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增高关税后我们有哪些商品可以有替代国

秦保 2025-04-12 04:05:55
一、难以替代或存在较高依赖性的美国大宗产品高端航空器及零部件

品类:民用飞机(如波音系列)、航空发动机及关键零部件。

金额与替代性:中国自美进口的“车辆、航空器、船舶及运输设备”占9.33%。尽管中国已增加对欧洲空客的采购,但部分波音飞机的特定技术(如军用或大型宽体客机)短期内难以完全替代。美国对华航空器出口涉及高附加值和技术壁垒,应该早有布局。

专利药品及高端化学制品

品类:原研药、生物制药原料、高端精细化学品。

金额与替代性:中国自美进口的“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的产品”占12.62%。部分专利药品(如抗癌药、罕见病药物)依赖美国企业独家供应,短期内难以找到替代来源。尽管印度等国有仿制药能力,但质量和审批流程可能成为瓶颈。未来德国法国可能成为替代国。我们会进口更多的欧洲药品。

光学及医疗设备

品类:高端医疗影像设备(如MRI、CT机)、精密光学仪器。

金额与替代性:中国自美进口的“光学、照相、医疗等设备及零附件”占7.81%。美国在高端医疗设备领域技术领先,短期内难以被欧洲或日本产品完全替代,尤其是涉及专利技术的设备。

二、可能转移采购的大宗产品及替代来源肉类产品(猪肉、牛肉)

金额:2024年美国对华肉类出口额约50亿美元,涉及猪肉、牛肉及家禽。

替代来源:巴西、阿根廷、欧盟(如西班牙、德国)。2024年,中国已暂停1000多家美国肉类加工厂的资质,转向南美和欧洲供应商。特别是俄罗斯。

能源产品(液化天然气、原油)

金额:中国自美进口的“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产品”占14.11%。

替代来源:俄罗斯、中东(沙特、阿联酋)、澳大利亚。中俄能源合作深化,管道天然气和LNG供应能力提升,可替代美国能源进口。

汽车及零部件

金额:中国自美进口的“车辆及运输设备”涉及金额约数十亿美元。

替代来源:德国、日本、韩国。欧洲车企在电动汽车领域的技术优势可填补部分需求。高级轿车毕竟是小众的,我们不怕。

部分化工原料(如聚乙烯、聚丙烯)

替代来源:中东(沙特、卡塔尔)、东南亚。中东地区石化产能扩张,成本竞争力强。

特定农产品(大豆、玉米)

品类:大豆、玉米、棉花。

金额与替代性:2024年美国对华农产品出口额约291亿美元,其中大豆占主要份额8。尽管中国已扩大从巴西、阿根廷进口大豆,但美国大豆的高出油率和稳定供应仍具优势。若完全转移采购,可能推高全球市场价格并影响国内压榨企业成本。

三、总结:关税冲击下的贸易格局变化可替代品类:农产品(大豆、玉米)、肉类、能源等可通过多元化采购缓解冲击,供应链会重新调整。技术依赖品类:高端航空器、专利药品、医疗设备等短期内难以替代,可能成为中美博弈的关键筹码。药品可能会双方谈判后赦免。长期趋势: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和区域贸易协定(如RCEP)加强与其他经济体的合作,逐步降低对美单一市场依赖。将过剩的产能释放到第三世界。
0 阅读:12

秦保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