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陈锡联与王璇梅大婚,婚礼上陈赓笑言:我与锡联是亲上加亲

赵婧瑶说历史 2025-04-09 11:35:11

1949年8月,就在解放战争快要打赢的时候,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的头儿陈锡联和他女朋友王璇梅办了个结婚酒席。

婚礼现场,大将陈赓乐开了花,他打趣说道:“锡联和小梅喜结连理,这样一来,我和锡联的关系就更亲近啦。”

陈锡联和陈赓都是咱们新中国成立时的大将军,两人在战场上那可是立下过不少大功。说起王璇梅,可能有人好奇,她到底有啥特别,能让这两位大将军结成亲戚呢?

【一、陈赓与陈锡联的兄弟情】

王璇梅是王根英的亲妹妹。后来,陈赓娶了王根英,这样一来,王璇梅就成了陈赓的小姨子。

王根英走后,王璇梅就到了陈赓身边。那时候的陈赓,事业有成,完全可以妥善安顿好妻妹。

陈赓特别疼爱他的妹妹,老想着给她找个好归宿。因为他自己地位不低,周围有不少挺有本事的人还没成家。要说跟他关系最铁的,那肯定是陈锡联没跑了。

陈锡联和陈赓有着几十年的老朋友关系,他们是在红四方面军时认识的。那时候,陈赓已经当上了师长,地位不低。

陈赓在军队里地位很高,但他这个人特别谦虚。那时候,陈锡联只是个连长,跟师长比起来,中间隔着三层呢。

陈赓和陈锡联虽然职位上差挺多的,但两人性格上却特别合得来。陈赓平时就爱逗乐子,在部队里大家都叫他“欢乐使者”。不过呢,也不是谁都能经得起他开玩笑的。

陈赓那时候因为爱开些过头的玩笑,得罪了不少人呢。

不过陈锡联这人吧,性格特别实在。不管陈赓怎么跟他开那种有点过分的玩笑,陈锡联都从来不会往心里去,更不会生气。

陈锡联那实在的性格挺合陈赓的心意,没多久,他俩就成了铁哥们。有时候,男人间的友情就是那么奇妙,让人难以理解。

陈赓和陈锡联结拜为兄弟后,他俩在1943年8月一块去了中央党校上课。中央党校里可都是大人物,像毛主席、朱德总司令这些大佬都在那儿。

党校里头高手如云,让不少来这儿进修的学生都有点放不开手脚。但陈赓可不是个能闲得住的主儿,要他整天窝在党校里光读书不动弹,那简直比登天还难。

那时候,党校里娱乐活动少得可怜,所以陈赓老拉着陈锡联往一些大人物家里跑。就连毛主席那儿,他们俩也没少去串门子,拜访了好多回。

陈赓和陈锡联这一对搭档,陈赓是领头人。每次外出走访,都是陈赓主动邀请陈锡联同行。陈锡联从不拒绝,只要陈赓一句话,他立马就跟着走。

【二、陈赓与陈锡联的生活趣事】

他俩最常去探望的军队高层肯定是朱德总司令,老往朱德司令家里跑。朱德总司令为人特别和善,虽然他是个大人物,但从来都不会装腔作势。

陈赓他们老往朱德司令家跑,主要是因为他们俩跟朱德司令关系好,爱去聊聊天。而且啊,朱德司令家里那棵苹果树,也是让他们乐意往那儿跑的一个重要原因。

那时候,朱德司令就住在简陋的窑洞里,窑洞门口有一棵特别茂盛的苹果树。那树上挂满了又大又红的苹果,看起来特别诱人。要知道,在那个东西很少的年代,就连党内的好多高级领导都很少有机会吃到水果呢。

陈赓瞧见朱司令家里那苹果,心里直痒痒,馋得慌。于是,他就拉着陈锡联一起去摘朱司令家苹果树上的果子解馋。

这俩人可不笨,他们不直接偷苹果,而是先拿木棍或石头把树上的苹果给打下来。然后,他们才去敲朱司令家的门。等要走的时候,他们还特地跟朱司令说一声,说地上掉了好多苹果。

