩结婚三年了,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母亲的为人,她一直就有些唠叨,想到啥就说啥,你不想听的不听就是了,干什么和一个老人计较。”
然而,不管堂姐怎么苦口婆心地规劝,姐夫都偏执地认为伯母就是话里有话、看不起他,“我知道你母亲一直都对我有意见,当初她就认为我是心高气傲、非要跑到城市生活,非要让她闺女跟着我过苦日子,这几年,虽然有时她没明说,但我都能感觉得到,本来嘛,她既然看不上我,我也就没必要跑到她面前给她老人家添乱,这样对谁都好!你也不用再劝了,你妈你当然会向着她说话了。”
看着姐夫的态度,堂姐也失去了耐心,她忍不住说了一句:“我妈就是那样的人,你让她怎么办?难道要向你道歉?”
这一说不当紧,姐夫听到后更加生气了:“你什么意思?你是说我就应该包容她、理解她?不管她是对还是错?凭什么?就凭她是长辈,我就得事事都不能计较?”
堂姐冷笑了一声,“就凭婆婆之前对我态度不友善时,你也是这样劝我的!
还记得吗?我坐月子的时候,我妈千辛万苦从老家带了一些新鲜的蔬菜,可婆婆怎么做的?我妈前脚刚走,她后脚就把菜都扔了出去;我在家带孩子,婆婆从不帮忙就算了,哪次来咱们家不是酸言酸语的讥讽我不赚钱、吃闲饭?这些事你也不是不知道,但你是怎么做的:不是说婆婆就是那样的人,让我别和她一般见识,就是指责我小肚鸡肠,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现在倒好,我母亲就说了几句不中听的话,你就开始受不了,就各种生气、愤懑,你能不能不要那么自私、双标!”
堂姐的这番话,让姐夫顿时哑口无言,他支支吾吾,只扔下了一句“既然你怨气那么大,那就离婚单过好了!”
一直到现在,他们两个人还在冷战。
我问堂姐,是不是真的想和姐夫离婚。
堂姐一脸愤懑:他要是离我就随他!谁离开谁活不下去啊!我受委屈时他觉得小事一碟、无关痛痒,可是他遇到一丁点儿不公了,他就觉得事关重大、忍无可忍了,你说,哪有这样的人?这哪像是对待一家人的态度?
听得出来,堂姐也只是一时在气头上,她和姐夫也没有到了非离不可的地步。
实话讲,他们两个人矛盾的根源,无非是没有换位思考、互相理解罢了。
其实,生活中,会有一些男人,在妻子被刁难时,他们要么选择忽视,要么就是和稀泥,可一旦类似的事情发生在他们身上,他们就会“长篇大论、喋喋不休”,此时,妻子自然会有心生不满。
对很多女人来说,有时候,不是某件事情本身让她们生气,而是在这件事情上家人的态度,尤其是男人对她的态度,让她产生了情绪。
发生事情时,男人没能站在她的角度为她考虑、没有给她足够的安全感,特别是在家庭中,遇事从不会为她“主持公道”,那么,当男人们遇到类似事情,需要她们安慰、开脱的时候,她们一定会愤愤不平。
因为,男人们从没有客观、公平地对待她们。
任何时候,夫妻都是需要互相理解与体谅的,而不是一个人被不公平对待时,另一个人却是事不关己、无所谓的态度。
涂磊老师有这样一段话:“婚姻里,你以为责任是什么?你以为责任就是终身相守,扔几个钱在家里?真正的责任是要在乎你所爱的人的每一分、每一秒的感受。”
真正的爱一个人,不是你觉得是为ta好,而是要像对待自己一样去对她好。
婚姻不易,找一个能厮守到老的人更是不易,如果不是遇到了难以调和、解决的矛盾,不妨遇事都各自退后一步、包容一点。
要知道,善待自己的伴侣,其实就是善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