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发动机热效率,动不动就是45%,我们真的重挫日本制造了吗?

汽车扒一扒 2024-08-19 21:01:18

过去一年,新能源车板块,内燃机的热效率直线飙升,不少企业都喊出了“只有更高,没有最高”的口号。

比亚迪热效率46.06%,广汽热效率46%,奇瑞热效率44.5%等等。

过去两年,国产车的内燃机正在以一个非常夸张的速度成长,不少企业喜欢用热效率来体现自己的技术优越性。

热效率是什么?

简单来说,就是能量转化能力,热效率越高的车型,汽油燃烧时所产生的动能就越多,所以很多企业想要用热效率的方式,将技术用数据量化的方式展现出来。

这里有两个明显的问题:

1 、一台内燃机的强势与否,用热效率单一标准来衡量非常粗糙,并不能展现出来问题,内燃机是一个非常明显的“木桶短板效应”产品,长板可能没那么明显,但短板将会让一台内燃机的所有优势付诸东流。

可靠、稳定、NVH、节能,都非常重要。

2、热效率是动态指标,是根据车速、转速以及内燃机的健康度、机油温度以及车辆加减速来决定的。

以某国产车热效率45%的数据来计算,其实这只是在实验室中得出的数据。

所以,极高的内燃机热效率更多的是一种营销话术,并不代表内燃机真正意义上的强势与否。

另外,新能源时代内燃机的热效率整体都高,主要是两个原因:

1、新能源车中的内燃机对动力需求降低,因为有电池+电机补强了整车的动力属性,所以在新能源技术中,内燃机的马力、功率都比较小。

设计方向更多偏向于节能,所以天生热效率就更高。

2、内燃机在设计的时候不挂载附件,比如说变速箱、空调等附件,工作压力可以交付给电池,内燃机的挂载附件更少,所以天生热效率都会更高。

自然,油车的热效率在新能源车面前就会变得更低,没有优势。

这里有两个思维悖论,一个是很多人认为,中国制造的内燃机已经全面超过了日本、德国制造,这是明显的带偏思维。

内燃机的真正强势评定点,是如何做到长期使用不会出问题,这个长期使用不仅仅是大公里数,而是超长周期,内燃机可以做到短期大公里数不出问题,但很少可以做到长时间依然很稳定。

这里考验的是零配件、总装、设计能力。

另一个思维悖论是,很多人认为内燃机这种高强度、高精密产物,用数据的强势与否就能标定出来优劣,这是典型的思维误区。

全球层面顶级的内燃机,其实宣传的热效率都很低,比如说大众全新推出的EA211 EVO,热效率刚刚超过38%,日产的VC-Turbo三缸机热效率也不超过39%。

为什么热效率低,就是因为企业宣传的是装机热效率,且油车的发动机设计方向兼顾了动力和寿命,无法做到一味的高热效率。

事实上,新能源车的内燃机正常工作效率,至少下调了5%,也就是牺牲了动力,更偏向于发电机的混动发动机,正常的工作效率其实也就是在40%左右。

4 阅读:892
评论列表
  • 2024-08-20 12:39

    因为吹牛不用打草稿,虚假宣传恶意误导在中国也不用承担后果

  • 2024-09-25 09:35

    光发动机热效率只是单方面,车子匹配变速箱和车身风阻力都需要时间磨练的

  • 2024-08-27 21:01

    因为脸不会红

  • 2024-09-02 23:14

    你信不信我们只用嘴就可以把发动机热效率提高到90%以上,地球第一[得瑟]

  • 2024-09-04 17:24

    大众的热效率是以轮输出计算的,包含发动机,变速器,传动轴及电气系统等损耗在内。nb大王只是算发动机轴输出的,其余不记。若按大众的算法,nb大王的发动机再算入发电机效率0.9,电池充放电效率0.8,再算上电控电机等效率0.85;原来45%就只剩下27%了。

    粤羽 回复: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大众的38%,国产的27%,为什么大众远没有国产的油耗低?
  • 2024-08-24 22:00

    痴人说梦

  • 2024-09-11 22:36

    懂机械的人都知道,优秀的机械素质不是单一方面体验出来,设计,材料,工艺,组装,控制单元,部件,等等来体验的,

  • 2024-09-03 19:08

    人家怎么说,你就得怎么听!你还能去证实真实性吗?

汽车扒一扒

简介:懂车,更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