朱司令不太爱吃苹果,因此他吩咐那两个人,把掉在地上的所有苹果都捡回去。

这俩人自以为计划挺高明,以为朱司令没察觉,但实际上,朱司令心里跟明镜似的,早就把他们的那点小九九看透了。不过,朱司令大人有大量,压根儿就没跟他们计较。

陈赓他们俩发现朱司令已经看穿了他们的计划后,就再也没去朱司令家串门了。他俩突然间的变化,也让朱司令察觉到了不对劲。

朱司令跟那俩人说笑,问他们怎么不来家里玩了。他还特意跟老婆说,苹果树上那些苹果,得留点儿,等着他俩来悄悄摘呢。

朱司令开的玩笑让那俩人挺不自在,他俩赶忙找了个借口溜之大吉。这次一块儿偷苹果的事儿,反而让他俩兄弟情深了不少,私下里直接以哥们相互称呼。

陈赓年纪比陈锡联大些,所以他老喜欢叫陈锡联为老弟。

在中央党校,学习氛围特别浓厚,陈赓他们每天得学好多东西。不光是书本上的内容,这儿的学生还得在学习的间隙去干体力劳动。

平日里,陈赓老爱跟陈锡联开玩笑,捉弄他一下。因为他俩在一个班,所以干的体力活儿都一样多。

那时候,他们俩主要负责在延安机场干体力活。说到建机场,他们俩都不是行家,任务就是推着小车,来回运送材料啥的。

陈赓和陈锡联一起推一辆独轮车时,为了让自己省点力气,陈赓脑筋一转,给陈锡联巧妙安排了个小计谋。

陈锡联学到了一招省力的小窍门,就是他们推车去机场时不用都使蛮力。陈赓负责推车,而陈锡联呢,就悠哉地坐在车上歇着。等忙完活儿回来的路上,他们俩再轮换,陈锡联推车,陈赓休息。

听起来换个人推车好像挺公道,但事实并非如此。陈赓呢,他主要是负责把车子推到机场。因为他前一天休息得很好,体力满满当当的,所以推起车来并不觉得怎么费劲。

不过等他们回家的时候,忙了一整天,两个人都累得不轻,身体和精神都到了极限。这种情况下再推车,那肯定是雪上加霜,更累了。

陈赓这人挺实在,一开始根本没察觉到自己被骗了。过了几天,他才慢慢觉得事情有点不对劲,明白自己被大哥给“耍”了。于是,他直接去找大哥理论。一番商量后,他们俩最后算是达成了一致。

大家轮流来推,一天一个人,这样安排很公平。

陈赓和陈锡联,他俩认识的时候早过了小年轻的岁数,但关系铁得很。他们不光是战场上并肩作战的伙伴,还是平日里一块学习、一块生活的哥们儿。

战场上,两个人如果能放心地把后背交给对方,那得是经过很长时间相处和考验才能建立起来的信任。

从中央党校学完出来后,他俩就开始把学到的东西用到新中国的建设上,为国家出份力。尽管他俩性格不太一样,但对共产党那可是忠心耿耿,一点不含糊。

而且他们俩心里都明白,中国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这事儿有多关键。

因此,在学习那会儿,他们俩都特别认真,一点都不敢含糊。把日本人赶走没多久,国内就又闹起了大规模的内战。在那场内战里头,陈赓和陈锡联都把他们学到的军事本事使上了,在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

陈赓在老婆走后,对老婆的妹妹特别上心。因为王璇梅还没嫁人,陈赓就琢磨着给她找个好归宿。琢磨来琢磨去,他觉得陈锡联最合适。

在中央党校那会儿,陈赓就已经把妹妹王璇梅介绍给了陈锡联,不过那时候陈锡联已经成家了。

1948年的时候,陈锡联的妻子因病去世了,从那以后,他就又变成了一个人。陈赓看到自己的好兄弟这样,心里就琢磨着得给他再找个伴儿,让他后半生有个依靠。

陈赓初次把王璇梅引荐给陈锡联那会儿,陈锡联心里头还琢磨呢,以为自家大哥是在跟他开玩笑呢。

陈锡联清楚陈赓的家庭状况,知道他不是家中的独生子。陈赓家里其实还有两个女儿,只不过她们早就出嫁了。当陈赓提到王璇梅是他妻子的妹妹时,陈锡联这才一下子明白了过来。

陈锡联和陈赓关系特别好,所以陈赓就把自己的妹妹介绍给了陈锡联,让他们认识。

陈赓对王璇梅挺有好感,这其实也跟他老婆王根英有很大关系。他对王根英感情特别深,两人能走到一起,还真是有点命中注定的感觉。

【三、陈赓与王根英的爱情】

王根英是在繁华的上海出生的,不过她家并不宽裕,尽管上海是个大都市。王根英年纪还小,没满十八岁,就跑去上了工人夜校。在那里,她接触到了中国革命的启蒙知识。

王根英和陈赓初次相遇,地点是在一所工人夜校,那会儿,陈赓正好在学校里当老师。说起来,他们俩虽然是师生关系,但年龄上真没差多少,也就四岁左右的差距。

那时候,陈赓给王根英帮了个大忙。在那个年代,老一辈的人大多还抱着封建老观念,王根英的父母就给她安排了一门包办婚姻。

王根英那时候已经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因此她打心底里不愿意接受家里给安排的婚姻。

