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名人收藏的秦汉瓦当拓片

秦保 2025-04-20 05:44:33

关于明清文人及近代陈介祺、端方、吴湖帆、吴大澄、罗振玉、鲁迅等人收藏的秦汉瓦当铭文,结合拍卖记录与学术研究,可归纳如下:

一、陈介祺(晚清金石学家)

陈介祺是清代收藏秦汉瓦当的集大成者,其《十钟山房印举》与《簠斋藏瓦当文字》收录瓦当近九百种,铭文类型丰富:

吉语类“千秋万岁”:汉瓦当典型吉语,篆书结体舒展,如《簠斋藏瓦当文字》收录的圆形瓦当,文字环绕当心,布局对称。

“长乐未央”:常见于汉代宫殿建筑,陈介祺藏拓中可见变体,如 “长乐未央” 与云纹结合的设计,线条流畅。

建筑题名类“羽阳千秋”:秦代羽阳宫所用,文字遒劲,当面分四区,每区一字,体现秦篆严谨风格。

延年益寿

图案与文字结合类战国树木双兽纹半瓦当:当面以树木为中心,两侧双兽对峙,边缘刻 “齐” 字,兼具装饰性与地域特征4。战国秦龙虎纹半瓦当:龙虎造型生动,线条刚健,文字 “秦” 刻于当心,为秦地瓦当代表作3。二、吴大澄(清末金石学家)

吴大澄收藏的瓦当以铭文珍稀著称,其《愙斋集古录》与《秦汉瓦当》拓本中收录多件孤品:

“维天降灵、延元万年、天下康宁” 十二字瓦当秦代典型铭文,四字一句,小篆典雅,体现秦始皇统一后的政治理想,被学界视为秦瓦典范。

“有万憙” 瓦当汉代吉语瓦当,传世极少,吴大澄藏有两拓,其中一帧完整,另一帧残缺。钱泳《履园丛话》曾记载残瓦,赵之谦亦曾题写此吉语。

“八凤台寿存当”汉代宫殿建筑用瓦,当面以八凤纹环绕 “寿存当” 三字,布局繁复,体现汉代祥瑞观念。

“汉并天下”西汉初吉语瓦当,文字雄浑,与 “汉廉天下” 同属开国纪念类,见证汉代疆域扩张。

三、吴湖帆(近代书画家)

吴湖帆继承吴大澄旧藏,其《四欧堂藏瓦当拓本》中铭文多经吴大澄题跋,兼具学术与艺术价值:

“长生无极”吴大澄旧藏秦瓦当,文字规整,当面分四区,与 “长乐未央” 并称汉代宫殿建筑双璧。吴大澄曾据此命名书斋 “百二长生馆”。

“无极” 残瓦瓦当结构特殊,“无极” 二字无分割线,残缺部分引发猜想。吴大澄考证为秦瓦,体现其对残损文物的珍视。

“都司空瓦”汉代官署用瓦,“都司空” 为少府属官,主管建筑工程,铭文印证汉代职官制度。

四、端方(清末官员)

端方收藏的瓦当拓片多见于拍卖记录,如 2024 年北京保利秋拍 “端方藏石与瓦当拓片 45 品”,但具体铭文未公开。参考其收藏风格,推测包含:

“单于和亲”汉代边疆用瓦,铭文记载汉匈和亲史实,如内蒙古土默特右旗出土的 “单于和亲” 瓦当,文字与浮雕结合,体现民族交融。

“宗正宫当”西汉宗正寺用瓦,宗正为九卿之一,掌管皇室事务,铭文可补证汉代官署建筑规制。

五、罗振玉(近代学者)

罗振玉对瓦当的研究集中于著录,其《秦汉瓦当文字》影响深远,但个人收藏铭文未见详细记载。参考其学术方向,推测涉及:

“维天降灵”秦代十二字瓦当,罗振玉在《秦汉瓦当文字》中收录拓本,考证为秦始皇东巡刻石之变体。

“永受嘉福”汉代鸟虫书瓦当,文字盘曲如虫,与云纹结合,体现汉代装饰性书法风格。

六、鲁迅(文学家)

鲁迅收藏的瓦当拓片以汉魏为主,《鲁迅藏拓本全集・瓦当卷》收录数百品,铭文多为吉语与图案结合:

“延年益寿”汉代常见吉语,鲁迅藏拓中可见多种变体,如文字与鹿纹结合,寓意长寿。

“飞鸿延年”当面以鸿雁为主题,文字环绕,体现汉代艺术中自然与人文的融合。

“玄武瓦当”四神瓦当之一,玄武为北方之神,鲁迅藏拓中玄武造型古朴,龟蛇缠绕,线条简练。

七、拍卖市场中的典型案例陈介祺旧藏 “千秋万岁” 瓦当拓本2024 年杭州西泠春拍成交价 8200 元,拓本为《秦汉瓦当》出版底稿,包含 “千秋万岁”“与天无极” 等吉语。吴大澄旧藏 “有万憙” 瓦当册页2022 年上海朵云轩秋拍以高价成交,册页含吴大澄题跋与吴湖帆补录,铭文 “有万憙” 为传世孤品。端方藏瓦当拓片2024 年北京保利秋拍 “端方藏石与瓦当拓片 45 品”,含 “长乐未央”“长生无极” 等,成交价 16.6 万元。

这些收藏家的秦汉瓦当铭文可分为三类:

吉语类(如 “千秋万岁”“长乐未央”“延年益寿”),反映汉代社会的祈福观念;

建筑题名类(如 “羽阳千秋”“宗正宫当”),印证宫殿与官署建筑;

纪事类(如 “汉并天下”“单于和亲”),记录重大历史事件。

铭文风格上,秦瓦多为小篆,规整严谨;汉瓦则篆书与隶书并存,结体灵活,兼具艺术性与史料价值。这些瓦当不仅是古代建筑构件,更是金石学研究的重要材料,其收藏与流传轨迹亦折射出中国近代学术史的脉络。

0 阅读:5

秦保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