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龚宸芫
编辑|李国政
出品|帮宁工作室(gbngzs)
“推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还有不少需要破解的难点热点问题,比如探索商业闭环模式、制定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标准等。”
“2015-2022年,美国报告的自动驾驶测试事故达543起……国内来看……各自动驾驶企业的自动驾驶系统,每过十几公里或者几十公里就得接管一次。从这两个数据看,自动驾驶落地道路还很漫长。”
▲同济大学教授、汽车学院副院长熊璐
近几年,车路城协同发展问题是相关行业心中的一根刺,而它又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现实要求,被相关行业高度重视。2023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首场分论坛就聚焦该问题,以期明确中国方案建设路线。
3月31日,论坛在北京开幕。本届论坛为期3天,以“推进中国汽车产业现代化”为主题,共设有2场全体会议、9场开放专题论坛和4场闭门会议。
本届论坛围绕多个话题展开深入讨论,包括全球汽车产业发展形势、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路径、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战略、动力电池等核心产业链供应链发展趋势、新一代汽车消费变革趋势、汽车与能源协同发展策略、新型交通能源保障体系,商用车转型方向、汽车后市场创新路径、汽车数字化与智能制造模式等。
当日上午,首个分论坛——第三届双智论坛以“车路城协同发展的中国方案”为主题,深度探讨如何打造涵盖路侧感知、通信、能源、定位、算力等在内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明确中国方案建设路线。
专家、学者和企业方还探讨了如何构建城市综合道路交通体系,利用智能化手段提升城市管理和交通治理水平;如何完善面向汽车、出行、交通管理和城市管理等不同应用场景的技术方案,以及多部门、跨部门的双智协同推进机制。
通过这场论坛,可以看到,在中国车路城协同发展道路上,还有不少障碍要跨越,虽然困难重重,但未来仍值得期待。
01.道阻且长
要实现自动驾驶,单车智能和车路协同是两大支撑点。行业主流观点认为,单车智能和车路协同是并行发展、互补的关系,两者最终将走向融合。
从2010年起,国内开始推进车路协同的试验和建设。车路协同发展至今,整体上产业链已经搭建成熟,主要包括车、路、云、网、图五大关键环节。
自2016年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相继建设,车路协同开始了城市层面的落地应用。2021年,住建部和工信部出台的16个双智城市试点,则将车路协同与城市深度绑定。
论坛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兼首席专家张永伟建议:“城市越来越参与到车、路的工作中来,我们建议‘车路协同’这个词科技升级为‘车路城协同’。”
在他看来,车路城协同是一个新的系统,超出车路边界,能将汽车、城市、道路这些方面大家同轨运行的一些功能融合到一起。“所以今年我们从研究角度提出了双智3.0,核心是‘车、路、城’三位一体的协同方案,这是我们研究的主要成果。”
发展至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副司长刘李峰认为双智试点(主要体现在车路城协同上)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包含4个方面:城市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适应不同环境的应用场景都在积极探索;城市智能化管理手段在不断丰富;法规标准方面不断取得突破。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副司长刘李峰如试点城市已在2000余个重点路口,布设了视觉雷达等感知设施和车城交互设施,布局了24万台5G基站。武汉市经开区全区97个路口均部署了感知设施,实现了监控全覆盖。
这意味着,车路城协同发展这项长期命题进入新阶段,逐步由技术创新驱动转向城市场景应用主导。
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不少难题。
从交通本质角度出发,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王笑京认为,重点解决问题应该是当前的现实需求,即大家需要拿出至少70%的精力和创新思路来解决当前问题。
▲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王笑京车路协同发展模式借鉴了网约车和外卖配送的经验,王笑京认为,该做法并不完全正确,“两个体系的体验模式和考核指标完全不一样,两者(指标和体验)不能从专家角度去看,要换一个高度。”
他的观点较为犀利:“单从技术角度、应用装备的角度去看,无论是搞什么样的顶层设计、什么样的标准体系,都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即所谓‘功夫在诗外,经济是核心’。”