但她没法改变爸妈的想法,唯一能做的就是逃婚。那时候,王根英因为这事儿心情特别糟糕,当老师的陈赓看出王根英不对劲儿了。

他瞅准了个时机,跟王根英详细打听了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

听说王根英遇到了难题,陈赓拍着胸脯说要帮她摆平。陈赓这人书读得多,肚子里有墨水,再加上他那张能说会道的嘴,没多久就把王根英爸妈那老一套的封建想法给扭转过来了。

王根英的爹妈跟陈赓打交道越久,就越瞧得上他,心里头盼着他能娶了他们闺女,当上门女婿。

尽管陈赓对王根英有了好感,但他们之间更像是师生间的情谊,对于发展成男女感情,他们当时并没有多想。

两个人因为各自要走不同的路,所以没多久就不在工人夜校一起学习了。

陈赓那时候因为成绩特别好,考进了黄埔军校,后来还当上了那里的老师。但因为政治方面的原因,黄埔军校里的共产党员全都被排挤走了。

陈赓瞅准了这个空档,跑到苏联去参加了隐蔽的训练。经过这番训练,他的军事指挥本事可真是大涨了一截。

他在苏联完整地接受了一年的训练,等陈赓完成培训回到国内时,中共中央刚好在武汉举办了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在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陈赓和王根英又碰面了。这次相遇,王根英已经有了新的身份,她成了上海地区的代表。

四年时间一晃而过,这期间陈赓心里悄悄对王根英有了感觉。等两人终于又碰面了,陈赓打算趁这个机会,直接向王根英说出自己的心意。

陈赓告白的手法挺传统的,因为时间来不及,他就匆匆给王根英写了张便条。

陈赓写了张纸条,向王根英表白。王根英瞧见这纸条,以为陈赓在开玩笑呢,二话不说就把它贴墙上了。

王根英明显还没对陈赓动心,不过陈赓没就此罢休。他连着三次用一样的方式向王根英表白,但三次都碰了壁,没能成功。

陈赓追求爱情的故事,居然连周恩来都知道了。周恩来听说后,直接对陈赓说,他根本不会谈恋爱,追求女孩子的方式全搞错了。

最后,多亏了周恩来和邓颖超的帮忙,陈赓和王根英走到了一起。“五大”会议一完事儿,他俩就在武汉办了婚礼。婚后没多久,王根英就给陈赓生了个大胖小子,一家三口的小日子过得美滋滋的。

这种美满的日子没过多久,因为抗日战争打响了,陈赓和王根英被迫分开。倒霉的是,王根英所在的师供给部冷不丁被日军偷袭了。

王根英为了守住那些关键的文件,不小心撞上了日军。她拼尽全力跟日军对抗,结果最后还是壮烈地牺牲了。

王根英走了那会儿,陈赓正忙着在前线跟日军死磕。等他听到老婆不在了的消息,心里头那个难受啊,简直没法说。王根英的离世,对陈赓打击特别大。

但这让陈赓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把日军赶走。从那以后,他在战场上屡建奇功。等抗日战争一结束,王根英的妹妹王璇梅就来到了解放区。

王璇梅踏进解放区的那一刻,才知道亲姐姐已经走了七年。在没到这里之前,王璇梅的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苦。

1933年那会儿,王根英不小心被党里的一个叛徒给出卖了,结果就被抓进监狱里。王根英被关进去后,她妹妹王璇梅就得管起她儿子的生活,可那时候的王璇梅,也就才十一岁大。

王璇梅想找到陈赓,可那时候通信条件太差,她压根不知道姐夫到底在哪儿。

王璇梅为了养活侄子陈知非,跑到工厂去做小工挣钱。钱虽然不多,但好歹能让她和侄子吃饱穿暖,日子勉强过得下去。

抗战打完了以后,王璇梅得知姐夫陈赓居然还活着。她赶紧想办法跟党组织取得了联系。党组织了解了王璇梅的情况,就特意安排了人去接她和陈知非,把他们送到了解放区。

到了解放区,王璇梅的日子好过多了。陈赓特别关照他这个妹妹,甚至安排她去上大学深造。

王璇梅到了二十七岁还没谈恋爱,这事儿让陈赓挺操心的。他突然想到自己的铁哥们儿陈锡联,因为老婆不在了,现在也是单身一个。于是,陈赓琢磨着,要不把自己的妹妹介绍给陈锡联试试。

陈赓心里明白,好处得留在自家。他费了不少劲,让王璇梅和陈锡联看对了眼,没多久,两人就喜结连理了。婚礼那天,陈赓开玩笑说:“这下好了,我和锡联,关系更亲近了一步。”

【结语】

陈赓和陈锡联这对老兄弟,几十年来感情一直特别好,比亲兄弟还要亲。在陈赓心里,陈锡联就像自己的亲弟弟一样,不管是在学校学习还是上战场打仗,陈赓总是处处关心照顾着陈锡联。

说到陈锡联,他一直特别佩服陈赓,对陈赓那是百分之百的信任。因此,只要陈赓开口让他帮忙,他二话不说就会去干。他俩后来成了亲戚,这其实也不奇怪。

0 阅读:13