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对王毅外长说了两个感谢,慕尼黑这一幕

八戒说科学 2025-02-18 10:46:44

以色列此次一反常态,对中国态度温和,王毅外长获其连道两次感谢。慕尼黑这一幕彰显,中国确已日益强大,令人感慨。

据新华社报道,王毅外长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后,与以色列外长萨尔举行会谈,重点讨论了加沙局势及双边关系进展。

王毅外长强调,期望停火安排获有效实施,迈向全面持久停火。中方着眼长远,致力于发展中以关系。

萨尔称,以色列感激中国二战时庇护犹太民族,并赞赏中国工人在以克服战事挑战中作出的贡献,对以中关系充满期待,将坚持一个中国政策。

如何看待以色列突然对中国表现友好?需理性分析,考虑其背后的外交策略与双方利益,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

目前,巴以已达成加沙停火协议,此为初步成果。接下来将展开第二阶段谈判,以色列期望中国支持,以获取更多大国后盾。

加沙停火仅是初步,战后重建与巴勒斯坦人安排更为关键,但目前各方对此存在较大分歧。

内塔尼亚胡揭露,特朗普的“接管加沙”计划事先已通报以色列,以方视其为唯一可行方案。

中东国家普遍反对,要求巴勒斯坦人留居本土,以此重建加沙,并力推实现“两国方案”。

以色列现示好中国,意在利用中国在阿拉伯世界的影响力及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身份寻求更大支持,并看重中国在中东的调解作用,从中以关系与合作角度看,中国极具拉拢价值。

中方在加沙问题上立场一贯,王毅外长明确指出,中东问题的根本解决之道在于实施“两国方案”。

其次,以色列提及二战时中国帮助,似为单纯感谢,实则意在国际舆论中塑造知恩图报形象,以挽回加沙冲突导致的国际声誉损失。

巴以冲突爆发后,以色列军队在加沙造成的惨剧及对黎巴嫩等周边国家的进攻,均严重损害了其国际形象。

内塔尼亚胡曾声称二战时无人援助以色列,而今却感谢中国,此举意在美化形象,改善国际地位,实质为政治策略。

最终,以色列向来自视甚高,现今却对中国示弱。究其原因,乃是中国实力增强,国际地位与影响力显著,迫使以色列正视现实。

以色列前驻联合国代表曾傲慢挑战中国,随即遭中方严厉回应:“视中国为对手,是以色列选错目标。”此言后来影响力大幅提升。

在中国,以色列的蛮横首次失效,中方未予理会。以色列现主动示好中国,表明其对欺负对象的辨别,心中有明确标准。

当然,这些都以强大的中国为后盾,若无此支撑,尊重与尊严便无从谈起。

0 阅读:9

八戒说科学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