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明华:1948年潜伏台湾,被捕时在敌人眼皮子下,成功将信号发出

元珊看历史 2023-02-22 15:08:07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82年9月,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捧着一盒骨灰,缓缓从出港大厅里走出来,整个人透露着颓靡悲伤。

早有专人在机场等候老人,当他走到站口的时候,有一个人突然激动地上前拥抱老人,二人顿时都红了眼。

老人声音微微颤抖:“大哥,是我没有照顾好明华妹妹。”盒子里装着的正是烈士萧明华的骨灰,老人正是萧明华的二哥萧明柱,大哥叫萧明新。

(萧明华)

萧明华一生为党奉献,无惧生死。她于1948年赴台湾从事情报工作,1950年身份暴露,被国民党抓捕,壮烈牺牲,直至1982年,她的骨灰才被哥哥带回大陆,回到家乡的怀抱。

中央得知萧明华即将回归大陆怀抱时,立刻派专人接机,并特批葬入八宝山,以示最崇高的敬意。

那么,萧明华为何会加入共产党并远赴台湾?她又因何被捕?又为何会得到中央的特批呢?

义无反顾,投身革命

萧明华,1922年出生于浙江省嘉兴县,10岁时就读于河南省的开封师范学校,后来由于抗日战争爆发,跟随父母去了重庆。

1937年,萧明华就读于重庆师范学校,在校期间,她结识了许多学术界知名人物,比如著名作家台静农,耳濡目染中,她的眼界和思想正在渐渐提高。

(台静农)

看着战火连天,老百姓水深火热,国家风雨飘摇、摇摇欲坠,革命的种子渐渐在萧明华心中萌芽。

1941年,萧明华继续去北平师院深造,她积极参与学生运动,通过写文章表达着自己的立场和志向。

萧明华因此被作家冰心称赞为“中国最有希望的女作家”。北平求学期间,萧明华遇到了改变她一生命运的伯乐-朱芳春先生。

朱芳春不仅是北平师院教育心理学专业的教授,还是中国共产党地下情报组的组长,教书育人的同时也在进行革命事业,他致力于寻找更多的热血青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朱芳春发现萧明华有理想,有抱负,有冲劲,于是,他将自己的身份告知了萧明华,诚邀萧明华加入中国共产党。

(萧明华)

萧明华很早就接触了一些进步思想,写文章也终究不过是纸上谈兵,得知自己敬重的老师竟然是共产党的一员后,她震惊又激动。

从事情报工作的危险性不亚于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同样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但萧明华没有丝毫犹豫,当下就同意了。

朱芳春开始给萧明华介绍我党的思想和理念,还送给她许多共产主义相关的书籍,革命的种子渐渐在萧明华心中长大。

1947年9月,萧明华经过重重考验后,成功加入了朱芳春所领导的地下工作小组,成为了一名地下党员,在北平从事基层工作,她觉得她正从事着人生中最有意义的工作。

出色的工作能力和卓越的领导能力使得萧明华受到了党组织的大力表扬。

(萧明华与朋友)

1948年,解放战争接近尾声,国民党大势已去,共产党解放大陆在即,台湾问题也开始变得棘手。

台湾刚刚收复回来,长期被日本帝国主义思想所影响的台湾民众需要植入传统思想。

萧明华虽出生于浙江却从小在汕头长大,她所说的潮州话与台湾当地的闽南话极为相似,这样便可很快地融入台湾民众之中,继而推广传统文化。

当时正在台湾大学任教的台静农先生得知此事后,真诚地向萧明华发出邀请,希望她赴台任教。

(台静农)

明面上是进行教学工作,实际上却是为我党收复台湾执行艰巨的情报工作任务。

朱芳春作为老师,自很是担忧萧明华的安危,希望她慎重考虑。

“从事情报工作,要的不仅是一腔热血,最重要的是坚定的意志,明华,你要好好考虑啊。”

这些萧明华早已考虑清楚,她向来有着稳定的大局观,知道自己的信仰和追求。

(来源网络)

萧明华眼神坚定地对朱芳春说:“请您转告党组织,我心意已决,我愿意把我的一切献给党和人民,无怨无悔,为了人民群众的革命事业就算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朱芳春被萧明华的话语所深深折服,也更坚定了自己所选择的道路。

