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4 月 16 日,新疆洛浦县杭桂镇的 40 米深井里,2 岁女童的哭声牵动着所有人的心。井口直径不足 40 厘米,常规救援设备无法施展,消防员因体型限制难以深入。此时,身高 1.55 米、体重仅 40 公斤的辅警布帕太姆・阿布杜喀迪尔挺身而出。她绑上安全绳,赤手空拳挤进井口,在缺氧、淤泥和黑暗中,用身体护住孩子头部,完成了这场 "不可能的救援"。
这惊心动魄的 20 分钟,被现场群众用手机记录下来。视频中,升井后的布帕太姆浑身泥浆瘫坐在地,却仍牵挂着孩子安危。这一幕迅速在全网传播,# 最勇敢女辅警# #向英雄致敬 #等话题阅读量突破 10 亿次,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主流媒体纷纷报道。
二、英雄背后: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坚守布帕太姆 2023 年 5 月加入公安队伍,成为杭桂派出所一名七级勤务辅警。这个爱笑的维吾尔族姑娘,日常工作是巡逻、调解纠纷、服务群众。同事回忆,她总把 "有困难找警察" 挂在嘴边,辖区老人都亲切称她 "小布警官"。
此次救援并非偶然。2024 年暴雨夜,她曾连续 12 小时转移被困群众;2025 年初,她协助民警破获系列盗窃案,挽回群众损失 10 万余元。杭桂派出所教导员介绍:"她虽然年轻,但业务能力突出,去年考核全所第一。"
三、转正争议:情感诉求与制度理性的碰撞事件发酵后,网友呼声如潮:"这样的英雄必须转正!" 然而,辅警转正并非易事。根据公安部规定,目前仅有三种途径:公务员考试、立功特招、定向招录。新疆尚未出台直接转正政策,布帕太姆需通过严格程序。
但制度之外,公众情感有其合理性。辅警群体长期面临待遇低、晋升难等问题。数据显示,全国辅警超 600 万人,正式民警与辅警比例约 1:3,但辅警平均工资仅为民警的 1/3。布帕太姆事件,正是公众对辅警群体职业尊严的集体呼吁。
四、破局之路:地方探索与制度创新尽管困难重重,各地已有成功先例。四川大英县 2024 年推出辅警定向考聘,两名优秀辅警通过考试获得事业编;浙江杭州对连续三年考核优秀的辅警,给予公务员考试加分。这些探索为布帕太姆提供了参考路径。
洛浦县已采取实际行动:破格将布帕太姆从七级晋升至五级,授予 "见义勇为模范" 称号,发放 3 万元奖金。新疆公安厅派员慰问时明确表示:"将积极研究政策,为优秀辅警创造更多上升通道。"
五、我们能做什么:理性支持与制度完善公众的声援至关重要,但需理性表达。建议通过以下方式支持:
关注官方动态:洛浦县公安局已开通专项意见征集邮箱(lpga@xj.gov.cn)
参与政策建议:通过 "新疆发布" 微信公众号留言,呼吁完善辅警晋升机制
传播正能量:转发 #致敬布帕太姆# 话题,让更多人关注辅警群体
支持见义勇为:向新疆见义勇为基金会捐款(账户:65001630008052500321,开户行:建行乌鲁木齐分行)
结语:英雄值得制度的温暖布帕太姆事件,是个人英雄主义与制度理性的对话。她的转正之路,不仅关乎个人命运,更关乎 600 万辅警的职业尊严。当公众情感与制度理性碰撞,我们期待看到的不仅是一次破格晋升,更是整个辅警体系的优化升级。正如洛浦县公安局政委所说:"每个挺身而出的瞬间,都值得被制度铭记。"
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位从 40 米深井中走出的英雄,能在制度阳光下,继续守护一方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