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道德观察》报道,“未成年搀扶老人反被打耳光索赔”案件,扶人者小孟获见义勇为称号,奖励2000元,被扶老人被刑拘9日,并处罚金200元——

这个案件并不新鲜,发生时间是2024年的8月,曾引发全网热议。之所以时隔半年被旧事重提火上热搜,是因为意义非凡!

虽然说按照《民法典》里的好人条款来说扶人者无责,但是法律很温暖,现实却很打脸,生活中太多“农夫与蛇”的故事了!

就拿小孟来说,看到老人酒后在路边摔倒受伤,出于好心才放下自己的事去管闲事。结果却被左右开弓打了5个耳光,招架不住的模样,隔着屏幕都让人心疼啊!
而这份憋屈,也只等警察来了才敢宣泄出来——

抹泪的画面要是让家里人看见,该有多心疼啊!
谁家的孩子还不是个宝宝了!何况,这么善良单纯的孩子,一定是在福窝里长大,被父母保护太好的孩子,你信吗?
为什么说这件事再上热搜意义非凡呢?
因为倒打一耙者被刑拘9日,罚款200元,可以说是这类案件的首例, 为“扶不扶”这类案件开创了先河,真正为好人主持了公道,让好人条款不再是一句空谈!
为什么好小伙子一句“不后悔”被群嘲在后来的媒体采访中,小孟表示自己并不后悔,下次遇到同样的情况,还是会伸出援助之手。

平白无故挨了一顿打,在警察面前抹眼泪的小孟此话一出,非但没有收获赞扬,反而被群嘲了——
有人说,小伙子的眼神在告诉我,他说的话是场面话,真再来一次,他绝对不会扶;有人说,你后不后悔自己知道;其实在媒体面前都说不后悔,事后都后悔死了。



虽然网友们的话很不中听,但是细想一下,为什么大家如此消极呢?
其实,不是现在的人心太凉,而是太多人透支了善良!就像一位网友说的,这5个耳光直接扇断了孩子一生的善念!
是啊,如果不是监控,爷俩早就一口咬定是小伙撞的;如果不是监控,他们又怎么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呢?
一个17岁的孩子,恐怕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看到这类案件,很多人自然而然都会联想到沈腾的小品《扶不扶》——

杜晓宇饰演的骑自行车的路人,说过一句含金量很高的话:哥以前开的是大奔!
会心一笑的同时,有人总结道:敢扶老人的,都是钱包硬的。要不然,谁敢用半生积蓄去赌陌生老人的一句“谢谢”呢?
因此,一位网友称,爸爸摔倒后很多人看着,只有一个小伙子扶起来,还要了10块钱坐车。

是啊,除了家里有矿的,就剩下身无分文的敢扶老人了,上有老下有小的真不敢轻举妄动啊!
不过,“5个耳光”事件又上热搜,讹人者被拘留是个强烈的信号。
相信善念有了法律的支撑,会让人与人重塑信任,让“好人有好报”形成正向的循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