1948年6月,萧明华临走前回家看望了父母,连毕业典礼都没来得及参加便登上了去往台湾的轮船。

(萧明华与家人)

她这一去便是30年,为我党收复台湾做出了巨大贡献。

远赴台湾,如履薄冰

抵达台湾后,为了更隐蔽地完成情报传递工作,明面上,萧明华在台湾师范学院任职,活跃在台湾各个学术论坛研讨会上,暗地里,她在竭尽全力宣扬共产主义思想,争取更多的有志之士加入我党。

不久后,朱芳春化名于非来到台湾,为了更方便地从事地下情报工作,他与萧明华假意结为夫妇。

(萧明华与于非)

1948年,两个人合作成立了台湾新民主主义联盟,并建立读书会。

随着解放战争逐步取得胜利,我党在台湾方面的地下工作变得越来越艰巨,一个不留意极有可能引火烧身。

于非主要负责搜集情报,因为萧明华在大学学过国语注音符号知识,所以她的主要工作就是把搜集的情报进行加密。

(来源网络)

二人默契十足,配合得天衣无缝,仅仅两个月,他们就为我党搜集到了50多封军事部署情报。

1949年,国民党连连败退,退居台湾,蒋介石为了巩固统治,下令全面封锁台湾,严肃打击特务。

顿时,整个地下党组织被一片白色恐怖所笼罩。

1949年6月,根据上级指示,以安全为第一前提,于非停止“台湾新盟”活动并整改台湾工作组,彻底转为地下活动,以获得更为机密的军事情报。

《台湾兵要地志图》是日本在台湾期间画的地图,日军投降后,蒋介石对他们分文不取,颇得日本人欣赏,地图也就落到了蒋介石手中。

(台湾兵要地质图)

这张地图清楚地描绘了台湾的地形和地貌,对解放台湾具有关键性作用。

经过于非等人的精心策划,成功获得这份地图,萧明华立即密拍了地图并进行层层加密,放置在航空箱中。

如何将情报安全隐蔽地送到大陆又是一大难题,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萧明华朋友的一位亲戚恰好要回大陆探亲,这位亲戚上了年纪又孤身一人,让朋友很是放心不下。

萧明华认为,可以让于非陪同这位老奶奶一同回去,借机送出情报。

最终二人安全到达上海,于非立即找到了华东地区负责情报工作的吴克坚,顺利转交了这些绝密地图。

(吴克坚)

吴克坚盛赞于非机智果敢,并嘱咐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任务圆满完成后,于非就立即返回了台湾。

1950年1月,我党在台湾的负责人蔡孝乾被捕,其它成员也面临即将被暴露的风险。

身为骨干中心的于非和萧明华经过商议决定,如果身份暴露,就以萧明华宿舍后窗的挂在竹竿上的旗袍为信号,旗袍在就证明安全,若是不在就要赶紧撤离。

2月4日,是萧明华二哥萧明柱的生日,萧明柱夫妇早已定居台湾,并数次帮助萧明华和于非的地下工作,二人决定约哥嫂来萧明华宿舍简单过个生日。

(来源网络)

正当一家人其乐融融之时,门外突然响起了异常的敲门声,出于情报工作者的警惕,萧明华让于非立即从后门离开,并嘱咐他,以旗袍为信号,切勿轻举妄动。

萧明华迅速收拾好于非的碗筷,冷静地去开门,只见两个陌生人站在门外,“请问你们有何事?”

“我们想请于非教授去做个社会心理学的讲座。”

萧明华心中顿感不妙,表面依旧淡定:“你们请先进屋,真是不巧,于非去台湾大学拜访一位老师去了。”

二人有些不快,环顾了屋子一圈,说:“既然于教授不在,那我们就不打扰了。”

(住所)

萧明华的手掌心中早已渗满汗水,待二人走后,她立即把哥嫂拉进房间,小声叮嘱他们万事小心,万一发生什么事,就说只是兄妹关系,平常来往不多。

萧明柱担忧妹妹安危,希望她赶紧撤离,可萧明华却拒绝了。

“如果冒然离开,只会更加引起国民党的怀疑,而且早在走上这条路时,我就已经做好了赴死的准备!”

