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双标再升级?霸权逻辑难阻多极化浪潮

何翊宸谈国际 2025-03-21 20:09:50

当华盛顿政客再次以"规则守护者"自居时,全球政治舞台正上演着荒诞的一幕。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近期公开宣称,若中国不按"既定规则"发展,美国将承担"阻止责任"。 这番看似捍卫秩序的言论背后,实则是将霸权逻辑包装成普世价值的经典双标操作。

所谓"国际规则",在美式语境中早已异化为维护单极霸权的工具。 从经济制裁到军事威慑,从意识形态输出到长臂管辖,这套体系的底层代码始终是为美国利益服务。 历史早已证明,国际规则本应随时代演进——19世纪英国打破荷兰商业法则完成工业革命,20世纪美国突破欧洲殖民体系实现崛起,如今却要求中国全盘接受西方模板,本质是对发展权的剥夺。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发展方案,恰恰是为国际治理注入活水。 当132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当中欧班列十年运量突破千万标箱,这些实打实的共赢成果却被鲁比奥污名化为"作弊"。 这种叙事暴露出美方焦虑:既无法否认中国发展成就,又不愿放弃垄断规则制定权的特权。

在台湾问题上,美式双标的危险性达到新高度。 删除"不支持台独"表述、八年对台军售超260亿美元、军舰频繁穿越台海,这些切香肠式挑衅不断掏空"一中原则"。 鲁比奥等人刻意制造战略模糊,实则是将2300万台湾同胞当作地缘博弈的筹码。 这种玩火行径不仅违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精神,更将整个亚太拖入风险漩涡。

拉美地区的较量同样揭示霸权逻辑的式微。 当巴拿马总统公开表态"与华合作符合国家利益",当智利车厘子、巴西牛肉通过中国电商走进千家万户,美方所谓"后院论"显得愈发苍白。 鲁比奥访问中美洲时,竟将中国企业运营的港口诬为"安全威胁",这种违背市场规律的指控,连拉美媒体都直言"充满冷战遗毒"。

值得警惕的是,美国部分政客正以"竞争"之名行"脱钩"之实。 他们选择性忽视中美间7000亿美元贸易规模,漠视两国在气候治理、反恐维和等领域的合作成果,却热衷于炒作"制度对抗"。 从半导体禁令到关税壁垒,从技术封锁到金融制裁,这些逆全球化操作已使美国企业损失超1.5万亿美元市值。

军事领域的叙事操纵更显危险。 美军在亚太部署375个海外基地,却指责中国防御性国防政策; 其舰队年均开展90余场联合军演,却渲染"西太平洋军事化"。 这种倒错逻辑的背后,是维护军事霸权的深层焦虑——当福建舰航母完成海试,当歼-20隐身战机列装,美国突然发现其"技术代差"优势正在消融。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多极化潮流不可阻挡。 从金砖国家扩容到上合组织壮大,从非盟加入G20到东盟拒绝选边站,全球南方国家正用行动拒绝"教师爷"做派。 中国的崛起不是要推翻现有体系,而是推动国际秩序向更公平方向演进。 当鲁比奥们仍在用旧地图寻找新大陆时,新时代的全球治理蓝图已在共商共建中徐徐展开。

0 阅读:27

何翊宸谈国际

简介:国际动态72小时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