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为教授谈毛主席,用三个例子证明,看完让人五体投地

江湖邂逅吧 2025-04-20 04:23:10

虽说毛主席离开我们差不多半个世纪。但中国的老百姓却从来没有忘记他,反而呈现出一种浪潮来纪念他。

只要去中国三个地方,你就会发现每天都有很多人来怀念他,纪念他。这三个地方就是湖南韶山,橘子洲,北京毛主席纪念堂。

而世界上也有很多国家的一些官员同样会在国会上背诵毛主席语录,也有很多人在特定的节日来纪念他。

这就是毛主席的伟大,但毛主席如何伟大,我们只知道他开天辟地建立新中国,如果要真正说透似乎又说不明白。

前一段时间,复旦大学教授张维为在一个演讲上就提到过这个问题,他用三个例子充分说明了毛主席的伟大:

一,摈弃了斯大林让中国共产党当国民党“助手”的提议,让中国共产党独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但实际上并不是这一次,还有一次张维为没有说出来。这是在1949年,美国提出贷款50亿美元给新中国建设,但前提条件就是新中国必须放弃苏共,依附美国。

毛主席马上就拒绝了,这么做就等于失去主权,毛主席搞革命就是为了民族独立,怎么可能又走回头路。

也许面对50亿美元,有的人觉得拒绝了就失去了发展机会。其实从今天看来,就知道毛主席的选择有多正确。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是中国崛起的道路。

二,中国的历史发展规律与社会实践经验出发,选择“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方针。

这一点不可否认,在当时所有领导革命的人当中,从来没有人能够达到这个认知。

实际上毛主席读书年代可能就有这个构想,因为他放暑假的时候就走遍湖南去农村考察,写下了一个湖南农村调查报告,这对他后来的革命战略思想有非常大的影响。

三,长政之后的瓦窑堡会议,放弃以工农建国的思想,选择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提出建立人民共和国的设想。

张维为认为,正是这三次决策,才有了1949年的新中国。

那么为什么说这三次选择伟大呢?

从第一次决策,我们都知道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就开始了苦难历程。国家被西方列强欺负和侵略。

很多仁人志士为了拯救国家,纷纷前赴后继的进行革命。而作为当时的西方,则是大部分人的选择,一些立志改变中国的人开始去西方留学。那么这些人学习的是搞资本主义。

当然,也有人选择了去法国和苏联,这些人就自然而然接触的是共产党,肯定走的是共产主义道路。

根据张维为的说法,是苏联人觉得中国是个封建主义国家,而社会主义革命是从资本主义的土壤里建立,所以苏联人认为中国没有经历过资本主义?因此提出中国共产党去联合国民党,做第二个党。

但是那个时候实际上毛主席还没有掌权,其他人还真是这么做的,只是后来老蒋独裁发动反革命,才让共产党脱离出来。

这样的做法无疑有点生搬硬套,不知道变通。还好毛主席认为有些东西不是这样理解的,就不同意。

实际我认为共产主义只是一种思想觉悟的提升,为什么非要资本主义的土壤呢?

而第二个伟大指出,就是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方针,成功发动了全国农民的力量。

其实农民运动我认为在历史上很多起义中都体现了出来,包括李自成起义个太平天国。但真正重要的还是毛主席确立了革命思想,这才是灵魂。否则为什么后来每到一处就好学习班,让人民认字,这就是提升思想认知。

对于第三个决策,张维为认为过去受到苏联共产党的影响,把国内所有的资产阶级都当成敌人。直到三十年代外敌入侵,全国上下一条心,给了毛主席新的启发。

这也就是后来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理解,知识分子都是可以团结的力量,于是毛主席才把这些人全部团结起来,建立人民共和国的设想。

以上就是张维为的分析,但我觉得毛主席从一开始就体现了这些因素,他通过哲学看世界,比谁都看得透彻。真正毛主席的伟大还在于他放弃了优越的生活,从而走上革命道路,目的就是为了改变中国,这在历史上是根本没有的。

对于张维为的说法,你觉得怎么样,如果你有不同意见,不妨说说看?

12 阅读:1145
评论列表
  • 筱筱 11
    2025-04-20 08:05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 2025-04-21 10:30

    毛主席伟大,毛泽东思想永远不过时。

江湖邂逅吧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