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利好!中央发布重磅文件,明确提高农民基础养老金。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目标是到2027年,农业强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到2035年,农业强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具体怎么做呢?内容中提到了很多措施,包括推进农业科技装备创新,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等等。农业发展起来了,农民收入自然就会上去。所以,这份文件对于农民朋友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
在这次的文件中,还专门提到了农民养老金。在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这条中提到,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全体农村居民,并适时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

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一个是让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所有的农民。人社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67亿人,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45亿人。
5亿多城乡居民,数量很庞大,但并没有覆盖所有的农民。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董事长卢庆国建议将农民养老金标准提高至500元/月。另外,他说还有4400多万农村老人尚未纳入任何养老保险体系,可以每月给予300元的生活补贴。
也就是说有4000多万超过60岁的农村老人是没有养老金的,除此之外,由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是自愿原则,所以还是有不少年轻的农村居民是没有参保的。

说实话,现在种地收入微薄,靠土地养老已经很难了。而靠子女养老就更不现实了,现在年轻人压力大,买房结婚都要靠父母资助,不掏空老人的钱就不错了。所以,如果基本养老保险能够覆盖所有的农民,那到老了就有一份养老金,可以有一个基本的生活保障了。
另一个是适时提高基础养老金。这份规划文件的时间是2024—2035年,也就是说未来10年,农民基础养老金都有可能会提高。
其实,之前发布的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到了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就透露了提高基础养老金可能会成为常态。
今年已经宣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全国标准再次提高20元,连续四年保持增长。目前农民基础养老金全国标准是143元,如果连续保持一二十元的增长,应该很快能突破200元。再加上各省市县的涨幅,以及个人账户养老金,平均养老金就能超过300元。
当然,300元也不算高,和城镇退休职工养老金的差距还很大。所以,今年以来不少专家都建议农民养老金能够快速涨一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建议三年内涨到600元,而原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建议尽快追平城镇职工养老金的低线。

不过,也有人说应该量力而行,比如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他认为农民养老金90%来自财政,上涨太多,负担太重。
所以,现在大家的共识是农民养老金确实低,应该涨,但钱从哪里来是一个问题。全靠财政出钱,似乎又不太现实。
但不管怎么说,提高农民养老金不应该再“小步慢跑”了,不然城乡养老金的差距可能会进一步拉大,毕竟城镇退休职工的养老金基数很高,即便现在涨幅跌至3%以下,也能大幅超过农民养老金的涨幅。至于说钱从哪里来,还得进行改革,想办法拓宽筹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