萧明柱夫妇离开后,萧明华以最快的速度销毁了宿舍中与情报相关的东西,沉着冷静地处理好了家中的一切。

第二天,萧明华如往常一般往返于学校与宿舍中,危险也正向她悄然逼近。

(来源网络)

昂首挺胸,英勇就义

1950年2月6日白天,萧明华如往常一般在学校上课,谁知,这竟是萧明华的最后一课。

当晚萧明华回宿舍后,国民党官兵就气势汹汹地冲进来,拿着逮捕令,二话不说,直接就要将她扣押。

萧明华知道自己的身份已彻底暴露,她依旧从容不迫地站起身,提出不知道要去几天,总得收拾几件衣服的要求,官兵不疑有他,只让她动作快点。

萧明华立刻取下后窗竹竿上挂着的旗袍,再随手取了几件衣服,就被官兵押进了素有“阎罗殿”之称的保安司令部。

(被捕)

为了获取她手中的情报,国民党官兵无所不用其极,老虎凳,电椅,鞭刑,整整五天五夜,萧明华未曾合过一次眼。

在国民党的审讯口述中,对萧明华曾有过这样一段描述:“我们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坚强的人,还是纤弱的女子,我等汗颜!”

年仅28岁的萧明华,被国民党整整折磨了278天,全身上下数不尽的骨折,却没有丝毫屈服。

(酷刑)

她心中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于非有没有安全撤离,某一天,她

突然提出要供出情报,唯一的条件就是见哥哥一面。

敌军看着她遍体鳞伤,奄奄一息,以为她受不了严刑拷打终于屈服,结果却让他们大失所望。

与哥哥见面后,萧明华给了哥哥七颗鱼肝油,“鱼”与“于”同音,“七”有去的谐音,意指萧明华身份已经暴露,于非需赶紧撤离。

(萧明柱)

于非得知消息后,顾不上悲痛,他想尽一切办法拿到了出入台湾的通行证,几经辗转,终于将他与萧明华获得的所有绝密情报送到了党组织手中,为我党以后解放海南岛及舟山群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在敌军手中的萧明华不但没有提供情报,还痛斥国民党,最终敌军恼羞成怒,下令将萧明华立即处决。

1950年11月8日清晨,衣衫褴褛的萧明华带着满身伤痕面目全非从牢房中颠簸着缓缓走出来,她望着天空,眼神坚定决绝。

她整理了衣服和头发,回头高声向狱友们道别:“永别了,我的姐妹们。”

枪决的最后一刻,萧明华高喊:“中国共产党万岁!”

(英勇就义)

沙丘上,一位伟大的红色革命者倒在这里,萧明华的传奇一生就此落下帷幕。

萧明华牺牲后,哥哥萧明柱偷偷地将她的尸体火化并藏了起来。直到1982年,两岸关系逐渐改善,萧明华的骨灰才被哥哥萧明柱带回了大陆。

中央也一直牢记萧明华的壮烈牺牲,得知消息后早早派专人接机等候,迎接英雄回家,直到萧明华牺牲30年后,家人才得知其真实身份,令人感到伟大又悲凉。

四天后,中央为萧明华举办了隆重的追悼会,追封其为革命烈士,并特批将其骨灰葬入八宝山革命公墓。

(追悼会)

陵园中,由于身份特殊,萧明华的墓碑上并没有刻名字,也没有注明任何生平事迹,而是刻着三个大字“归来兮”,立碑人“于非”。

著名作家台静农在《过青年公园有感》中写道:荒木交阴怪鸟喧,行人指说是公园。忽惊三十年前事,秋雨秋风壮士魂。

这是台静农为纪念萧明华所作,斯人已逝,英魂永存。

(墓碑)

萧明华毕业名校,本可以拥有一片大好前途,教书育人,平淡地过完一生。可她却为了自己的信仰义无反顾投身革命,牺牲后的三十年才得已魂归故里,令人肃然起敬。

向所有如萧明华般为革命事业献身的先辈们致敬!

对此你有何看法呢?欢迎在下方留言,或者发出你的感慨!作者将实时互动。

0 阅读:77

元珊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