以通信计算的角度来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首席专家续合元认为,问题出在两个方面:“数据标准还不统一,非实时性的大数据价值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另外,车路城协同欠缺像车联网大数据交通态势一样的预测,其路径优化等宏观应用服务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从汽车角度出发,同济大学教授、汽车学院副院长熊璐认为,自动驾驶汽车真正落地,还需要解决可用性问题。在车路协同上,自动驾驶还存在四大问题:
其一,其安全性不足。如某些自动驾驶汽车在做路测时,会很明显出现漏检横穿行人的行为,导致安全员接管车辆。
其二,自动驾驶汽车缺少应变能力。碰到违章停车情况时,自动驾驶汽车没办法自行变道超越,这时需要安全员进行接管。
其三,自动驾驶汽车规则感差。如自动驾驶汽车虽然能进行超车行为,但其极易越过双黄线。
其四,变互低能。若遇到无红绿灯但行人密集的路口,自动驾驶汽车无法实现与其他交通参与者的博弈,只能一直在路口等待。
在向车路城协同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些概念也在潜移默化发生着改变。
比如,过去不论是车联网还是自动驾驶,行业提出的智能网联技术路线是希望通过外部来控制汽车,即云控概念。
在张永伟看来,这一概念在单车智能高速发展下,得到了新的改变。“在车、路、城的关系中,双智3.0提出不希望用车、路、城的外部方案去控车,也不建议过度用车、路、城的功能配置去替代单车智能。另外,也不鼓励在车的需求还没有充分释放时,超前进行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
02.所求一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汽车产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一环,车路城协同又是汽车产业化发展的重要环节。那么,如何清除障碍,推动车路城协同可持续发展?与会专家、学者和企业方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方向和建议。
▲华为已落地的案例
王笑京从现实角度给出解决方案,即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应该考虑以市场化为主,“有些城市已经建了几百个路口的通信设施,但现在遇到用得不好、没有维护资金的问题;老百姓即使开车到示范路上,并不认为这是一条智慧的路。”
他一针见血指出车路城协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阻碍:各地政府都在掏钱做示范区和建设,但“可持续发展在哪儿、后续资金谁来解决、维护谁来解决?”。
“我们要考虑生产率与投资新技术的关系,重视两类基础设施的差异,还要关注在智能汽车和车路协同运营中,基础设施运营方的作用和盈利点是什么。”王笑京建议。
张永伟对上述观点作了补充。在大家最关心的车、路、城一体化投资建设和应用模式上,他认为政府和市场主体要坚持各自分担的原则。“政府需要承担一些基本的基建范畴,但这种智能化确实要更多市场主体来投资,即需要在区分投资边界基础上,更多的市场化主体。”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兼首席专家张永伟续合元则从协同方面给出切实建议。他表示,信息通信是一个供给侧,汽车行业也是一个供给方,如何与交通、城市主管部门找出能够适合未来可持续、有经济性的路径,需要大家共同研究和交流沟通。
在区域基础设施协同建设中,续合元认为应该要考虑到未来,“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未来智慧交通是一个全程全网式的服务模式,所以一定要解决跨区域的互联互通。”
应用价值方面,续合元倡导相关行业拓展车联网多场景的价值空间,支持汽车单一产品向服务载体转变。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交通分院院长赵一新认为,在城市治理方面,应针对城市治理平台上面的若干个场景,让技术、车辆赋予其生命力。
“如果能和老百姓的生活、城市公共服务更紧密结合,那技术、产业的生命力才能够慢慢强大起来。”赵一新也期待这一场景到来。
作为车路城协同发展的重要主体之一,自动驾驶汽车不仅要体现出其单车智能能力,还要汽车制造方、研发者考虑到车辆对整个交通系统的影响。
对此,熊璐提出,智能驾驶汽车需要对其可用性进行测试评价,包括必须实现基本的行驶能力,能够达到安全保障水平,必须要有很好的智能性,面向一些特定场景或者工况能够妥善应对。
▲嘉定区示范样本百人会主张,未来3.0的城市智能化道路建设应该以低成本为原则,避免出现高投入、少服务的资源浪费现象。
为了更好推动车路城协同发展乃至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在该论坛上,百人会发布了3本与之相关联的报告,即《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年度研究报告(2022)》《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最佳实践案例集(2022-2023)》《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标准体系建设研究报告》。
车路城协同发展,道阻且长,但前途光明,就像刘李峰所言:“尽管每个人的工作岗位和社会角色不同,但我们在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数字化培育城市发展新动能、以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方面的认识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