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兵团级单位设5位政委,司令与大军区主官、省委书记一起去开会

小咪乌龙茶 2025-03-24 18:14:52

1966年的时候,上头决定给北京卫戍区加人,把原本的正军级单位升级成了正兵团级单位。这个新单位的司令员,就选了北京军区的副司令傅崇碧来当。

这个单位超级重要,负责保护中央领导和北京的大单位,手下管着4个师,每个师又有6个团。这么说吧,他们一个师的规模顶得上两个普通师,那4个师加起来,就是8个师的战斗力了。要是按一个军三个师的标配来算,他们都快赶上一个兵团了。说到人数,最多的时候,他们有十多万人呢。

那时候,上头不仅安排卫戍区保障中央的安全,还得让他们确保首都北京局势稳定。

说起来卫戍区的领导和权限设置,那真不是普通单位能比的。在管理层面上,卫戍区的配置相当特别,权限也相当大,绝非寻常单位所能及。

卫戍区新设了个司令的职位,政委呢,从三个增加到了五个。头号的政委,那是副总理和公安部长一起当的;二把手政委,是北京市委书记兼职的。他们俩呢,平时不管卫戍区的具体事儿。这事儿啊,不光卫戍区这样,各大军区也都是这个规矩。好多大军区的头号政委,都是地方省委的头儿来兼任,举个例子,兰州军区那就是汪锋书记,但他不管日常,是冼恒汉在管;福州军区,叶飞是政委头头,但干活的是刘培善;沈阳军区,宋任穷是政委老大,可日常工作还得靠赖传珠和曾绍山他们来挑大梁。

领导叫傅崇碧挑个人来当政委,负责平时的工作,他就想到了自己的老伙伴黄作珍。要说他们俩,早在1956年就有过合作,那时候傅崇碧是石家庄警备区的司令,而黄作珍呢,正好是政委。

卫戍区那边真是忙得团团转,黄作珍一个人根本应付不过来。上面领导一看这情况,赶紧又派来了两位政委帮忙,一个叫刘绍文,另一个叫刘福。傅崇碧有回提起,那时候卫戍区收到的中央文件,数量比军区还要多出一大截呢。

执行任务时,卫戍部队虽说归北京军区管,但实际上是由中央和总参谋部直接掌管的。好多事情,他们都不用通过军区来处理。他们主要是听中央和总参谋部的指挥。

卫戍区的重要性提升了,司令员的政治角色变得更加显眼。每当中央召开会议,出席的人员包括各大军区的司令、政委,以及省委书记这一级别的人物,而他也被邀请参与其中。

他虽然职位不算顶尖,但在不少事情上,他能拍板的权力可不小,甚至比大军区的一把手还要大。

卫戍区的干部调动,都是总政部那边搞定后,直接告诉总理和叶帅。像是正师级往上的干部,归总政部干部部管,这意思就是说,总政部干部部不能直接决定卫戍区的干部任免,只能帮忙递个申请。

卫戍区在那特别的十年间,真的是风光无限。到了1977年以后,虽说还是兵团级别,但已经无法和之前相比了。到了八十年代,这个单位就被调整为正军级,级别回到了五十年代那样。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